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摇匀模块,涉及医用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左支架,所述支架底座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西林瓶夹持板器,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贯穿左支架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左支架的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刹车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感器,又传感器与螺母相对应,用于检测旋转轴的位置,进而识别西林瓶的位置,更加智能化,在四十个夹持器头的作用下,能够一次完成四十个西林瓶摇匀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有效,稳定性更好,安装以及制作方便,成本更低。
Rotary shake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摇匀模块
本技术涉及医用机械
,具体为一种旋转摇匀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静脉药物配置是在病区治疗室或PIVAS人工操作,存在配置过程难以追溯、人员紧缺、劳动强度大、耗时费力、职业损伤等问题。同时,在静脉输液配药过程中,往往存在保护不足,药物污染、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隐患。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600万的剂量,超过44000的配药错误例数发生在每年的735个床位的医院,其中,研究人员估计每年有超过9500的错误事件有可能伤害患者。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化静脉用药调配是发展新趋势。针对国内现有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普遍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管理运营成本较高、配制差错率较高等问题,在中国医改新形势下,通过引入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系统设备及相关软件,提升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工作效率、提高配制准确率、提高医院药事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的当务之急,也是医院相关药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旋转摇匀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摇匀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静脉用药调配装置工作效率低、运营成本较高、配制差错率高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旋转摇匀模块,包括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左支架,所述支架底座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西林瓶夹持板器,所述西林瓶夹持板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加工支撑件,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贯穿左支架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右支架并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左支架的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刹车电机,所述右支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感器。可选的,所述西林瓶夹持板器有四个,四个所述西林瓶夹持板器呈环形阵列分布,每个所述西林瓶夹持板器上有十个夹持头。可选的,所述刹车电机上的轴贯穿左支架并固定连接有传动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传动带轮传动连接。可选的,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均通过卧式轴承与旋转轴转动连接。可选的,所述西林瓶夹持板器和机加工支撑件均采用外螺纹一字把手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传感器与旋转轴上的螺母相对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传感器,又传感器与螺母相对应,用于检测旋转轴的位置,进而识别西林瓶的位置,更加智能化,在四十个夹持器头的作用下,能够一次完成四十个西林瓶摇匀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技术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有效,稳定性更好,安装以及制作方便,成本更低,配合加药机其他机构,更加高效,因而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西林瓶夹持板器;1.1、机加工支撑件;1.2、旋转轴;2、皮带轮;2.1、皮带;2.2、刹车电机;3、卧式轴承;3.1、传感器支架;3.2、传感器;4、左支架;5、右支架;6、支架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旋转摇匀模块,包括支架底座6,支架底座6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左支架4,支架底座6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支架5,左支架4和右支架5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1.2,左支架4和右支架5均通过卧式轴承3与旋转轴1.2转动连接,旋转轴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西林瓶夹持板器1,西林瓶夹持板器1有四个,四个西林瓶夹持板器1呈环形阵列分布,每个西林瓶夹持板器1上有十个夹持头,在四十个夹持器头的作用下,能够一次完成四十个西林瓶摇匀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西林瓶夹持板器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加工支撑件1.1,西林瓶夹持板器1和机加工支撑件1.1均采用外螺纹一字把手与旋转轴1.2固定连接,拆下外螺纹一字把手,即可拆下西林瓶夹持板器1,可快速更换一组西林瓶,旋转轴1.2的一端贯穿左支架4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2,旋转轴1.2的另一端贯穿右支架5并固定连接有螺母,左支架4的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刹车电机2.2,刹车电机2.2上的轴贯穿左支架4并固定连接有传动带轮,皮带轮2通过皮带2.1与传动带轮传动连接,右支架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支架3.1,传感器支架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感器3.2,传感器3.2与旋转轴1.2上的螺母相对应,通过设置传感器3.2,用于检测旋转轴1.2的位置,进而识别西林瓶的位置,更加智能化,该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有效,稳定性更好,安装以及制作方便,成本更低,配合加药机其他机构,更加高效,因而适合推广使用。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实用工作原理:首先将注射剂注入西林瓶内,然后将西林瓶固定在西林瓶夹持板器1上,再启动刹车电机2.2,刹车电机2.2通过皮带2.1带动皮带轮2旋转,皮带轮2通过旋转轴1.2带动西林瓶夹持板器1旋转,进而带西林瓶夹持板器1上面的西林瓶旋转,对西林瓶内部的注射液进行摇匀操作,通过传感器支架3.1上的传感器3.2检测旋转轴1.2上螺栓的位置,进而记录西林瓶的位置,摇匀后,停止刹车电机2.2,拆下外螺纹一字把手,即可拆下西林瓶夹持板器1,再换上下一组西林瓶夹持板器1,最后取下西林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摇匀模块,包括支架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座(6)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左支架(4),所述支架底座(6)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支架(5),所述左支架(4)和右支架(5)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西林瓶夹持板器(1),所述西林瓶夹持板器(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加工支撑件(1.1),所述旋转轴(1.2)的一端贯穿左支架(4)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2),所述旋转轴(1.2)的另一端贯穿右支架(5)并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左支架(4)的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刹车电机(2.2),所述右支架(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支架(3.1),所述传感器支架(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感器(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摇匀模块,包括支架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座(6)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左支架(4),所述支架底座(6)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支架(5),所述左支架(4)和右支架(5)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西林瓶夹持板器(1),所述西林瓶夹持板器(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加工支撑件(1.1),所述旋转轴(1.2)的一端贯穿左支架(4)并固定连接有皮带轮(2),所述旋转轴(1.2)的另一端贯穿右支架(5)并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左支架(4)的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刹车电机(2.2),所述右支架(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支架(3.1),所述传感器支架(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感器(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摇匀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西林瓶夹持板器(1)有四个,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苏东,秦永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卫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