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74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涉及工程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料斗在移动过程中易晃动旋转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料斗和设于料斗上的吊框,所述吊框朝向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支撑耳片,两组所述支撑耳片分别位于吊框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两组所述支撑耳片均包括有两个吊耳,所述吊耳上均绑扎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吊耳的一端均绑扎有吊环,两组所述支撑耳片的上方均设置有开口的钢环,每个所述钢环分别与其下方的两个吊环相互勾连,本实施例中采用双吊点的方式对料斗进行吊取,当料斗升起并移动的过程中,料斗比较平稳,晃动较小,不易旋转,传输平稳,安全性高。

A lifting type automatic metering concrete spre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辅助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
技术介绍
混凝土布料机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辅助工具,其主要作用就是装载混凝土,并将混凝土送入相应施工模具中,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布料机如图1所示,包括敞口的料斗1,料斗1的外侧壁焊接有方形的吊框2,吊框2的四个顶角处均设置有吊耳31,四个吊耳31上均绑扎有钢丝绳4,料斗1的上方设置有吊环41,四个钢丝绳4远离吊耳31方形的一端均绑扎于吊环41上,通过设置在加工场地的行车和电动葫芦对吊环41进行吊取,以将料斗1移动到相应施工模具的上方;料斗1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11,料斗1的外侧壁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用于封堵出料口11的料门12,等待料斗1在施工模具的上方静止不动后,人力打开料门12,混凝土从出料口11排出,落入下方的相应施工模具中。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四个钢丝绳4固定于同一吊环41上,在行车和电动葫芦驱动料斗1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料斗1移动过程中具有惯性,料斗1会晃动甚至旋转,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且料斗1停于施工模具上方时,由于惯性,料斗1的旋转不会立即停止,施工人员需等待料斗1完全停止后才可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其具有减少料斗移动过程中的晃动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包括料斗和设于料斗上的吊框,所述吊框朝向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支撑耳片,两组所述支撑耳片分别位于吊框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两组所述支撑耳片均包括有两个吊耳,所述吊耳上均绑扎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吊耳的一端均绑扎有吊环,两组所述支撑耳片的上方均设置有开口的钢环,每个所述钢环分别与其下方的两个吊环相互勾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采用双吊点的方式对料斗进行吊取,当料斗升起并移动的过程中,料斗比较平稳,晃动较小,且料斗不易发生旋转,传输稳定,安全性高;料斗停止后,可快速由轻微晃动调整为静置不动。进一步地,所述钢环上开设有可供吊环卡入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吊环套设在钢环上时,吊环卡入到卡槽内,进一步对吊环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料斗的稳定。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内设置有耐磨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层位于吊环与钢环之间,通过耐磨层将吊环与钢环相隔开,避免吊环与钢环之间接触,从而减少两者直接相互摩擦而产生的磨损。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钢丝绳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固组件,若干所述加固组件均包括加固杆和位于加固杆两端的滑套,两个所述滑套分别套设于相邻两个钢丝绳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组件有效对相邻的钢丝绳进行支撑,提高钢丝绳的整体稳定性,减少其在移动过程中的晃动,进一步提高料斗的稳定传输。进一步地,所述滑套的内侧壁设置有与钢丝绳磁性相吸的磁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磁性件与钢丝绳之间的磁性相吸,便于对滑套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杆包括第一拼接杆和第二拼接杆,所述第一拼接杆和第二拼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滑套,所述第一拼接杆的直径小于第二拼接杆的直径,所述第二拼接杆靠近第一拼接杆的一端开设有可供第一拼接杆插入的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杆可拆卸连接,向推动第一拼接杆和第二拼接杆向相互远离对方方向的一侧移动,将钢丝绳撑开,使得第一拼接杆可插入到第二拼接杆上的插孔内,便于对加固杆进行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料斗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转动连接有料门,所述料斗的外侧壁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料斗,所述气缸的驱动端转动连接于料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驱动料门的开合,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省力,提高效率。