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放大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61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抽拉式放大镜,包括放大镜本体和可滑动连接于放大镜本体后部的抽拉盖;放大镜本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一弹性部,第一弹性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半导向槽和第二半导向槽;第二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二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半导向槽对应的第三半导向槽以及与第二半导向槽对应的第四半导向槽;第一半导向槽和第三半导向槽形成一封闭的第一导向槽,第二半导向槽和第四半导向槽形成一封闭的第二导向槽;抽拉盖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导向槽配合的第一凸肋以及与第二导向槽配合的第二凸肋;抽拉盖能够沿前后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

A kind of pull magn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拉式放大镜
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放大镜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抽拉式放大镜。
技术介绍
老年人在读书、看报,以及学生做实验时,常常会用到放大镜。相关技术中的抽拉式放大镜,由于抽拉盖能够相对放大镜主体往复滑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然而,现有的抽拉式放大镜的抽拉盖与放大镜主体之间的滑动结构的设计还不够完善,存在滑动体验不佳、滑动结构生产制造工艺复杂以及装配不便的问题。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抽拉式放大镜,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滑动体验不佳、生产制造工艺复杂和装配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抽拉式放大镜,包括放大镜本体;所述放大镜本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半导向槽和第二半导向槽;所述第二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半导向槽对应的第三半导向槽以及与所述第二半导向槽对应的第四半导向槽;所述第一半导向槽和所述第三半导向槽形成一封闭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半导向槽和所述第四半导向槽形成一封闭的第二导向槽;所述抽拉式放大镜还包括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放大镜本体后部的抽拉盖,所述抽拉盖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配合的第一凸肋以及与所述第二导向槽配合的第二凸肋;所述抽拉盖能够沿前后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抽拉盖为一体构造;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半导引槽和第二半导引槽,所述第一半导引槽与所述第一半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同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一挡部,所述第二半导引槽与所述第二半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同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挡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三半导引槽和第四半导引槽,所述第三半导引槽与所述第三半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同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三挡部,所述第四半导引槽与所述第四半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同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四挡部;所述第一半导引槽与所述第三半导引槽形成一第一导引槽,所述第二半导引槽与所述第四半导引槽形成一第二导引槽;所述第一挡部与所述第三挡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部与所述第四挡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扣合后且插入所述抽拉盖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凸肋穿过所述第一导引槽之后,抵顶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三挡部并将两者分开以进入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凸肋穿过所述第二导引槽之后,抵顶所述第二挡部和所述第四挡部并将两者分开以进入所述第二导向槽。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背离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表面还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切槽和第二切槽,所述第一切槽设于所述第一挡部附近以使所述第一挡部受抵顶力时更容易变形,所述第二切槽设于所述第二挡部附近以使所述第二挡部受抵顶力时更容易变形;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背离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表面还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切槽和第四切槽,所述第三切槽设于所述第三挡部附近以使所述第三挡部受抵顶力时更容易变形,所述第四切槽设于所述第四挡部附近以使所述第四挡部受抵顶力时更容易变形。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放大镜本体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背离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表面或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背离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表面;所述抽拉盖的内壁还设有能够沿所述限位槽移动的第三凸肋,所述第三凸肋横向设置;所述限位槽的沿前后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限位槽之间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限位槽之间设有第二凸起;所述抽拉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凸肋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抽拉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凸肋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至少一个容置槽以及设于所述至少一个容置槽的至少一个摩擦体,所述至少一个容置槽设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背离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背离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表面;所述摩擦体的一侧表面贴合于所述抽拉盖的内壁,以增加所述摩擦体与所述抽拉盖之间的摩擦力。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放大镜本体包括镜片,所述第一盖体的前部开有第一镜孔,所述第二盖体的前部开有第二镜孔,所述镜片夹设于所述第一镜孔和所述第二镜孔之间;所述抽拉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镜片被所述抽拉盖覆盖;所述抽拉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镜片显露于所述抽拉盖之外。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放大镜本体包括镜片,所述第一盖体的前部开有第一镜孔,所述第二盖体的前部开有第二镜孔,所述镜片夹设于所述第一镜孔和所述第二镜孔之间;所述放大镜本体还包括灯组件,设于所述镜片附近,所述灯组件能够产生灯光,用以照射位于所述镜片下方的可视区域;在所述抽拉盖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抽拉盖启动所述灯组件;在所述抽拉盖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抽拉盖关闭所述灯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灯组件包括LED灯、电池组件以及微动开关;所述抽拉盖包括触发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触发部控制所述微动开关连通;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触发部控制所述微动开关断开。