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304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所述轨道结构包括水泥基灌浆料底层、缓冲层和钢制道床,所述钢制道床是由多块断面呈工字型的钢制道床板组成,且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之间预留有缝隙,缓冲层固定粘接在钢制道床板的底面;在每块钢制道床板的上、下支撑板之间等距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在钢制道床板顶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轨扣件安装孔,钢轨通过钢轨扣件固定在钢制道床板上;在每块钢制道床板靠近两端的部位开设有钢筋锚固孔或螺栓连接孔,钢制道床板可通过锚固钢筋固定或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通过金属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轨道结构的高度,从根本上解决了隧道空间不足引起的道床结构厚度不足的问题,增加轨道结构的稳定性。

A kind of track structure of steel bed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地铁轨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城市相继展开城市轻轨与地铁的建设。在地铁轨道的施工以及维修中,会遇到地铁线路经过既有结构,比如既有隧道,隧道结构是在地铁线路规划之前就已经建设好了,其隧道高度是根据车辆施工高度进行设计,而在地铁车辆的通行高度一般比普通车辆的通行高度更高,但是由于原隧道结构预留高度限制,不能调整隧道净空只能压缩轨道结构高度。现有的轨道结构的道床大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该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钢筋固定铺设、混凝土浇注填充的方式制备而成,然后在道床上铺设钢枕,最后在钢枕上安装扣件,并固定钢轨;其道床和钢枕都具有一定高度,而道床作为车辆荷载的承载结构,其厚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道床的厚度不足,便会影响轨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该轨道结构采用特殊结构道床板代替道床,使车辆荷载通过钢轨、扣件、钢枕直接传递至地面结构,可以减少道床的厚度,可以解决隧道空间不足引起的道床结构厚度不足的问题,增加轨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从下向上依次包括水泥基灌浆料底层、缓冲层、钢制道床和铺设在钢制道床上的两条钢轨,所述钢制道床是由多块断面呈工字型的钢制道床板组成,且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之间预留有缝隙,所述缓冲层固定粘接在钢制道床板的底面;在每块钢制道床板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等距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在钢制道床板顶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轨扣件安装孔,并在每个钢制道床板上对称安装有两个钢轨扣件,多块钢制道床板同侧的钢轨扣件设置在同一直线上,钢轨通过钢轨扣件固定在钢制道床板上;在每块钢制道床板靠近两端的部位开设有钢筋锚固孔或螺栓连接孔,当钢制道床板的两端部开设有钢筋锚固孔时,每端开设有多个钢筋锚固孔,每个钢筋锚固孔从上支撑板贯穿至下支撑板,在每个钢筋锚固孔内插入锚固钢筋,且每根锚固钢筋下端穿过缓冲层和水泥基灌浆料底层锚固到水泥基灌浆料底层以下的地面基础结构内;当钢制道床板的两端部开设有螺栓连接孔时,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通过金属连接板连接,金属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的螺栓连接孔处。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钢制道床板是采用厚度为20~30mm的钢板焊接而成的断面为工字型的支撑板,其钢制道床板的长度与现有轨道道床的宽度相等,钢制道床板的宽度大于钢轨扣件的宽度。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层包括粘接在每块钢制道床板两端底面的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和粘接在每块钢制道床板中部底面的珍珠棉垫层;每侧的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的厚度为10~12mm,并从钢制道床板的端部延伸至将安装在钢制道床板上的钢轨扣件完全覆盖的区域;所述珍珠棉垫层为厚度15~20mm。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之间的缝隙宽度为3~6cm,并在缝隙内填充橡胶条或水泥砂浆。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当钢制道床板的两端部开设有钢筋锚固孔时,其每端开设有四个钢筋锚固孔,四个钢筋锚固孔分布在钢轨扣件安装孔两侧,且不对应钢制道床板的中间竖板以及加强肋板的位置;当钢制道床板的两端部开设有螺栓连接孔时,其每端开设有两组螺栓连接孔,两组螺栓连接孔均开设在钢轨扣件安装孔以外的区域,并以钢制道床板的中分线为中线对称分布在靠近钢制道床板边缘的位置,所述金属连接板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组螺栓连接孔,每个金属连接板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相邻的两组螺栓连接孔处。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泥基灌浆料底层是在钢制道床板定位到设计高度后在钢制道床板以下区域浇筑水泥基灌浆料形成的,其浇筑高度不高于缓冲层。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锚固钢筋采用HRB335钢筋,钢筋直径22~30mm,长度为550~650mm,且每根锚固钢筋锚固后顶面距轨面为200~220mm。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钢制道床板的多块加强肋板对称分布在钢制道床板的中间竖板两侧,并与中间竖板焊接。