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门框的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82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门框的门,包括:设置在门上下两端的两个横框,设置在门左右两端的两个竖框,四个转接头和门芯板;横框的宽度小于竖框的宽度;横框、竖框和转接头上均开设有用于卡接门芯板的槽;横框和竖框的连接部位安装有转接头,横框和竖框与转接头的连接端都是平齐的;转接头包括接近门芯板的斜面连接部,斜面连接部包括45°相交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为横框正面卡接门芯板边缘斜面的延伸,第二斜面为竖框正面卡接门芯板边缘斜面的延伸,对角设置的转接头具有相同结构的斜面连接部。通过转接头将横框和竖框的正面平滑过度,与转接头连接的横框和竖框的端面是平齐的,便于裁切和拼接,拼接后的效果和45°拼接效果一致。

A kind of door with new doo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型门框的门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新型门框的门。
技术介绍
现有门框的横框和竖框一般采用45°拼接,这就要求横框和竖框的宽度一致,如图1所示,横框的宽度a与竖框的宽度b相同。而对于门框本身的支撑来说,横框的宽度可以窄一些,没有必要与竖框的宽度一致,现有的门框拼接方式横框浪费了较多的材料;并且,由于横框与竖框的宽度均较宽,会导致它们具有较长的45°拼接线,这就要求横框和竖框的裁切精度高,防止在横框和竖框的拼缝处产生缝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45°的拼接效果的基础上,能够节省材料,并且,不需要高的裁切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新型门框的门,包括:设置在所述门上下两端的两个横框,设置在所述门左右两端的两个竖框,四个转接头和门芯板;所述横框的宽度小于所述竖框的宽度;所述横框、所述竖框和所述转接头上均开设有用于卡接所述门芯板的槽;所述横框和所述竖框的连接部位安装有所述转接头,所述横框和所述竖框与所述转接头的连接端都是平齐的;所述转接头包括接近所述门芯板的斜面连接部,所述斜面连接部包括45°相交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为所述横框正面卡接门芯板边缘斜面的延伸,所述第二斜面为竖框正面卡接门芯板边缘斜面的延伸,对角设置的所述转接头具有相同结构的所述斜面连接部。进一步,所述竖框的两端设置有螺钉安装位,所述横框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螺钉安装位位置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螺钉安装位配合的转接孔,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转接孔、所述螺钉安装位,将所述横框固定到所述竖框上。进一步,所述竖框为中空的结构,所述螺钉安装位为设置在竖框两端内部的安装筋和设置所述安装筋上带有开口的圆柱槽。进一步,所述竖框每端的螺钉安装位为两个,所述横框每端的安装孔和所述转接头的转接孔均为两个。进一步,所述转接头与所述竖框的连接端设置有周向的安装凸台,在与所述安装筋的配合处,所述安装凸台设置有开口。进一步,所述转接头与所述横框的连接端,所述转接头的侧边设置有凸出的挡板。进一步,所述横框为板状结构,位于所述安装孔之间的横框上设置有高度相同的矩形凸台和直角三角形凸台,所述矩形凸台和所述直角三角形凸台横向设置,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门芯板的凹槽;所述直角三角形凸台的斜面位于所述横框的正面。本技术的具有新型门框的门,通过设置具有斜面连接部的转接头,将横框和竖框的正面平滑过度连接,与转接头连接的横框和竖框的端面都是平齐的,便于裁切和拼接,并且拼接后的效果和45°的拼接效果一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45°拼接给裁切加工带来的难度以及安装时容易出现缝隙的缺陷;并且横框的宽度小于竖框的宽度,减轻了门的整体质量,减少了横框材料的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
技术介绍
中门的安装效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效果示意图;图中:a—横框的宽度;b—竖框的宽度;1—竖框;11—螺钉安装位;2—横框;21—安装孔;22—矩形凸台;23—三角形凸台;3—门芯板;4—第一转接头;41—第一转接孔;42—第一斜面连接部;43—第一安装凸台;44—第一挡板;5—第二转接头;6—自攻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特定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2-3所示的示例中,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新型门框的门,包括:设置在门上下两端的两个横框2,设置在门左右两端的两个竖框1,四个转接头和门芯板3;横框2的宽度小于竖框1的宽度;横框2、竖框1和四个转接头上均开设有用于卡接门芯板3的槽;横框2和竖框1的连接部位安装有转接头,本示例中,横框2、竖框1和转接头是通过螺钉连接,具体地,竖框1的两端设置有竖直的螺钉安装位11,横框2的两端设置有与螺钉安装位11位置配合的安装孔21,四个转接头上均设置有与安装孔21和螺钉安装位11配合的转接孔,自攻螺钉6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21、转接孔、螺钉安装位11,将横框2固定在竖框1上;横框2和竖框1与转接头的连接端都是平齐的。