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74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包括溜槽本体,所述溜槽本体是由若干溜槽节组成,所述溜槽节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不同的净宽,分别为宽口端和窄口端,所述溜槽节的窄口端搭接在另一个溜槽节的宽口端组成所述溜槽本体,所述溜槽节的截面形状呈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施工、提高了工效、节约了成本且方便调高,既可以提高浇筑混凝土效率,又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A sectional concrete chu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浇筑量较大场合,大多采用的是利用混凝土泵车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但是垫层、少量基础及基础梁由于浇筑混凝土方量较少,采用泵车浇筑成本太高,采用罐车自卸又无法浇筑到位,增加人员摊铺混凝土量,给工作人员增加了负担。为此,常用的解决方法是采用溜槽来进行混凝土浇筑。但是,现有笨重式溜槽在移动时非常不方便,通常需要4-6个人,且移动一次溜槽需要10-20分钟,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一些施工地段,由于受施工现场空间的限制,现有的溜槽不方便绕过障碍物,对施工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有预埋件和预埋钢筋时局限性就大大增强,很容易对预埋件位置产生影响,无法保证预埋件的位置准确和施工质量;另外,现有的溜槽在使不方便调高,无法使之处于合适的倾斜角度,对下料速度不好控制,因此,为了便于施工、提高工效、节约成本、方便调高,现场采用分段式混凝土溜槽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施工、提高工效、节约成本、方便调高的分段式混凝土溜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包括溜槽本体,所述溜槽本体是由若干溜槽节组成,所述溜槽节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不同的净宽,分别为宽口端和窄口端,所述溜槽节的窄口端搭接在相邻溜槽节的宽口端组成所述溜槽本体,所述溜槽节的截面形状呈弧形。优选的,所述溜槽节在所述窄口端设有倒角。优选的,所述相邻两个溜槽节之间的搭接长度至少为10cm。优选的,所述溜槽本体下方设有支撑体。优选的,所述支撑体为枕木。优选的,所述支撑体包括弹性卡箍,所述弹性卡箍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弹性卡箍通过所述紧固螺栓卡接在碗扣式脚手架上,所述弹性卡箍上方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呈“口”字型设置,所述框架上方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高螺栓,所述调高螺栓的顶部连接有承托板。优选的,所述承托板支撑在所述溜槽本体下方,所述承托板呈弧形设置且与所述溜槽节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拆装简单,移动方便,减少移动溜槽的时间和人员投入,溜槽长度和节数可根据现场情况任意调整,减少来回挪动罐车的时间;2.使用灵活,可以小角度旋转,混凝土直接浇筑到位,减少人员摊铺混凝土量,一方面通过溜槽节在窄口端设有倒角,可以有效防止溜槽小角度旋转时出现漏混凝土问题,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大角度旋转绕过预埋件和预埋钢筋,进行浇筑混凝土,保证预埋钢筋等预埋件的位置准确;3.通过设置支撑体,可以方便调节溜槽本体的倾斜角度,控制下料速度,便于施工。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溜槽节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一提出的溜槽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提出的溜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和图3中溜槽节搭接长度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三提出的溜槽本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溜槽节搭接长度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三提出的溜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四提出的溜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支撑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弹性卡箍的侧视剖视图。图11是图1中溜槽节碾压成型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中溜槽节倒角制作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溜槽本体;11溜槽节;101宽口端;102窄口端;2支撑体;21弹性卡箍;22通孔;23框架;24螺纹孔;25调高螺栓;26手柄;27承托板;3碗扣式脚手架;4预埋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包括溜槽本体1,溜槽本体1是由若干溜槽节11组成,溜槽节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不同的净宽,分别为宽口端101和窄口端102,溜槽节11的窄口端102搭接在相邻溜槽节11的宽口端101组成溜槽本体1,溜槽节11的截面形状呈弧形,最好是半圆形,溜槽节11在窄口端101还设有倒角,可以有效防止在溜槽节11角度旋转时出现漏混凝土的问题,节约成本;溜槽节11的制作方式可以采用薄铁板碾压成型制作,其中薄铁板厚1.5mm,长度为1.7m,宽度为1.57m;将薄铁板碾压成如图11所示的溜槽节11的结构形式,其中,宽口端圆形的直径为0.5m,窄口端圆形直径为0.4m,用切割机将溜槽节11窄口端的两个角沿附图12中的斜线切割掉形成本文中所述倒角。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所有结构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使用时,溜槽节11可以采用非直线式搭接方式,最后一节溜槽节11可以小角度旋转,方便混凝土直接浇筑到位,减少人员摊铺混凝土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相邻溜槽节11的搭接长度可以为10cm,详见附图4。实施例三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所有结构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有预埋件4,需要绕过预埋件4进行浇筑混凝土,保证预埋钢筋等预埋件4的位置准确,这里采用大角度旋转方式绕过预埋件4,其中,相邻溜槽节11之间的搭接长度可以为30cm,这样保证搭接出来的溜槽本体1可以有效绕过预埋件4,且利用溜槽节11在窄口端101设有的倒角,可以有效防止溜槽节11角度旋转时出现漏混凝土问题。实施例四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该溜槽适合浇筑混凝土基坑很深的场合,具体实施过程为,搭设碗扣式脚手架3,碗扣式脚手架3可以设置呈台阶式,在每个台阶上布置合适数量的溜槽节11,放置溜槽节11时注意让从台阶上面的溜槽本体1流下的混凝土正好流入到台阶下面的溜槽本体1内,保证不浪费物料,节省成本。为了方便混凝土流下,在溜槽本体下方设有支撑体,该支撑体可以为枕木,利用枕木垫在溜槽本体1与碗扣式脚手架3之间,将溜槽本体1的上游垫高,方便混凝土流下。实施例五如图8-10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其他结构同实施四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体包括弹性卡箍21,弹性卡箍21上开设有通孔22,通孔22内穿设有紧固螺栓,弹性卡箍22通过紧固螺栓卡接在碗扣式脚手架3上,弹性卡箍22上方连接有框架23,框架23呈“口”字型设置,框架23上方开设有螺纹孔24,螺纹孔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包括溜槽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体(1)是由若干溜槽节(11)组成,所述溜槽节(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不同的净宽,分别为宽口端(101)和窄口端(102),所述溜槽节(11)的窄口端(102)搭接在相邻溜槽节(11)的宽口端(101)组成所述溜槽本体(1),所述溜槽节(11)的截面形状呈弧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包括溜槽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体(1)是由若干溜槽节(11)组成,所述溜槽节(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不同的净宽,分别为宽口端(101)和窄口端(102),所述溜槽节(11)的窄口端(102)搭接在相邻溜槽节(11)的宽口端(101)组成所述溜槽本体(1),所述溜槽节(11)的截面形状呈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节(11)在所述窄口端(102)设有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溜槽节(11)之间的搭接长度至少为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混凝土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体(1)下方设有支撑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奉春王守通董霖李宗煊李国锋王希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