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熔点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388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熔点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油系统,包括双作用液压缸、高压柴油供油单元、低压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给单元以及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缸内直喷单元;双作用液压缸包括液压缸缸体、端盖、T型活塞、分隔块和活塞;高压柴油供给单元包括柴油箱、第一燃油滤清器、高压柴油泵、第一稳压腔、调压阀、两位四通电磁阀、第一输油泵和第二输油泵;低压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给单元包括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箱;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箱装有第二热电偶加热棒、过滤层、第一热电偶加热棒;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缸内直喷单元包括第二稳压腔和缸内直喷喷油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高压柴油供给单元间接地控制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的供油压力,实现脂肪酸甲酯或乙酯持续循环供给。

A high melting point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or ethyl ester oil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熔点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油系统
本技术属于内燃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熔点高、流动性差、润滑性差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日益加剧,利用可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生物柴油作为可替代石化柴油的清洁生物燃料,具有良好的环境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内燃机的燃烧非常有利。生物柴油从化学成分来看,主要是C12-C22的脂肪酸甲酯或乙脂,可通过动植物油脂与短链醇(甲醇、乙醇等)经酯化反应而生成。这些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具有熔点高、流动性差、润滑性差等性质,难于使用现有商用供油系统在内燃机气缸内进行喷射形成可燃混合气,阻碍了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等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全面综合的研究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对内燃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一种常温常压下能够可靠工作的高熔点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油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熔点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油系统,能够实现具有高熔点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在内燃机气缸中可靠喷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熔点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油系统包括双作用液压缸、高压柴油供给单元、低压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给单元以及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缸内直喷单元;所述双作用液压缸包括液压缸缸体、端盖、T型活塞、分隔块和活塞;端盖通过端盖螺栓固定于液压缸缸体上;T型活塞穿过分隔块圆孔通过活塞销与活塞构成一个整体,分隔块通过分隔块螺栓固定在液压缸缸体上;所述T型活塞、分隔块和活塞将双作用液压缸划分为4个气密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且第二腔室与A管路相连通,第三腔室与B管路相连通;液压缸缸体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装置和第二排气装置。所述高压柴油供给单元包括柴油箱、第一燃油滤清器、高压柴油泵、第一稳压腔、调压阀、两位四通电磁阀、第一输油泵和第二输油泵;两位四通电磁阀由电磁阀控制器控制,且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分别连接第一柴油管路、第二柴油管路、A管路、B管路;在第一柴油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燃油滤清器、高压柴油泵和第一稳压腔;在第一稳压腔上设置有调压阀,调压阀通过回油管路与柴油箱相连通;第一柴油管路、第二柴油管路分别与柴油箱相连通;在A管路和B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输油泵和第二输油泵。