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956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包括翻盖本体、盖板卡扣、盖板推板、弹簧和密封圈;翻盖本体的内部设有卡扣限位槽和弹簧限位槽,卡扣限位槽的一端与翻盖本体的边缘相连接,卡扣限位槽的另一端与弹簧限位槽相连接;翻盖本体内部的边缘设有卡扣;盖板卡扣设置于卡扣限位槽内,盖板推板设置在翻盖本体的外部;弹簧设置在弹簧限位槽内;盖板推板沿第一方向水平运动时,带动盖板卡扣在卡扣限位槽内沿第一方向水平运动,由此带动弹簧压缩;盖板推板沿第二方向水平运动时,带动盖板卡扣在卡扣限位槽内沿第二方向水平运动,由此带动弹簧拉伸;密封圈通过卡扣固定在翻盖本体内。

A charging cover for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汽车都设置有充电插座,充电插座处均设置有对应的盖板。在未充电时,盖板将充电插座覆盖住,对充电插座进行防护,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在充电时,打开盖板,使充电插座外露,以便与充电枪进行连接。目前的电动车辆充电口盖结构方案设计仍然设置了比较传统的拉锁、锁舌等结构,其结构比较繁琐,成本相对较高,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可靠性比较差,使用时间久了会产生异响,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利用弹簧的弹力,通过盖板卡扣和卡扣固定座实现翻盖本体与车体充电口的扣合或者分离,且增设的阻尼垫片自身具有自润滑,机械强度较高,可以控制充电口盖每次打开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口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相当于传统的类似结构较低;可靠性能高,而且具有防水功能。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包括翻盖本体、盖板卡扣、盖板推板、弹簧和密封圈;所述翻盖本体的内部设有卡扣限位槽和弹簧限位槽,所述卡扣限位槽的一端与所述翻盖本体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卡扣限位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限位槽相连接;所述翻盖本体内部的边缘设有卡设部件;所述盖板卡扣设置于所述卡扣限位槽内,所述盖板推板设置在所述翻盖本体的外部,并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盖板卡扣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卡扣在所述盖板推板的推动下在所述卡扣限位槽内运动;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限位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弹簧限位槽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翻盖本体内。优选的,所述翻盖本体还包括弹簧压板,所述弹簧压板固定在所述弹簧限位槽上,从而将所述弹簧封装在所述弹簧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电动汽车侧面的车体上设有与所述充电口盖相匹配的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盖板卡扣相匹配的卡扣固定座,通过所述盖板卡扣和卡扣固定座实现所述翻盖本体与所述充电口的扣合或者分离。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扣固定座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所述车体的充电口上。优选的,所述充电口盖还包括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翻盖本体与车体之间,用于实现所述翻盖本体在所述车体上的转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包括转动板和联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联动板相连接,所述转动板通过第三螺钉固定在所述翻盖本体的内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还包括第二转轴、第四螺钉和第五螺钉;所述第二转轴具有连接板和底座,所述连接板和底座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底座通过所述第四螺钉固定在所述联动板上;所述第二转轴的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五螺钉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由此将所述充电口盖固定在所述车体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还包括阻尼垫片,所述第三螺钉依次穿射所述第二转轴的底座、联动板和所述阻尼垫片。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的数量为两个。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利用弹簧的弹力,通过盖板卡扣和卡扣固定座实现翻盖本体与车体充电口的扣合或者分离,且增设的阻尼垫片自身具有自润滑,机械强度较高,可以控制充电口盖每次打开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充电口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相当于传统的类似结构较低;可靠性能高,而且具有防水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盖应用于电动汽车上,利用弹簧的弹力,通过盖板卡扣和卡扣固定座实现翻盖本体与车体充电口的扣合或者分离,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机械强度较高、可靠性能高的有点。