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涛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293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线槽,所述连接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对线器技术领域。该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通过在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支撑杆,配合滑动槽和升降杆,再利用限位块和通槽的配合,能够使得限位块底部的限位卡板对线槽内的电气线进行预紧,防止工作人员将其他电气线放入线槽内时,已经放入线槽内的电气线脱离线槽,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alignment device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
本技术涉及自动对线器
,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
技术介绍
对线器是辅助工作人员将两根线进行对准的设备,在电气安装工程中,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在新装电气系统时,进行配电设备的安装和接线作业,因电气线路繁杂,需要对多条线进行分别对线和接线等工作,但是手动对大量的线路进行理顺、对线和接线等工作的工作量极大,不仅需要花费极大人力资源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电气安装作业的效率,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一次能够对多条电气线进行自动对线的装置辅助工作人员对电气线进行对线。现有的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大多都是一次对多组线进行对线,但是将第一根线放入线槽后,再放其他线时,由于第一根线没有对其进行预紧,可能会导致前面放的线会脱离线槽,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且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解决了第一根线没有对其进行预紧,可能会导致前面放的线会脱离线槽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线槽,所述连接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两端均贯穿滑动槽并延伸至滑动槽的外部,所述升降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左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限位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块,并且限位块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板。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顶部的右侧且位于支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蜗轮蜗杆套,所述蜗轮蜗杆套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蜗杆,所述蜗轮蜗杆套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端贯穿蜗轮蜗杆套并延伸至蜗轮蜗杆套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涡轮。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所述蜗杆的顶端与升降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左端通过滑动套与支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凸块的外表面与燕尾槽的内表面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涡轮的外表面与蜗杆的外表面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并且限位块的均匀的分布在升降杆的外表面。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通过在连接杆的左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线槽,连接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两端均贯穿滑动槽并延伸至滑动槽的外部,升降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左侧开设有燕尾槽,限位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块,并且限位块的一侧开设有通槽,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板,通过在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支撑杆,配合滑动槽和升降杆,再利用限位块和通槽的配合,能够使得限位块底部的限位卡板对线槽内的电气线进行预紧,防止工作人员将其他电气线放入线槽内时,已经放入线槽内的电气线脱离线槽,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该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通过在连接杆顶部的右侧且位于支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蜗轮蜗杆套,蜗轮蜗杆套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蜗杆,蜗轮蜗杆套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左端贯穿蜗轮蜗杆套并延伸至蜗轮蜗杆套的内部,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涡轮,通过设置蜗轮蜗杆套,利用涡轮带动蜗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杆向下运动,使得限位卡板对电气线进一步固定,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底座的外部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杆的外部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限位块的外部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限位块的外部结构侧视图。图中:1-底座、2-连接杆、3-线槽、4-支撑杆、5-滑动槽、6-升降杆、7-限位块、8-凸块、9-通槽、10-限位卡板、11-蜗轮蜗杆套、12-燕尾槽、13-蜗杆、14-转轴、15-涡轮、16-调节把手、17-限位槽、18-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连接杆2顶部的右侧且位于支撑杆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蜗轮蜗杆套11,蜗轮蜗杆套1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蜗杆13,蜗轮蜗杆套11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16,通过转动调节把手16带动涡轮15进行转动,蜗杆13的顶端与升降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升降杆6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17,限位槽1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8,当没有将所有的电气线插入线槽3时,升降杆6在滑动槽5的最顶部,限位杆18插入限位槽17后能够防止升降杆6下滑,转轴14的左端贯穿蜗轮蜗杆套11并延伸至蜗轮蜗杆套11的内部,转轴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涡轮15,涡轮15的外表面与蜗杆13的外表面啮合连接,连接杆2的左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线槽3,线槽3设置有多个,连接杆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两个支撑杆4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槽5,滑动槽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杆6,升降杆6右端的滑动套能够使得升降杆6两端同时向上滑动或向下滑动,升降杆6的左端通过滑动套与支撑杆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凸块8的外表面与燕尾槽12的内表面相适配,升降杆6的两端均贯穿滑动槽5并延伸至滑动槽5的外部,升降杆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块7,限位块7的质量较重,限位块7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并且限位块7的均匀的分布在升降杆6的外表面,限位块7的左侧开设有燕尾槽12,限位块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块8,并且限位块7的一侧开设有通槽9,通槽9的内表面与升降杆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限位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板10,当所有的电气线都送入线槽3内,拔掉限位杆18并转动调节把手16使得升降杆6的外表面与通槽9的内表面相接触,再转动调节把手16,升降杆6和限位块7同时向下滑动,使得限位卡板10对线槽3内的电气线进行卡紧。工作时,首先转动调节把手16,带动转轴14进行转动,进一步带动涡轮1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蜗杆13转动,使得升降杆6向上运动,直至滑动到滑动槽5的内腔的顶部,然后将限位杆18插入限位槽17内,此时升降杆6外表面的限位块7在通槽9的内腔的最顶部的,然后将电气线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左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线槽(3),所述连接杆(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两个所述支撑杆(4)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槽(5),所述滑动槽(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的两端均贯穿滑动槽(5)并延伸至滑动槽(5)的外部,所述升降杆(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的左侧开设有燕尾槽(12),所述限位块(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块(8),并且限位块(7)的一侧开设有通槽(9),所述限位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左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线槽(3),所述连接杆(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两个所述支撑杆(4)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槽(5),所述滑动槽(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的两端均贯穿滑动槽(5)并延伸至滑动槽(5)的外部,所述升降杆(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的左侧开设有燕尾槽(12),所述限位块(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块(8),并且限位块(7)的一侧开设有通槽(9),所述限位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安装工程用的自动对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顶部的右侧且位于支撑杆(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蜗轮蜗杆套(11),所述蜗轮蜗杆套(1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蜗杆(13),所述蜗轮蜗杆套(11)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袁梅
申请(专利权)人:张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