所述低压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给单元包括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箱;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箱上层装有第二热电偶加热棒,中间设置有过滤层,下层装有第一热电偶加热棒;所述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箱一端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腔室相连通,在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二燃油滤清器和第三输油泵,另一端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第四腔室相连通,在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三燃油滤清器和第四输油泵。所述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缸内直喷单元包括第二稳压腔和缸内直喷喷油器;第二稳压腔通过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四腔室相连通;在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第二稳压腔通过高压油管与缸内直喷喷油器相连接;在第二稳压腔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与电磁阀控制器相连,给电磁阀控制器反馈信号;在第二稳压腔上还设置有第三排气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双作用液压缸有如下结构尺寸要求:如附图2,当T型活塞位于液压缸缸体内任意位置时,T型活塞左端面到液压缸缸体左侧台阶面的距离a应与活塞左端面到B管路右侧面的距离c相等,即a=c;T型活塞右端面到A管路左侧面的距离b应与活塞右端面到端盖左侧台阶面的距离d相等,即b=d。进一步的,在所述液压缸缸体与端盖的接触部位设置有一层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熔点较高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液化供给,可靠的喷入内燃机气缸内蒸发雾化与空气进行混合,并能通过高压柴油供给单元间接地控制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的供油压力;系统操作简单,可实现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的持续循环供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熔点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油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双作用液压缸结构示意图。图中:1-柴油箱;2-第一燃油滤清器;3-高压柴油泵;4-第一稳压腔;5-调压阀;6-回油管路;7-第一柴油管路;8-第二柴油管路;9-两位四通电磁阀;10-电磁阀控制器;11-信号传输线;12-B管路;13-A管路;14-第一输油泵;15-第二输油泵;16-双作用液压缸;17-液压缸缸体;18-端盖;19-垫片;20-T型活塞;21-分隔块;22-活塞销;23-活塞;24-第一腔室;25-第二腔室;26-第三腔室;27-第四腔室;28-分隔块螺栓;29-端盖螺栓;30-第一排气装置;31-第二排气装置;32-第一管路;33-第一单向阀;34-第二燃油滤清器;35-第三输油泵;36-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箱;37-第一热电偶加热棒;38-过滤层;39-第二热电偶加热棒;40-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加入口;41-第三管路;42-第三单向阀;43-第二管路;44-第二单向阀;45-第三燃油滤清器;46-第四输油泵;47-第四管路;48-第四单向阀;49-压力传感器;50-第二稳压腔;51-第三排气装置;52-高压油管;53-缸内直喷喷油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先将T型活塞20穿过分隔块21中间的圆孔,T型活塞杆和圆孔之间为间隙配合,T型活塞杆在圆孔中能左右自由移动;然后,将T型活塞杆用活塞销22安装在活塞23的销孔中,四个零件构成一个装配体。四个零件构成的装配体从右侧放入液压缸缸体17中,液压缸缸体17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装置30和第二排气装置31以便进行排气。采用分隔块螺栓28(双排,每排8个,沿液压缸缸体17周向均布)将分隔块21固定在液压缸缸体17上,且分隔块21和液压缸缸体17之间为间隙配合。采用端盖螺栓29(8个,沿圆周均布)将液压缸缸体17和端盖18紧固,液压缸缸体17与端盖18之间设置有垫片19以防止泄漏。T型活塞20、活塞23与液压缸缸体17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可在液压缸缸体17中左右自由移动。至此,双作用液压缸16被分成第一腔室24、第二腔室25、第三腔室26和第四腔室27四个腔室。第二腔室25与A管路13相连通,第三腔室26与B管路12相连通。A管路13和B管路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输油泵14和第二输油泵15。两位四通电磁阀9设置在柴油箱1和双作用液压缸16之间,上侧连接A管路13和B管路12,下侧连接第一柴油管路7和第二柴油管路8;第一柴油管路7和第二柴油管路8均与柴油箱1相连通,第一柴油管路7上设置有第一燃油滤清器2、高压柴油泵3和第一稳压腔4;第一稳压腔4上设置有调压阀5,调压阀5通过回油管路6与柴油箱1相连通。