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及自动化取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55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及自动化取模装置,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包括摆臂安装座、拾取移动摆臂机构及同步限位结构,摆臂安装座沿上下向活动安装,拾取移动摆臂机构设于摆臂安装座,拾取移动摆臂机构包括主动臂及随主动臂摆动的随动臂,同步限位结构设于摆臂安装座,用以限位主动臂及随动臂同步摆动,在取模时,拾取移动摆臂机构实现主动臂及随动臂的摆动,进而驱动拾取臂拾取固定装药芯模,在脱模时,拾取移动摆臂机构配合摆臂安装座的上下向活动,实现了装药芯模的平移,配合同步限位结构使得主动臂及随动臂具有一致的路径,进而使得装药芯模可以很好地移动至摆动安装座的中部位置。

Picking up and moving synchronous translation mechanism and automatic mould ta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及自动化取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装药铸造
,特别涉及一种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及自动化取模装置。
技术介绍
装药芯模用于发动机燃烧室药柱成型,现有技术中,在大型的发动机中的装药芯模的脱模均采用手工脱模的方式,相关工作人员进入发动机腔体内,利用辅助工具撬取脱模的方式进行脱模,该脱模方式安全隐患较大,且脱模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的装药芯模的脱模的脱模方式,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自动化取模装置,实现所述装药芯模的自动取模与脱模,然而,由于所述装药芯模的特性,在实际的实际的取模过程中,只能水平移动脱离药型,且需要移动至脱模通道的中部位置,然而,如何实现装药芯模的水平移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包括:摆臂安装座,沿上下向活动安装;拾取移动摆臂机构,设于所述摆臂安装座,所述拾取移动摆臂机构包括主动臂及随所述主动臂摆动的随动臂;以及,同步限位结构,设于所述摆臂安装座,用以限位所述主动臂及所述随动臂同步摆动。可选地,所述拾取移动摆臂机构用于驱动与所述装药芯模拾取固定的拾取臂摆动;所述主动臂的中部位置铰接安装于所述摆臂安装座,下端铰接安装于所述拾取臂的上端;所述随动臂位于所述主动臂的下方,所述随动臂的上端铰接安装于所述摆臂安装座,下端铰接安装于所述拾取臂的下端。可选地,所述摆臂安装座包括水平沿延伸的第一安装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下端的两个上下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呈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所述主动臂及所述随动臂均铰接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且所述主动臂及所述随动臂的铰接端均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可选地,所述主动臂的中部位置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转轴具有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外侧的第一安装端;所述随动臂的上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二转轴具有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外侧的第二安装端,且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端处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同一侧;所述同步限位结构包括:两个同步齿轮,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及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转动;以及,齿条结构,沿上下向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齿条结构上形成有直面齿形结构,所述直面齿形结构与两个所述同步齿轮啮合,使得两个所述同步齿轮同步转动。可选地,所述齿条结构包括两个齿条段,两个所述齿条段对应两个所述同步齿轮设置;所述直面齿形结构包括分设于两个所述齿条段上的直面齿形;所述同步限位结构还包括可调连接段,所述可调连接段设于两个所述齿条段之间,用以连接两个所述齿条段。可选地,所述同步限位结构还包括:限位条,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限位条与所述齿条结构固定连接;以及,移动限位结构,用以限位所述限位条,以使所述限位条沿上下向活动安装于所述摆臂安装座,使得所述齿条结构沿上下向活动安装于所述摆臂安装座。可选地,沿所述齿条结构的宽度方向,所述限位条与所述齿条结构呈并行设置,所述同步限位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齿条结构及所述限位条之间的可调连接段,所述可调连接段用以连接所述齿条结构及所述限位条。可选地,所述可调连接段包括:两个连接螺母,分设于两个所述齿条段或者所述齿条结构与所述限位条之间,两个所述连接螺母的旋向相反;以及,连接螺杆,包括沿其轴向分布的第一螺杆段及第二螺杆段,所述第一螺杆段及第二螺杆段的螺纹旋向相反,且所述第一螺杆段对应连接至与所述第一螺杆段旋向相同的连接螺母内,所述第二螺杆段对应连接至与所述第二螺杆段旋向相同的连接螺母内。可选地,所述限位条朝向所述齿条结构的一侧表面上设有上下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移动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导向轮结构,所述限位导向轮结构包括:安装轴,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且所述安装轴的轴线沿水平向延伸设置;以及,导向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轴,所述导向轮的周侧限位安装于所述限位槽内。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自动化取模装置,所述自动化取模装置包括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所述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包括:摆臂安装座,沿上下向活动安装;拾取移动摆臂机构,设于所述摆臂安装座,所述拾取移动摆臂机构包括主动臂及随所述主动臂摆动的随动臂;以及,同步限位结构,设于所述摆臂安装座,用以限位所述主动臂及所述随动臂同步摆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取模时,所述拾取移动摆臂机构实现所述主动臂及随动臂的摆动,进而驱动所述拾取臂拾取固定所述装药芯模,在脱模时,所述拾取移动摆臂机构配合所述摆臂安装座的上下向活动,实现了所述装药芯模的平移,另外,配合所述同步限位结构使得所述主动臂及所述随动臂具有一致的路径,进而使得所述装药芯模可以很好地移动至所述摆动安装座的中部位置,便于拾取升降结构将所述装药芯模移送至所述燃烧室壳体的外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取模装置应用的发动机燃烧室装配有装药芯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装药芯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取模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拾取平移组件(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拾取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主动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拾取平移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3中拾取升降组件与旋转定位结构装配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驱动螺母与第二同步轮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3中拾取升降组件与旋转定位结构装配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图13为图11中限位锁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3中拾取平移组件拾取装药芯模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3中拾取平移组件拾取装药芯模平移至所述拾取平移组件中间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3中拾取平移组件拾取装药芯模上移至所述发动机燃烧室的壳体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用于发动机燃烧室内装药芯模的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包括:/n摆臂安装座,沿上下向活动安装;/n拾取移动摆臂机构,设于所述摆臂安装座,所述拾取移动摆臂机构包括主动臂及随所述主动臂摆动的随动臂;以及,/n同步限位结构,设于所述摆臂安装座,用以限位所述主动臂及所述随动臂同步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用于发动机燃烧室内装药芯模的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包括:
摆臂安装座,沿上下向活动安装;
拾取移动摆臂机构,设于所述摆臂安装座,所述拾取移动摆臂机构包括主动臂及随所述主动臂摆动的随动臂;以及,
同步限位结构,设于所述摆臂安装座,用以限位所述主动臂及所述随动臂同步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移动摆臂机构用于驱动与所述装药芯模拾取固定的拾取臂摆动;
所述主动臂的中部位置铰接安装于所述摆臂安装座,下端铰接安装于所述拾取臂的上端;
所述随动臂位于所述主动臂的下方,所述随动臂的上端铰接安装于所述摆臂安装座,下端铰接安装于所述拾取臂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安装座包括水平沿延伸的第一安装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下端的两个上下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呈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
所述主动臂及所述随动臂均铰接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且所述主动臂及所述随动臂的铰接端均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取移动同步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臂的中部位置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转轴具有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外侧的第一安装端;
所述随动臂的上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二转轴具有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外侧的第二安装端,且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端处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同一侧;
所述同步限位结构包括:
两个同步齿轮,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及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转动;以及,
齿条结构,沿上下向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齿条结构上形成有直面齿形结构,所述直面齿形结构与两个所述同步齿轮啮合,使得两个所述同步齿轮同步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波韩丰郭家松潘红涛哈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乾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