图1、图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的爆炸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充电口盖包括翻盖本体1、盖板卡扣2、盖板推板3、弹簧4和密封圈5。翻盖本体1的内部设有卡扣限位槽11和弹簧限位槽12,其中,卡扣限位槽11的作用是安设盖板卡扣2,弹簧限位槽12的作用是安设弹簧4,具体的,卡扣限位槽11的一端与翻盖本体1的边缘相连接,卡扣限位槽11的另一端与弹簧限位槽12相连接,如图2所示,在本例中卡扣限位槽11优选设置在翻盖本体1内部的右端,与翻盖本体1内部右边缘相接,弹簧限位槽12设置在卡扣限位槽11的左端,两者相连通,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卡扣限位槽11和弹簧限位槽12的位置进行选择。盖板卡扣2的作用是实现翻盖本体1与车体19的扣合和分离,具体而言,盖板卡扣2设置于卡扣限位槽11内,盖板推板3设置在翻盖本体1的外部,盖板推板3通过第一螺钉14与盖板卡扣2固定连接,具体可以通过两个第一螺钉14进行固定,这里的第一螺钉14是指连接盖板推板3与盖板卡扣2的螺钉。弹簧4设置在弹簧限位槽12内,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弹簧限位槽12内,弹簧4的另一端与盖板卡扣2的一端固定连接。盖板卡扣2是由盖板推板3驱动的,当盖板推板3受到外力左右移动时,盖板卡扣2在盖板推板3的带动下在卡扣限位槽11内左右运动,盖板卡扣2运动带动弹簧4的拉伸和收缩,由此实现翻盖本体1与车体19的扣合和分离。为了保证弹簧4的稳定性,翻盖本体1还包括弹簧压板13,弹簧压板13固定在弹簧限位槽12上,从而将弹簧4封装在弹簧限位槽12内,保证弹簧4在拉伸或收缩过程中的稳定性。为了保证充电口盖的密封性,在翻盖本体1内部的边缘设有卡设部件10,密封圈5通过卡设部件10固定在翻盖本体1内,从而保证充电口盖的密封性,进而能够有效防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盖安装在车体19上,具体的,在电动汽车侧面的车体19上设有与充电口盖相匹配的充电口,充电口的边缘设有与盖板卡扣2相匹配的卡扣固定座6,卡扣固定座6通过第二螺钉15固定在车体19的充电口上,通过盖板卡扣2和卡扣固定座6实现翻盖本体1与充电口的扣合或者分离,这里的卡扣固定座6位公扣,盖板卡扣2为母扣,这里的第二螺钉15是指连接卡扣卡座和车体19的螺钉。当用户想要充电时,需开启充电口盖,沿第一方向推动盖板推板3,带动盖板卡扣2在卡扣限位槽11内沿第一方向运动,实现盖板卡扣2与卡扣固定座6的分离,可以进行充电;在盖板卡扣2运动的同时带动弹簧4的压缩,在盖板卡扣2与卡扣固定座6的分离后,弹簧4自动复位。当充电完成后,再次沿第一方向推动盖板推板3,带动盖板卡扣2在卡扣限位槽11内沿第一方向运动,带动弹簧4的压缩产生弹性势能,在此之后,弹簧4自动复位拉伸,释放弹性势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包括翻盖本体、盖板卡扣、盖板推板、弹簧和密封圈;/n所述翻盖本体的内部设有卡扣限位槽和弹簧限位槽,所述卡扣限位槽的一端与所述翻盖本体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卡扣限位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限位槽相连接;所述翻盖本体内部的边缘设有卡设部件;/n所述盖板卡扣设置于所述卡扣限位槽内,所述盖板推板设置在所述翻盖本体的外部,并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盖板卡扣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卡扣在所述盖板推板的推动下在所述卡扣限位槽内运动;/n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限位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弹簧限位槽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n所述密封圈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翻盖本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包括翻盖本体、盖板卡扣、盖板推板、弹簧和密封圈;
所述翻盖本体的内部设有卡扣限位槽和弹簧限位槽,所述卡扣限位槽的一端与所述翻盖本体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卡扣限位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限位槽相连接;所述翻盖本体内部的边缘设有卡设部件;
所述盖板卡扣设置于所述卡扣限位槽内,所述盖板推板设置在所述翻盖本体的外部,并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盖板卡扣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卡扣在所述盖板推板的推动下在所述卡扣限位槽内运动;
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限位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弹簧限位槽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圈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翻盖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本体还包括弹簧压板,所述弹簧压板固定在所述弹簧限位槽上,从而将所述弹簧封装在所述弹簧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侧面的车体上设有与所述充电口盖相匹配的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盖板卡扣相匹配的卡扣固定座,通过所述盖板卡扣和卡扣固定座实现所述翻盖本体与所述充电口的扣合或者分离。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明阳李波刘渊霍舒豪张德兆王肖李晓飞张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