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15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臂、馈源、第一电容和第一谐振电路;所述第一天线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馈电点,所述第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端接地;所述馈源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用于针对第一频段范围进行天线阻抗调谐,针对第二频段范围不进行天线阻抗调谐,所述第一频段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二频段范围的最小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增加天线数量和馈电点的数量,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

An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电子设备(如手机)中,天线单馈电点上仅支持一个较小范围的频段范围(例如N41(2500MHz-2690MHz)和/或N78(3300MHz-3800MHz)两个频段),对于N79(4800MHz-5000MHz)频段,通常需要额外增加一个馈电点。这样将会使得电子设备的天线数量和馈电点增加,从而引入天线之间耦合的问题,导致天线的设计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通过增加天线数量和馈电点实现增加频段带宽导致天线的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臂、馈源、第一电容和第一谐振电路;所述第一天线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馈电点,所述第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端接地;所述馈源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用于针对第一频段范围进行天线阻抗调谐,针对第二频段范围不进行天线阻抗调谐,所述第一频段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二频段范围的最小值。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增加第一谐振电路针对第一频段范围进行天线阻抗调谐,从而实现了第一频段范围和第二频段范围的频段带宽设计需求。由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无需增加天线数量和馈电点的数量,因此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未匹配调谐时初始S11参数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未匹配调谐时初始阻抗分布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未设置第二天线臂的情况下,S11参数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未设置第二天线臂的情况下,阻抗分布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未设置第二天线臂的情况下,天线效率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设置第二天线臂的情况下,S11参数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设置第二天线臂的情况下,阻抗分布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设置第二天线臂的情况下,天线效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臂10、馈源11、第一电容C1和第一谐振电路12;所述第一天线臂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馈电点,所述第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端接地;所述馈源11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所述第一谐振电路1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谐振电路12用于针对第一频段范围进行天线阻抗调谐,针对第二频段范围不进行天线阻抗调谐,所述第一频段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二频段范围的最小值。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频段范围和第二频段范围具体的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频段范围可以包括N41、N77(3.3GHz-4.2GHz)和N78其中至少之一;上述第二频段范围可以包括N79。具体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容C1的取值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该第一电容C1的作用是减小天线输入阻抗的感抗部分,使得天线阻抗接近50Ω。上述第一谐振电路12,用于对N41、N77和N78的无线信号进行天线阻抗调谐,第一谐振电路12对于N41、N77和N78的无线信号等效于电感,对于N79的无线信号等效于极小的电容,因此对于N79的天线阻抗基本保持不变。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增加第一谐振电路12针对第一频段范围进行天线阻抗调谐,从而实现了第一频段范围和第二频段范围的频段带宽设计需求。由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无需增加天线数量和馈电点的数量,因此降低了天线的设计难度。上述第一谐振电路12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第一谐振电路12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一电感L1并联。其中,上述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电感L1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5nH~2.0nH,第二电容C2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5pF~1.1pF。由于在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并联形成第一谐振电路12,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还进一步包括第二谐振电路13,所述第二谐振电路13串联于所述第一电容C1和所述馈源11之间,用于对天线阻抗微调整。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谐振电路13对于N41、N77和N78的无线信号等效于电容效应,对于N79的无线信号等效于电感效应,可以对天线阻抗进行微调整,以提高天线的效率。换句话说,在第一电容C1和馈源11之间串接第二谐振电路13,可以提高天线的频段带宽。可选的,该第二谐振电路13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二谐振电路13包括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容C3与所述馈源11电连接。其中,上述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容C3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臂、馈源、第一电容和第一谐振电路;/n所述第一天线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馈电点,所述第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端接地;/n所述馈源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n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另一端接地;/n其中,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用于针对第一频段范围进行天线阻抗调谐,针对第二频段范围不进行天线阻抗调谐,所述第一频段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二频段范围的最小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臂、馈源、第一电容和第一谐振电路;
所述第一天线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馈电点,所述第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端接地;
所述馈源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
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用于针对第一频段范围进行天线阻抗调谐,针对第二频段范围不进行天线阻抗调谐,所述第一频段范围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二频段范围的最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电感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谐振电路,所述第二谐振电路串联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馈源之间,用于对天线阻抗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第二电感和第三电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堉皓梁宇文付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