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903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速机控制装置,即便在变速机故障且刹车装置故障时,也可获得车辆的充分的减速度。变速机控制装置(50)包括:刹车故障判定部(51),判定刹车装置有无故障;变速机故障判定部(52),判定变速机有无故障;控制阀(23),使多个摩擦卡合机构各自以卡合或松开的方式动作;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54),判定车辆是否需要减速;以及致动器控制部(56),当判定为刹车装置故障且判定为变速机故障时,在判定为需要减速之前,以变速机成为空挡状态的方式控制控制阀(23),当判定为需要减速时,以多个离合器机构同时卡合而变速机成为联锁状态的方式控制控制阀(23)。

Transmission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机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搭载于车辆的自动变速机进行控制的变速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前,已知为了避免自动变速机的联锁(interlock)状态而将自动变速机控制为空挡(neutral)状态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当检测到一个紧固元件发生紧固故障而输入轴与输出轴的旋转被固定的联锁状态时,判断能否通过将达成此时点的指令变速级的一个紧固元件松开,而从检测到联锁状态的时点的指令变速级达成不伴有大幅的降速(downshift)变速的规避变速级。而且,当判断为可达成时变速至规避变速级,另一方面,除此以外时将变速机控制为空挡状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586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如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那样,一个紧固元件发生紧固故障而将变速机控制为空挡状态时,当刹车装置故障时,无法获得车辆的充分的减速度,而难以应对需要减速的紧急事态。[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是一种变速机控制装置,对变速机进行控制,所述变速机具有:输入轴,输入有来自搭载于车辆的驱动源的动力;多个摩擦卡合机构,与变速级对应地卡合或松开;以及输出轴,将经由所述多个摩擦卡合机构传递来的力矩向驱动轮输出,所述变速机控制装置包括:刹车故障判定部,判定对所述驱动轮赋予制动力的刹车装置有无故障;变速机故障判定部,判定所述变速机有无故障;驱动部,使所述多个摩擦卡合机构各自以卡合或松开的方式动作;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判定所述车辆是否需要减速;以及驱动控制部,当由所述刹车故障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刹车装置故障,且由所述变速机故障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变速机故障时,在由所述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判定为需要减速之前,以所述变速机成为向所述驱动轮可传递力矩的规定变速比的状态、或不可传递力矩的空挡状态的方式控制驱动部,当由所述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判定为需要减速时,以所述多个摩擦卡合机构同时卡合而所述变速机成为联锁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部。根据所述变速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摩擦卡合机构包含第一摩擦卡合机构及第二摩擦卡合机构,所述变速机控制装置还包括:减速力设定部,设定由所述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判定为需要减速时的目标减速力,所述驱动控制部在由所述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判定为需要减速时,以使所述第一摩擦卡合机构以规定的卡合力卡合,并且根据由所述减速力设定部所设定的所述目标减速力而调整所述第二摩擦卡合机构的卡合力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部。根据所述变速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车辆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自动驾驶车辆,所述变速机控制装置还包括:外界辨识部,辨识车辆周围的外部状况,所述减速力设定部根据由所述外界辨识部所辨识的外部状况而设定目标减速力。根据所述变速机控制装置,其还包括:刹车检测部,检测刹车踏板的操作量,所述减速力设定部根据由所述刹车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所述刹车踏板的所述操作量而设定目标减速力。[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即便在变速机故障且刹车装置故障时,也能够获得车辆的充分的减速度,从而可应对需要减速的紧急事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适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控制装置的、车辆的行驶系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对图1的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控制的车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控制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示刹车踏板的操作量与目标减速力矩的关系的图。