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均由塑料制成。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抽拉式放大镜,包括放大镜本体,所述放大镜本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半导向槽和第二半导向槽;所述第二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半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形成一封闭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半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形成一封闭的第二导向槽;所述抽拉式放大镜还包括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放大镜本体后部的抽拉盖,所述抽拉盖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配合的第一凸肋以及与所述第二导向槽配合的第二凸肋;所述抽拉盖能够沿前后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抽拉式放大镜,包括放大镜本体,所述放大镜本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半导向槽和第二半导向槽;所述第一半导向槽和所述第一弹性部形成一封闭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半导向槽和所述第一弹性部形成一封闭的第二导向槽;所述抽拉式放大镜还包括可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拉式放大镜,包括放大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本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n所述第一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半导向槽和第二半导向槽;/n所述第二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半导向槽对应的第三半导向槽以及与所述第二半导向槽对应的第四半导向槽;/n所述第一半导向槽和所述第三半导向槽形成一封闭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半导向槽和所述第四半导向槽形成一封闭的第二导向槽;/n所述抽拉式放大镜还包括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放大镜本体后部的抽拉盖,所述抽拉盖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配合的第一凸肋以及与所述第二导向槽配合的第二凸肋;所述抽拉盖能够沿前后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拉式放大镜,包括放大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本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
所述第一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半导向槽和第二半导向槽;
所述第二盖体的后部设有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半导向槽对应的第三半导向槽以及与所述第二半导向槽对应的第四半导向槽;
所述第一半导向槽和所述第三半导向槽形成一封闭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半导向槽和所述第四半导向槽形成一封闭的第二导向槽;
所述抽拉式放大镜还包括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放大镜本体后部的抽拉盖,所述抽拉盖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配合的第一凸肋以及与所述第二导向槽配合的第二凸肋;所述抽拉盖能够沿前后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放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盖为一体构造;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半导引槽和第二半导引槽,所述第一半导引槽与所述第一半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同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一挡部,所述第二半导引槽与所述第二半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同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挡部;
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三半导引槽和第四半导引槽,所述第三半导引槽与所述第三半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同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三挡部,所述第四半导引槽与所述第四半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同侧且两者之间设有第四挡部;
所述第一半导引槽与所述第三半导引槽形成一第一导引槽,所述第二半导引槽与所述第四半导引槽形成一第二导引槽;
所述第一挡部与所述第三挡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部与所述第四挡部相对设置;
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扣合后且插入所述抽拉盖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凸肋穿过所述第一导引槽之后,抵顶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三挡部并将两者分开以进入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凸肋穿过所述第二导引槽之后,抵顶所述第二挡部和所述第四挡部并将两者分开以进入所述第二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拉式放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背离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表面还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切槽和第二切槽,所述第一切槽设于所述第一挡部附近以使所述第一挡部受抵顶力时更容易变形,所述第二切槽设于所述第二挡部附近以使所述第二挡部受抵顶力时更容易变形;
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背离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表面还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切槽和第四切槽,所述第三切槽设于所述第三挡部附近以使所述第三挡部受抵顶力时更容易变形,所述第四切槽设于所述第四挡部附近以使所述第四挡部受抵顶力时更容易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放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本体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背离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表面或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背离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表面;
所述抽拉盖的内壁还设有能够沿所述限位槽移动的第三凸肋,所述第三凸肋横向设置;
所述限位槽的沿前后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限位槽之间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定位槽和所述限位槽之间设有第二凸起;
所述抽拉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凸肋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抽拉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凸肋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放大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容置槽以及设于所述至少一个容置槽的至少一个摩擦体,所述至少一个容置槽设于所述第一弹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朝建黄金龙赵卓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