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该轨道结构采用了钢枕代替道床,使车辆荷载通过钢轨、扣件直接传递到钢枕,再通过钢枕直接传递地面结构,不再使用道床作为车辆荷载的承载结构,减少了道床的厚度,从而降低了整个轨道的高度,可以引用于空间高度不足的施工位置,解决了由于空间高度不足而引起的轨道结构厚度不足的问题,增加了轨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钢制道床板锚固固定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钢制道床板通过连接板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开设有钢筋锚固孔的钢制道床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开设有螺栓连接孔的钢制道床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制道床板,1-1—上支撑板,1-2—下支撑板,1-3—中间竖板,2—加强肋板,3—钢轨扣件安装孔,4—水泥基灌浆料底层,5—缓冲层,6—钢筋锚固孔,7—螺栓连接孔,8—钢轨扣件,9—锚固钢筋,10—金属连接板,11—钢轨,12—缝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6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从下向上依次包括水泥基灌浆料底层4、缓冲层5、钢制道床和铺设在钢制道床上的两条钢轨11,所述钢制道床是由多块断面呈工字型的钢制道床板1组成,且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1之间预留有缝隙12,避免两块相邻的钢制道床板1之间出现摩擦,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1之间的缝隙12宽度为3~6cm,可以在缝隙12内填充橡胶条或水泥砂浆。所示缓冲层5包括粘接在每块钢制道床板1两端底面的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和粘接在每块钢制道床板1中部底面的珍珠棉垫层;每侧的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的厚度为10mm,并从钢制道床板1的端部延伸至将安装在钢制道床板1上的钢轨扣件8完全覆盖的区域;所述珍珠棉垫层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从下向上依次包括水泥基灌浆料底层(4)、缓冲层(5)、钢制道床和铺设在钢制道床上的两条钢轨(11),所述钢制道床是由多块断面呈工字型的钢制道床板(1)组成,且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1)之间预留有缝隙(12),所述缓冲层(5)固定粘接在钢制道床板(1)的底面;在每块钢制道床板(1)的上支撑板(1-1)和下支撑板(1-2)之间等距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2),在钢制道床板(1)顶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轨扣件安装孔(3),并在每个钢制道床板(1)上对称安装有两个钢轨扣件(8),多块钢制道床板(1)同侧的钢轨扣件(8)设置在同一直线上,钢轨(11)通过钢轨扣件(8)固定在钢制道床板(1)上;在每块钢制道床板(1)靠近两端的部位开设有钢筋锚固孔(6)或螺栓连接孔(7),当钢制道床板(1)的两端部开设有钢筋锚固孔(6)时,每端开设有多个钢筋锚固孔(6),每个钢筋锚固孔(6)从上支撑板(1-1)贯穿至下支撑板(1-2),在每个钢筋锚固孔(6)内插入锚固钢筋(9),且每根锚固钢筋(9)下端穿过缓冲层(5)和水泥基灌浆料底层(4)锚固到水泥基灌浆料底层(4)以下的地面基础结构内;当钢制道床板(1)的两端部开设有螺栓连接孔(7)时,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1)通过金属连接板(10)连接,金属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1)的螺栓连接孔(7)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从下向上依次包括水泥基灌浆料底层(4)、缓冲层(5)、钢制道床和铺设在钢制道床上的两条钢轨(11),所述钢制道床是由多块断面呈工字型的钢制道床板(1)组成,且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1)之间预留有缝隙(12),所述缓冲层(5)固定粘接在钢制道床板(1)的底面;在每块钢制道床板(1)的上支撑板(1-1)和下支撑板(1-2)之间等距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2),在钢制道床板(1)顶面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钢轨扣件安装孔(3),并在每个钢制道床板(1)上对称安装有两个钢轨扣件(8),多块钢制道床板(1)同侧的钢轨扣件(8)设置在同一直线上,钢轨(11)通过钢轨扣件(8)固定在钢制道床板(1)上;在每块钢制道床板(1)靠近两端的部位开设有钢筋锚固孔(6)或螺栓连接孔(7),当钢制道床板(1)的两端部开设有钢筋锚固孔(6)时,每端开设有多个钢筋锚固孔(6),每个钢筋锚固孔(6)从上支撑板(1-1)贯穿至下支撑板(1-2),在每个钢筋锚固孔(6)内插入锚固钢筋(9),且每根锚固钢筋(9)下端穿过缓冲层(5)和水泥基灌浆料底层(4)锚固到水泥基灌浆料底层(4)以下的地面基础结构内;当钢制道床板(1)的两端部开设有螺栓连接孔(7)时,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1)通过金属连接板(10)连接,金属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相邻两块钢制道床板(1)的螺栓连接孔(7)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道床板(1)是采用厚度为20~30mm的钢板焊接而成的断面为工字型的支撑板,其钢制道床板(1)的长度与现有轨道道床的宽度相等,钢制道床板(1)的宽度大于钢轨扣件(8)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制道床板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5)包括粘接在每块钢制道床板(1)两端底面的橡胶垫板或高密度聚乙烯垫板和粘接在每块钢制道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林王晓军鲁力罗国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