每个转接头包括接近门芯板3的斜面连接部,所述斜面连接部包括45°相交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为横框2正面卡接门芯板3边缘的斜面的延伸,第二斜面为竖框3正面卡接门芯板3边缘的斜面的延伸,由于横框2和竖框1进行四端连接,每个转接头的斜面连接部需要配合相应部位横框和竖框的连接端斜面的延伸相交,因此,四个转接头具有两组不同结构的连接部,两组不同结构的转接头左右对称。具体来说,如图2-3所示,左端的竖框1和上端的横框2连接处连接有第一转接头4,右端的竖框1和上端的横框2连接处连接有第二转接头5,左端的竖框1和下端的横框2连接处连接有第二转接头5,右端的竖框1和下端的横框2连接处连接有第一转接头4。这四个转接头除了斜面连接部,其他部分的结构相同,以下以第一转接头4为例介绍转接头与横框2和竖框1的连接结构。竖框1为中空的结构,螺钉安装位11为设置在竖框两端内部的安装筋和设置安装筋上带有开口的圆柱槽。第一转接头4与竖框1的连接端设置有周向与竖框1内表面贴合的第一安装凸台43,本示例的第一安装凸台43周向呈矩形结构,在与螺钉安装位11安装筋的配合处,第一安装凸台43设置有开口。本示例中的,竖框1每端的螺钉安装位11为两个,相应地,横框2每端的安装孔21和第一转接头4的第一转接孔41均为两个,第一安装凸台43设置有两个开口。第一转接头4与横框2的连接端,第一转接头的侧边设置有凸出的挡板44,通过位于左右两端的第一转接头4和第二转接头5将上端的横框安装到第一转接头4和第二转接头5的挡板之间。能够在两端遮挡横框2的截面,防止横框2的基材面外露。横框2为板状结构,位于两端的安装孔21之间的横框上设置有高度相同的矩形凸台22和直角三角形凸台23,矩形凸台22和直角三角形凸台23横向设置,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夹持门芯板3的凹槽,直角三角形凸台23的斜面位于横框的正。这样的结构能够便于门芯板3从横框的一侧插装。本示例中的具有新型门框的门的组装过程为:首先,将门芯板3的两端安装到两个竖框1的凹槽中,再依次安装四个转接头,最后,安装上、下两端的横框1,采用八个自攻螺钉6进行依次固定,得到本示例中的门。在本技术的其他示例中,具有新型门框的门的组装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新型门框的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门上下两端的两个横框,设置在所述门左右两端的两个竖框,四个转接头和门芯板;所述横框的宽度小于所述竖框的宽度;所述横框、所述竖框和所述转接头上均开设有用于卡接所述门芯板的槽;所述横框和所述竖框的连接部位安装有所述转接头,所述横框和所述竖框与所述转接头的连接端都是平齐的;/n所述转接头包括接近所述门芯板的斜面连接部,所述斜面连接部包括45°相交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为所述横框正面卡接门芯板边缘斜面的延伸,所述第二斜面为竖框正面卡接门芯板边缘斜面的延伸,对角设置的所述转接头具有相同结构的所述斜面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门框的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门上下两端的两个横框,设置在所述门左右两端的两个竖框,四个转接头和门芯板;所述横框的宽度小于所述竖框的宽度;所述横框、所述竖框和所述转接头上均开设有用于卡接所述门芯板的槽;所述横框和所述竖框的连接部位安装有所述转接头,所述横框和所述竖框与所述转接头的连接端都是平齐的;
所述转接头包括接近所述门芯板的斜面连接部,所述斜面连接部包括45°相交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为所述横框正面卡接门芯板边缘斜面的延伸,所述第二斜面为竖框正面卡接门芯板边缘斜面的延伸,对角设置的所述转接头具有相同结构的所述斜面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门框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框的两端设置有螺钉安装位,所述横框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螺钉安装位位置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螺钉安装位配合的转接孔,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转接孔、所述螺钉安装位,将所述横框固定到所述竖框上。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高华聂程夏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