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钢环的上方均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组,所述控制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控制台和设置在控制台上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称重装置相连;所述控制台上设置有与控制装置相连的显示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称重装置对料斗和料斗内的混凝土进行称重,称重装置将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显示屏,显示屏上显示出两个称重装置的测试数据,通过计算机录入测试数据,两个称重装置得到的测试数据相加再减去空置的料斗的重量,从而可得出料斗内混凝土的重量,从而可实现对料斗内混凝土的定量放料。进一步地,所述吊框朝向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设于吊框四个顶角处的立柱和设置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立柱的最低点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低于料斗的最低点相对于地面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料斗位于地面时,通过立柱与地面的直接相抵,可对料斗进行支撑,由于料斗的底端不规则,难以放置在地面上,故可通过支撑架放置在地面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了双吊点的方式对料斗进行吊取,当料斗升起并移动的过程中,料斗比较平稳,晃动较小,且料斗不易发生旋转,传输稳定,安全性高;料斗停止后,可快速由轻微晃动调整为静置不动;2、采用了料斗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转动连接有料门,料斗的外侧壁设置有气缸,气缸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料斗,所述气缸的驱动端转动连接于料门,通过气缸驱动料门的开合,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省力,提高效率;3、采用了钢环的上方均设置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组,控制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控制台和设置在控制台上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称重装置相连;控制台上设置有与控制装置相连的显示屏,通过称重装置对料斗和料斗内的混凝土进行称重,称重装置将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显示屏,显示屏上显示出两个称重装置的测试数据,通过计算机录入测试数据,两个称重装置得到的测试数据相加再减去空置的料斗的重量,从而可得出料斗内混凝土的重量,从而可实现对料斗内混凝土的定量放料。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布料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加固组件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控制组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支撑架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图中:1、料斗;11、出料口;12、料门;13、气缸;2、吊框;3、支撑耳片;31、吊耳;4、钢丝绳;41、吊环;5、钢环;51、卡槽;52、耐磨层;6、加固组件;61、加固杆;611、第一拼接杆;612、第二拼接杆;6121、插孔;62、滑套;621、磁性件;7、称重装置;8、控制组;81、控制台;82、控制装置;83、显示屏;9、支撑架;91、立柱;92、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包括料斗(1)和设于料斗(1)上的吊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框(2)朝向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支撑耳片(3),两组所述支撑耳片(3)分别位于吊框(2)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两组所述支撑耳片(3)均包括有两个吊耳(31),所述吊耳(31)上均绑扎有钢丝绳(4),所述钢丝绳(4)远离吊耳(31)的一端均绑扎有吊环(41),两组所述支撑耳片(3)的上方均设置有开口的钢环(5),每个所述钢环(5)分别与其下方的两个吊环(41)相互勾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包括料斗(1)和设于料斗(1)上的吊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框(2)朝向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支撑耳片(3),两组所述支撑耳片(3)分别位于吊框(2)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两组所述支撑耳片(3)均包括有两个吊耳(31),所述吊耳(31)上均绑扎有钢丝绳(4),所述钢丝绳(4)远离吊耳(31)的一端均绑扎有吊环(41),两组所述支撑耳片(3)的上方均设置有开口的钢环(5),每个所述钢环(5)分别与其下方的两个吊环(41)相互勾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环(5)上开设有可供吊环(41)卡入的卡槽(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1)内设置有耐磨层(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钢丝绳(4)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固组件(6),若干所述加固组件(6)均包括加固杆(61)和位于加固杆(61)两端的滑套(62),两个所述滑套(62)分别套设于相邻两个钢丝绳(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62)的内侧壁设置有与钢丝绳(4)磁性相吸的磁性件(6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吊式自动计量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61)包括第一拼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先锋蒋红军袁振新陈瑜夏忠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拓信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