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单轴吸水膨胀压力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234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岩石膨胀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石单轴吸水膨胀压力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盒体、岩石单体、压力传感器和反力固定盖体,所述测试盒体的内底部设有测试固定底座,所述岩石单体置于测试固定底座上,在岩石单体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反力固定盖体盖合在测试盒体顶部,并将压力传感器挤压固定在岩石单体上,反力固定盖体与岩石单体之间形成活动空间层,所述测试固定底座内设有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通向岩石单体底部,且注水通道与测试盒体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浸水过程中进行岩石的吸水膨胀应力自动同步测量,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且便于测量岩石膨胀力与吸水量的实时变化数据。

A test system of rock uniaxial water swelling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石单轴吸水膨胀压力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岩石膨胀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岩石单轴吸水膨胀压力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岩石在遇水作用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它会引起岩石的体积膨胀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工程中定义在水的物理化学作用下随时间的发展易产生体积增加、破碎和分解的一类岩石为膨胀岩。膨胀岩具有较强膨胀性能,当岩体受到扰动,特别是遇水时,性状常发生巨大变化,产生体积膨胀,对构筑物产生巨大的膨胀压力,严重影响工程的稳定性,会引起地质灾害。对岩石膨胀性进行试验测试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岩石膨胀性试验主要包括膨胀率试验和膨胀力试验,膨胀率试验是测量膨胀岩遇水后轴向变形的膨胀率,膨胀力试验是测量膨胀岩遇水后变形趋势被约束的轴向膨胀力。现有土工膨胀力试验方法是将试样置于固定仪器内,并在向仪器内加水将试样浸没在水中后,通过持续的杠杆加压,控制试样不产生变形,平衡和测量试样完全膨胀后产生的最大膨胀力。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样品始终位于固定仪器内,试验员无法得知样品的含水率,直到试验结束后才能将试样取出并烘干,根据烘干前后的重量值来得到试样的初始含水率和最终含水率。同时,由于试验过程中要求试样不能发生膨胀变形,试验员也不能中途取下杠杆的荷载来称量荷载重量,计算试样的实时膨胀力大小,否则试样在未完全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外部压力消失,会立即产生膨胀变形。只能在试验结束后才能取下荷重并称量换算得知试样的一个最大膨胀力。实际情况下,土体吸水并产生膨胀的过程是连续的,土体产生的膨胀力大小可能与其吸水量相关,而现有试验装置不能得到试验过程中,试样膨胀力与吸水量的实时变化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岩石单轴吸水膨胀压力测试系统,其应用时,可以在浸水过程中进行岩石的吸水膨胀应力自动同步测量,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且便于测量岩石膨胀力与吸水量的实时变化数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岩石单轴吸水膨胀压力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盒体、岩石单体、压力传感器和反力固定盖体,所述测试盒体的内底部设有测试固定底座,所述岩石单体置于测试固定底座上,在岩石单体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反力固定盖体盖合在测试盒体顶部,并将压力传感器挤压固定在岩石单体上,反力固定盖体与岩石单体之间形成活动空间层,所述测试固定底座内设有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通向岩石单体底部,且注水通道与测试盒体外部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岩石单体的顶部设置不透水垫块,压力传感器置于不透水垫块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不透水垫块的底面与岩石单体的顶面形状相同,且面积相同,不透水垫块的顶面和反力固定盖体的底面均为水平平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测试盒体为筒状结构,所述岩石单体为圆柱体,且岩石单体分别与测试盒体、测试固定底座和不透水垫块无缝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测试盒体外部设有刻度滴管,所述注水通道与刻度滴管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注水通道与刻度滴管之间通过橡胶管连通,在橡胶管上设有注水阀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岩石单体与测试固定底座之间设有透水垫块,透水垫块内设有若干透水孔,透水孔与注水通道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测试盒体位于活动空间层的侧壁上设有观察孔,压力传感器的连接线从观察孔内穿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通过注水通道进行外部定量注水,外部注水被岩石单体吸收后,岩石单体开始膨胀,并向上挤压,岩石单体上方的压力传感器测出相应压力,并将相应膨胀压力信号传至外部仪器,完成岩石单体在浸水过程中的吸水膨胀应力自动同步测量,且用压力传感器代替传统手工测量,可以有效提高测量精度,同时通过注水通道进行外部定量注水,便于测量岩石单体膨胀力与吸水量的实时变化数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4中透水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测试盒体;2、注水通道;3、注水阀门;4、橡胶管;5、橡胶管;6、不透水垫块;7、压力传感器;8、观察孔;9、反力固定盖体;10、岩石单体;11、测试固定底座;12、活动空间层;13、透水垫块;14、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连接”、“相连”或“耦合”时,它可以与另一个单元直相连接或耦合,或中间单元可以存在。相対地,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直接相连”或“直接耦合”时,不存在中间单元。应当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单词(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石单轴吸水膨胀压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盒体(1)、岩石单体(10)、压力传感器(7)和反力固定盖体(9),所述测试盒体(1)的内底部设有测试固定底座(11),所述岩石单体(10)置于测试固定底座(11)上,在岩石单体(10)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反力固定盖体(9)盖合在测试盒体(1)顶部,并将压力传感器(7)挤压固定在岩石单体(10)上,反力固定盖体(9)与岩石单体(10)之间形成活动空间层(12),所述测试固定底座(11)内设有注水通道(2),所述注水通道(2)通向岩石单体(10)底部,且注水通道(2)与测试盒体(1)外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石单轴吸水膨胀压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盒体(1)、岩石单体(10)、压力传感器(7)和反力固定盖体(9),所述测试盒体(1)的内底部设有测试固定底座(11),所述岩石单体(10)置于测试固定底座(11)上,在岩石单体(10)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反力固定盖体(9)盖合在测试盒体(1)顶部,并将压力传感器(7)挤压固定在岩石单体(10)上,反力固定盖体(9)与岩石单体(10)之间形成活动空间层(12),所述测试固定底座(11)内设有注水通道(2),所述注水通道(2)通向岩石单体(10)底部,且注水通道(2)与测试盒体(1)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单轴吸水膨胀压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单体(10)的顶部设置不透水垫块(6),压力传感器(7)置于不透水垫块(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石单轴吸水膨胀压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水垫块(6)的底面与岩石单体(10)的顶面形状相同,且面积相同,不透水垫块(6)的顶面和反力固定盖体(9)的底面均为水平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石单轴吸水膨胀压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盒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春许福周刘奔放陈伟乐章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