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199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端上设置有插入部,所述第二接线端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入部上相互对称的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卡接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中设置有卡接孔。当插入部伸入所述插孔中一定距离后,卡扣与卡接孔卡接,将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连接在一起,安装简单;当需要拆卸时,按压两个第二端,使两个卡扣做相向运动,使所述卡扣脱离卡接孔,进而能够对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进行分离,拆卸简单。

A kind of cabl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线缆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线缆连接器一般包括两个接线端,通过两个接线端来对两个电缆进行电性连接。但现有的连接器大多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对两个接线端进行连接的,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虽然能够使两个接线端连接牢固,但是不便于对两个接线端进行拆卸和安装,拆卸和安装时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通过卡接的方式将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进行连接,安装与拆卸较为简便。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第一接线端以及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的一端设置有圆柱状的插入部,所述第二接线端的一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入部伸进所述插孔中将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插入部上相互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插入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插入部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按压凸起,所述按压板上设置有卡扣,两个所述卡扣相对设置,所述插孔的侧壁上相互对称的设置有与两个所述卡接板相对应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穿过所述插孔的侧壁。进一步的,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卡接板相对应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切面,增大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插入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上套设有软质密封圈,所述软质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所述插孔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插入部的端部位置设置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内设置有若干个插针,所述插孔内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针相配合的插针孔。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孔内设置有隔断板,所述接线柱上设置有与所述隔断板相配合的隔断槽,所述隔断板与所述接线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接线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板相对应的定位槽。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接线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相配合的缺口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均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将插入部伸入所述插孔中时,所述卡接板同时伸进所述卡接槽中,当所述卡接板伸入到卡接槽中一定距离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孔卡接,进而将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连接在一起,安装方便;需要拆卸时,按压两个所述卡接板的第二端,两个所述卡接板的第二端相向运动,进而能够带动两个所述卡扣相向运动,使卡扣脱离所述卡接孔,此时可将所述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分离,拆卸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线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接线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接线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0、线缆连接器;10、第一接线端;11、插入部;12、接线孔;121、插针;122、隔断板;123、定位板;124、定位块;125、密封槽;126、软质密封圈;13、卡接板;131、第一端;132、第二端;133、卡扣;134、按压凸起;135、切面;20、第二接线端;21、插孔;22、接线柱;221、插针孔;222、隔断槽;223、定位槽;224、缺口槽;23、凸起部;24、卡接槽;241、卡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100,包括第一接线端10以及第二接线端20,两个线缆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10的一端设置有圆柱状的插入部11,所述第二接线端2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入部11相对应的插孔21,所述插入部11伸进所述插孔21中,使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电性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插入部11的端部位置处设置有接线孔12,所述接线孔12中设置有若干个插针121,所述插针121与线缆电性连接,所述插孔21中设置有与所述接线孔12相配合的接线柱22,所述接线柱22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针121相配合的插针孔221,所述插针孔221中设置有与线缆连接的电性原件,当所述插入部11伸进所述插孔21中时,所述接线柱22伸进所述接线孔12中,所述插针121伸进所述插针孔221中与电性原件电连接,进而能够使得两个线缆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孔12内设置有隔断板122,所述接线柱22上设置有与所述隔断板122相对应的隔断槽222;所述隔断板122与所述接线孔1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定位板123,所述接线柱2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板123相配合的定位槽223;所述定位板123上设置有定位块124,所述接线柱2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124相配合的缺口槽224。当所述接线柱22伸进所述接线孔12中时,所述隔断板122伸进所述隔断槽222中,所述定位板123伸进所述定位槽223中,所述定位块124伸进所述缺口槽224中,将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进行定位,进而使得不同的插针121与相应的插针孔221对应。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均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均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所述插入部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槽125,所述密封槽125中套设有软质密封圈126,所述密封圈126的外径大于所述插孔21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密封圈126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材料较软,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所述插入部11伸进所述插孔21中时,所述软质密封圈126可以与所述插孔21的侧壁相贴合,进行密封,起到防水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槽125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密封槽125中分别设置有所述软质密封圈126。所述插入部11的外表面上相互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第一接线端以及第二接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的一端设置有圆柱状的插入部,所述第二接线端的一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入部伸进所述插孔中将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插入部上相互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插入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插入部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按压凸起,所述卡接板上设置有卡扣,两个所述卡扣相对设置,所述插孔的侧壁上相互对称的设置有与两个所述卡接板相对应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穿过所述插孔的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第一接线端以及第二接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的一端设置有圆柱状的插入部,所述第二接线端的一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入部伸进所述插孔中将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插入部上相互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插入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插入部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按压凸起,所述卡接板上设置有卡扣,两个所述卡扣相对设置,所述插孔的侧壁上相互对称的设置有与两个所述卡接板相对应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穿过所述插孔的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与所述卡接板相对应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切面,增大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业兴张聘飞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韬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