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246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储能柜,包括:柜体、底脚和顶脚,柜体为长方体结构;底脚设置于柜体底部的四角,底脚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顶脚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四角,顶脚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柜体顶部的第二连接结构可与另一柜体底部的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因此,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的两个柜体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固定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储能柜竖直方向的空间,确保储能柜的容量,同时又能够确保两个柜体的连接可靠性,并且,由于单个柜体的高度降低了,便于运输和安装,同时也可降低对柜体结构强度的要求。

A kind of energy storage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柜
本技术涉及储能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储存电能的储能柜。
技术介绍
对于储能柜而言,电能容量是很重要的性能参数,市场上对储能柜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储能柜的质量和体积也随之增大,特别是储能柜竖直方向的高度越来越大。然而,储能柜的质量和高度越大,对储能柜柜体的结构强度要求也越高,并且也不利于储能柜运输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储能柜,用于解决现有储能柜的高度大,结构强度要求高,以及不利运输和安装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为长方体结构;底脚,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的四角,所述底脚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以及顶脚,所述顶脚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四角,所述顶脚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柜体顶部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与另一所述柜体底部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沿竖直方向位于相同位置,所述柜体顶部的第二连接孔与另一所述柜体底部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可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脚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顶脚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沿竖直方向位于相同位置,所述柜体顶部的所述定位柱可与另一所述柜体底部的所述定位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的顶部为圆弧球面。进一步的,所述底脚的侧面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或所述顶脚的侧面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柜体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脚为中空结构体,所述底脚的侧面设置有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相对。进一步的,所述底脚的底面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所述底脚的长度方向凸出,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的两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与所述底脚的侧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顶角和所述底脚与所述柜体焊接固定。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储能柜柜体的顶部四角设置有顶角,在柜体底部四角设置有底角,底脚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顶脚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的两个柜体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固定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储能柜竖直方向的空间,确保储能柜的容量,同时又能够确保两个柜体的连接可靠性,并且,由于单个柜体的高度降低了,便于运输和安装,同时也可降低对柜体结构强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脚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脚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顶脚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储能柜上下拼接的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储能柜上下拼接时顶脚与底脚的拼接示意图;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储能柜沿宽度方向水平拼接的示意图;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储能柜水平拼接时底脚的拼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储能柜;10、柜体;20、底脚;200、第一连接结构;201、第一连接孔;202、定位孔;203、操作窗口;204、延伸部;205、第三连接孔;206、加强板;2061、斜边;207、通孔;210、底面;220、连接面;230、内侧面;240、外侧面;30、顶脚;300、第二连接结构;301、第二连接孔;302、定位柱;3021、圆弧球面;310、顶面;40、底脚;405、第三连接孔;440、外侧面;406、加强板;407、通孔;50、柜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柜,其中,定义图中箭头X所在方向为柜体10的宽度方向,箭头Y所在方向为柜体10的深度方向,箭头Z的在方向为柜体10的高度方向,柜体10沿箭头Y方向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为柜体10的前面和后面,柜体10沿箭头X方向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为柜体10的侧面,柜体10沿箭头Z方向相互面对的两个表面为顶面和底面,底脚20的外侧面240是指在柜体宽度方向(即箭头X所指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竖直表面中,远离底脚20底部表面,底脚20与外侧面240相对的表面为内侧面230。如图1所示,为实施方式中单个储能柜1的结构示意图,储能柜1包括柜体10、底脚20和顶脚30。其中,柜体10为长方体结构(包括正方体结构),柜体10可以由金属框架和金属面板组成,其中,金属框架可由多个立柱,以及连接于两个立柱之间的横梁组成。在柜体10前面可设置有可开合的柜门10,柜体10内部设置有多个电池箱,其中,电池箱为储能柜1的储能单元。底脚20设置于柜体10底部的四角,顶脚30设置于柜体10顶部的四角,其中,底脚20和顶脚30可以由金属材料通过机械加工制成,底脚20和顶脚30可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铆接等方式与柜体10固定。优选的,底脚20和顶脚30分别通过焊接与柜体10的金属框架固定连接,从而保证底脚20和顶脚30与柜体10的连接强度。如图2、图3所示,为实施方式中底脚20两个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在底脚20的底面210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200。如图4所示,为实施方式中顶脚30的结构示意图,在顶脚30的顶面310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300。柜体10底面的底脚20可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与柜体1所放置的平面(例如室内的地面或集装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从而保证储能柜1的安装稳定性。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实施方式两个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柜,其特征在于,包括:/n柜体,所述柜体为长方体结构;/n底脚,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的四角,所述底脚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以及/n顶脚,所述顶脚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四角,所述顶脚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n所述柜体顶部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与另一所述柜体底部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为长方体结构;
底脚,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的四角,所述底脚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以及
顶脚,所述顶脚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四角,所述顶脚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
所述柜体顶部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与另一所述柜体底部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沿竖直方向位于相同位置,所述柜体顶部的第二连接孔与另一所述柜体底部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可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顶脚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沿竖直方向位于相同位置,所述柜体顶部的所述定位柱可与另一所述柜体底部的所述定位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顶部为圆弧球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永强吴布维王增忠郑陈铃李佳赵飞孙占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