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10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42
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包括负极汇流板、软排线、引流板及硅胶保护套;所述软排线包括上软排线及下软排线,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板的左侧面接触,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板的右侧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负极汇流板及引流板可以通过软排线弯折与折叠,调整引流板的弯折角度及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可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动力电池包;硅胶保护套能对负极汇流板、软排线及引流板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减少电解液腐蚀,提高安全性。

A foldable power battery protectio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的涉及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动力电池内一般会设有电池保护板,一方面用于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汇流作用,减少线路设置。现有技术的动力电池保护板都是裸露在电池板内部的,一旦与泄漏的电解液接触即有可能会造成短路现象或者腐蚀,严重发生爆炸;并且电池保护板的长度与弯折度不可调,每个动力电池都必须定制电池保护板,导致成本高。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负极汇流板及引流板可以通过软排线弯折与折叠,调整引流板的弯折角度及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确保电流引出端弯折后能与动力电池包箱外壳上的负极接线柱电连接,可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动力电池包;硅胶保护套能对负极汇流板、软排线及引流板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减少电解液腐蚀,提高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包括负极汇流板、软排线、引流板及硅胶保护套;所述软排线包括上软排线及下软排线,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板的左侧面接触,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板的右侧面接触,第一螺丝依次穿过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一端、负极汇流板、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一端后与第一螺母连接,第二螺丝依次穿过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二端、引流板、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二端后与第二螺母连接,所述硅胶保护套包裹在所述负极汇流板、软排线及引流板的外表面。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硅胶保护套上设有若干连接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板远离所述软排线的一端还设有电流引出端,所述电流引出端穿出所述硅胶保护套且与所述引流板软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汇流板与所述引流板采用矩形铝板制成。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汇流板上设有若干卡位槽,所述卡位槽设置于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的有益效果在于:负极汇流板及引流板可以通过软排线弯折与折叠,调整引流板的弯折角度及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确保电流引出端弯折后能与动力电池包箱外壳上的负极接线柱电连接,可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动力电池包;硅胶保护套能对负极汇流板、软排线及引流板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减少电解液腐蚀,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隐藏硅胶保护套时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10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100包括负极汇流板10、软排线20、引流板30及硅胶保护套40。具体的,所述软排线20包括上软排线21及下软排线22,所述上软排线21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板10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上软排线21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板30的左侧面接触,所述下软排线22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板10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软排线22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板30的右侧面接触,第一螺丝23依次穿过所述上软排线21的第一端、负极汇流板10、所述下软排线22的第一端后与第一螺母24连接,第二螺丝25依次穿过所述上软排线21的第二端、引流板30、所述下软排线22的第二端后与第二螺母26连接,所述硅胶保护套40包裹在所述负极汇流板10、软排线20及引流板30的外表面,所述硅胶保护套40上设有若干连接孔41,所述引流板30远离所述软排线20的一端还设有电流引出端31,所述电流引出端31穿出所述硅胶保护套40且与所述引流板30软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100用于安装在动力电池包箱体外壳的底面,动力电池包中的每个电芯通过电芯极耳与所述连接孔41处的负极汇流板10电连接,起到汇流作用;所述引流板30用于竖直设置于动力电池包箱体的侧壁位置,起到引流作用;所述负极汇流板10及引流板30可以通过所述软排线20弯折与折叠,调整所述引流板30的弯折角度及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确保所述电流引出端31弯折后能与动力电池包箱外壳上的负极接线柱电连接,可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动力电池包;所述硅胶保护套40能对所述负极汇流板10、软排线20及引流板30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减少电解液腐蚀,提高安全性。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汇流板10与所述引流板30采用矩形铝板制成,重量轻、导电性良好,且易于加工制造,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汇流板10上设有若干卡位槽11,所述卡位槽11设置于所述负极汇流板10的两侧。通过所述卡位槽11便于安装时与动力电池包箱体外壳内的卡板卡接固定,防止移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的有益效果在于:负极汇流板及引流板可以通过软排线弯折与折叠,调整引流板的弯折角度及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确保电流引出端弯折后能与动力电池包箱外壳上的负极接线柱电连接,可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动力电池包;硅胶保护套能对负极汇流板、软排线及引流板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减少电解液腐蚀,提高安全性。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汇流板、软排线、引流板及硅胶保护套;/n所述软排线包括上软排线及下软排线,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板的左侧面接触,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板的右侧面接触,第一螺丝依次穿过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一端、负极汇流板、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一端后与第一螺母连接,第二螺丝依次穿过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二端、引流板、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二端后与第二螺母连接,所述硅胶保护套包裹在所述负极汇流板、软排线及引流板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汇流板、软排线、引流板及硅胶保护套;
所述软排线包括上软排线及下软排线,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板的左侧面接触,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板的右侧面接触,第一螺丝依次穿过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一端、负极汇流板、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一端后与第一螺母连接,第二螺丝依次穿过所述上软排线的第二端、引流板、所述下软排线的第二端后与第二螺母连接,所述硅胶保护套包裹在所述负极汇流板、软排线及引流板的外表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宇鸿新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