两位四通电磁阀9还与电磁阀控制器10相连接,电磁阀控制器10通过信号传输线11与压力传感器49相连接,从而通过压力反馈控制两位四通电磁阀9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熔点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作用液压缸、高压柴油供给单元、低压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给单元以及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缸内直喷单元;/n所述双作用液压缸(16)包括液压缸缸体(17)、端盖(18)、T型活塞(20)、分隔块(21)和活塞(23);端盖(18)通过端盖螺栓(29)固定于液压缸缸体(17)上;T型活塞(20)穿过分隔块(21)圆孔通过活塞销(22)与活塞(23)构成一个整体,分隔块(21)通过分隔块螺栓(28)固定在液压缸缸体(17)上;所述T型活塞(20)、分隔块(21)和活塞(23)将双作用液压缸(16)划分为4个气密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24)、第二腔室(25)、第三腔室(26)和第四腔室(27),且第二腔室(25)与A管路(13)相连通,第三腔室(26)与B管路(12)相连通;液压缸缸体(17)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装置(30)和第二排气装置(31);/n所述高压柴油供给单元包括柴油箱(1)、第一燃油滤清器(2)、高压柴油泵(3)、第一稳压腔(4)、调压阀(5)、两位四通电磁阀(9)、第一输油泵(14)和第二输油泵(15);两位四通电磁阀(9)由电磁阀控制器(10)控制,且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9)分别连接第一柴油管路(7)、第二柴油管路(8)、A管路(13)、B管路(12);在第一柴油管路(7)上设置有第一燃油滤清器(2)、高压柴油泵(3)和第一稳压腔(4);在第一稳压腔(4)上设置有调压阀(5),调压阀(5)通过回油管路(6)与柴油箱(1)相连通;第一柴油管路(7)、第二柴油管路(8)分别与柴油箱(1)相连通;在A管路(13)和B管路(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输油泵(14)和第二输油泵(15);/n所述低压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给单元包括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箱(36);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箱(36)上层装有第二热电偶加热棒(39),中间设置有过滤层(38),下层装有第一热电偶加热棒(37);所述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箱(36)一端出口通过第一管路(32)与第一腔室(24)相连通,在第一管路(32)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33)、第二燃油滤清器(34)和第三输油泵(35),另一端出口通过第二管路(43)与第四腔室(27)相连通,在第二管路(43)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4)、第三燃油滤清器(45)和第四输油泵(46);/n所述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缸内直喷单元包括第二稳压腔(50)和缸内直喷喷油器(53);第二稳压腔(50)通过第三管路(41)和第四管路(47)分别与第一腔室(24)和第四腔室(27)相连通;在第三管路(41)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42),第四管路(47)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48);第二稳压腔(50)通过高压油管(52)与缸内直喷喷油器(53)相连接;在第二稳压腔(50)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9),压力传感器(49)通过信号传输线(11)与电磁阀控制器(10)相连,给电磁阀控制器(10)反馈信号;在第二稳压腔(50)上还设置有第三排气装置(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熔点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作用液压缸、高压柴油供给单元、低压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给单元以及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缸内直喷单元;
所述双作用液压缸(16)包括液压缸缸体(17)、端盖(18)、T型活塞(20)、分隔块(21)和活塞(23);端盖(18)通过端盖螺栓(29)固定于液压缸缸体(17)上;T型活塞(20)穿过分隔块(21)圆孔通过活塞销(22)与活塞(23)构成一个整体,分隔块(21)通过分隔块螺栓(28)固定在液压缸缸体(17)上;所述T型活塞(20)、分隔块(21)和活塞(23)将双作用液压缸(16)划分为4个气密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24)、第二腔室(25)、第三腔室(26)和第四腔室(27),且第二腔室(25)与A管路(13)相连通,第三腔室(26)与B管路(12)相连通;液压缸缸体(17)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装置(30)和第二排气装置(31);
所述高压柴油供给单元包括柴油箱(1)、第一燃油滤清器(2)、高压柴油泵(3)、第一稳压腔(4)、调压阀(5)、两位四通电磁阀(9)、第一输油泵(14)和第二输油泵(15);两位四通电磁阀(9)由电磁阀控制器(10)控制,且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9)分别连接第一柴油管路(7)、第二柴油管路(8)、A管路(13)、B管路(12);在第一柴油管路(7)上设置有第一燃油滤清器(2)、高压柴油泵(3)和第一稳压腔(4);在第一稳压腔(4)上设置有调压阀(5),调压阀(5)通过回油管路(6)与柴油箱(1)相连通;第一柴油管路(7)、第二柴油管路(8)分别与柴油箱(1)相连通;在A管路(13)和B管路(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输油泵(14)和第二输油泵(15);
所述低压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供给单元包括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箱(36);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箱(36)上层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凯潘锁柱刘兴文蔡敏韩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