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23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染色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头(1)、主筒体(2)和机尾筒体(3),沿所述主筒体(1)长度方向,所述主筒体(1)内设有中隔网板(4),所述机尾筒体(3)内并列设有两个机尾筒体内网(31)分别与所述主筒体(2)连通;所述机头(1)内并列设有两个导布轮装置(11)分别与所述主筒体(2)连通;所述机头下侧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下端连接有导布管,导布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机尾内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染色机,可以实现单个主筒体内双条织物运行染色,能够实现低浴比染色。

Dye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染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染色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下走式染色机大部分是L型,通常筒体为单管单条布运行,由于部分织物品种加工过程中米长投入量多时会影响品质问题发生,使得织物投入量受限情况下整机利用率较低。并且单管单条布型染色机的相对浴比也会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浴比的染色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染色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头、主筒体和机尾筒体,沿所述主筒体长度方向,所述主筒体内设有中隔网板,所述机尾筒体内并列设有两个机尾内网分别与所述主筒体连通;所述机头内并列设有两个导布轮装置与所述主筒体连通;所述机头下侧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下端连接有导布管,导布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机尾内网。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主筒体包括顺序连接前段筒体和中段筒体,所述前段筒体为水平状筒体,所述中段筒体与所述前段筒体倾斜连接,倾斜角为6°-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机尾筒体与所述中段筒体倾斜连接,机尾筒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机尾筒体的高度高于所述喷嘴的高度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中段筒体的长度为1300mm-3000mm。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导布管包括顺序连接的前段导布管和后段导布管,所述前段导布管为水平状筒体,所述后段导布管与所述前段导布管倾斜连接,倾斜角度为8°-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机头内还设有缠车装置,所述缠车装置包括反喷圈和缠车感应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中隔网板上方设有喷淋洗涤管路,所述主筒体内底部设有内网板,所述内网板上设有内网冲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机尾内网依次包括内网叠布装置和渐开八角形叠布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主筒体直径为900mm-1200mm。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由于在主筒体中设有中隔网板,将主筒体分割成两部分,并分别设有两个机尾内网、两个导布轮装置与主筒体的两部分分别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在单个主筒体中可以一次运行双条布匹,而中隔网板仅是将主筒体在空间上分为两部分,并没有将染液分开,从而可以同时对双条布匹进行染色,提高染色效率,同时使得相对容积减小,降低相比浴比,实现布匹染色的低浴比化运行,减少水量消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的方案,中段筒体与前段筒体倾斜连接,中段筒体与前段筒体21的倾斜角为6°-10°,如此使得机尾筒体与主筒体前段之间产生一定的高低落差,染液快速地流至主筒体前段内,同时染液也快速地将堆叠整齐的织物蠕动至主筒体前段中进行染色运行的循环过程。同时可以避免由于中段筒体与前段筒体的倾斜角过大导致织物的快速滑落进行造成堵布的情况发生。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机尾筒体与中段筒体倾斜连接,机尾筒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将机尾筒体与水平面的夹角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机尾筒体夹角过大难以控制住染液快速流向主筒体时带动织物运行速度,使织物装载量或走形导致堵布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机尾筒体与水平面夹角过小造成机尾内网内染液过多,整机浴比升高增加水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中段筒体的长度为1300mm-3000mm。如此可以保证在中段筒体中能够有效堆叠,同时保证机尾筒体的高度与喷嘴的高度的高度差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若中段筒体长度过短使得喷嘴中心尺寸过度高于机尾筒体出水口位置,会使得织物在中段筒体内堆叠不足或造成机尾内网内染液过多,整机浴比会偏高增加水量能耗。若中段筒体长度过长使得喷嘴中心尺寸过度低于机尾筒体出水口位置,造成织物运行困难或主泵电机频率变大增加耗电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后段导布管与水平面具有一定夹角,夹角范围为8°-12°。在此范围内可以有效的防止后段导布管夹角的角度过小时,织物经后段导布管进入机尾筒体时的运行速度会大幅下降,影响整个运行过程,甚至影响织物投入量,也有效防止了后段导布管夹角的角度过大时,导致织物下滑时加速度过大而产生堵布现象。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在机头内还设有缠车装置,用于当织物在导布轮上发生缠绕阻碍时,进行解缠,确保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染色机的侧面结构示图;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染色机的剖视图;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导布轮装置结构图;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机头的局部结构图;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机头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针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染色机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机头1、主筒体2和机尾筒体3。沿着主筒体2长度方向,主筒体2内设有中隔网板4,将主筒体2分成两部分,机尾筒体3内并列设有两个机尾内网31分别与主筒体1的两部分进行连通,机头1内并列设有两个导布轮装置11分别与主筒体2的两部分相连通。机头1的两导布轮装置11对应处设有开口,开口下侧固定连接有喷嘴5,喷嘴5下端连接有导布管6,导布管6的另一端连接至机尾内网31。本技术的染色机,从机头1处上料布匹,通过喷嘴5的作用将布匹送入导布管6、到机尾内网31、再到主筒体2,经导布轮装置11的提拉作用将布匹提升,再次经过喷嘴5,如此循环对布匹进行染色。而本技术的染色机,由于在主筒体2中设有中隔网板,将主筒体2分割成两部分,并分别设有两个机尾内网31、两个导布轮装置11与主筒体2的两部分分别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在单个主筒体2中可以一次运行双条布匹,而中隔网板4仅是将主筒体2在空间上分为两部分,并没有将染液分开,从而可以同时对双条布匹进行染色,提高染色效率,同时使得相对容积减小,降低相比浴比,实现布匹染色的低浴比化运行,减少水量消耗。在本技术中,主筒体2包括顺序连接的前段筒体21和中段筒体22,前段筒体21为水平状筒体,水平设置。中段筒体22与前段筒体21倾斜连接,中段筒体22与前段筒体21的倾斜角为6°-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染色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头(1)、主筒体(2)和机尾筒体(3),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主筒体(2)长度方向,所述主筒体(2)内设有中隔网板(4),所述机尾筒体(3)内并列设有两个机尾内网(31)分别与所述主筒体(2)连通;所述机头(1)内并列设有两个导布轮装置(11)与所述主筒体(2)连通;所述机头(1)下侧连接有喷嘴(5),所述喷嘴(5)下端连接有导布管(6),导布管(6)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机尾内网(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色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头(1)、主筒体(2)和机尾筒体(3),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主筒体(2)长度方向,所述主筒体(2)内设有中隔网板(4),所述机尾筒体(3)内并列设有两个机尾内网(31)分别与所述主筒体(2)连通;所述机头(1)内并列设有两个导布轮装置(11)与所述主筒体(2)连通;所述机头(1)下侧连接有喷嘴(5),所述喷嘴(5)下端连接有导布管(6),导布管(6)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机尾内网(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2)包括顺序连接前段筒体(21)和中段筒体(22),所述前段筒体(21)为水平状筒体,所述中段筒体(22)与所述前段筒体(21)倾斜连接,倾斜角为6°-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筒体(3)与所述中段筒体(22)倾斜连接,机尾筒体(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筒体(3)的高度高于所述喷嘴(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峰韩敏祺王立锋俞利强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亚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