图5是表示利用图3的变速机控制装置使多个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器容量变化时所伴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由图3的控制器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控制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时间图。符号的说明2:变速机2a:输入轴2b:输出轴21、21A、21B:离合器机构23:控制阀31:外部传感器群32a:刹车状态检测器32b:变速机状态检测器32c:刹车踏板检测器44:外界辨识部50:变速机控制装置51:刹车故障判定部52:变速机故障判定部53:自动防故障处理部54: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55:减速力设定部56:致动器控制部101:车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7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适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速机控制装置的、车辆101的行驶驱动系的概略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车辆101具有发动机(engine)1及变速机2。发动机1是将经由节流阀(throttlevalve)11所提供的吸入空气与从喷射器(injector)12喷射的燃料以适当比率混合,并利用火花塞等点火而使其燃烧,由此产生旋转动力的内燃机(例如汽油发动机(gasolineengine))。此外,也能够代替汽油发动机而使用柴油发动机(dieselengine)等各种发动机。吸入空气量是由节流阀11调节,节流阀11的开度是通过节流用致动器的驱动而变更。节流阀11的开度及从喷射器12的燃料的喷射量(喷射时期、喷射时间)是由控制器40(图2)控制。变速机2是设于发动机1与驱动轮3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的自动变速机,将经由输入轴2a输入的来自发动机1的旋转变速,且将来自发动机1的力矩转换,并从输出轴2b输出。经变速机2变速的旋转经由输出轴3b而传递至驱动轮3,由此车辆101行驶。此外,也能够代替发动机1或除了发动机1以外,设置作为驱动源的行驶用马达,将车辆101构成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车辆101是由设于驱动轮3的刹车装置4制动。刹车装置4例如包括油压式碟刹(discbrake)。变速机2例如是可使变速比根据多个变速级(例如六级)而阶段性地变更的有级变速机。此外,也能够将可无阶段地变更变速比的无级变速机用作变速机2。虽图示省略,但也可经由变矩器(torqueconverter)将来自发动机1的动力输入变速机2。变速机2具有多个(仅图示两个)离合器机构21(21A、21B)。各离合器机构21A、离合器机构21B分别以湿式离合器的形式构成,具有作为彼此相向地配置的摩擦卡合元件的片(摩擦材料)211与盘(摩擦材料)212。片211连结于变速机2的输入轴2a侧,盘212连结于输出轴2b侧。因此,来自发动机1的力矩经由离合器机构21的片211及盘212而输出至驱动轮3。进而,离合器机构21A、离合器机构21B具有:弹簧(未图示),使片211与盘212彼此远离,赋予使盘212从片211松开那样的施压力;以及活塞(未图示),抵抗弹簧的施压力而赋予使片211与盘212彼此卡合那样的挤压力。活塞是利用经由油压控制装置22所提供的油的压力进行驱动。更详细而言,油压控制装置22具有由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机控制装置,对变速机进行控制,所述变速机具有:输入轴,输入有来自搭载于车辆的驱动源的动力;多个摩擦卡合机构,与变速级对应地卡合或松开;以及输出轴,将经由所述多个摩擦卡合机构传递来的力矩向驱动轮输出,所述变速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刹车故障判定部,判定对所述驱动轮赋予制动力的刹车装置有无故障;/n变速机故障判定部,判定所述变速机有无故障;/n驱动部,使所述多个摩擦卡合机构各自以卡合或松开的方式动作;/n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判定所述车辆是否需要减速;以及/n驱动控制部,当由所述刹车故障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刹车装置故障,且由所述变速机故障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变速机故障时,在由所述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判定为需要减速之前,以所述变速机成为向所述驱动轮能够传递力矩的规定变速比的状态、或不能传递力矩的空挡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部,当由所述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判定为需要减速时,以所述多个摩擦卡合机构同时卡合而所述变速机成为联锁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15 JP 2018-1945731.一种变速机控制装置,对变速机进行控制,所述变速机具有:输入轴,输入有来自搭载于车辆的驱动源的动力;多个摩擦卡合机构,与变速级对应地卡合或松开;以及输出轴,将经由所述多个摩擦卡合机构传递来的力矩向驱动轮输出,所述变速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刹车故障判定部,判定对所述驱动轮赋予制动力的刹车装置有无故障;
变速机故障判定部,判定所述变速机有无故障;
驱动部,使所述多个摩擦卡合机构各自以卡合或松开的方式动作;
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判定所述车辆是否需要减速;以及
驱动控制部,当由所述刹车故障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刹车装置故障,且由所述变速机故障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变速机故障时,在由所述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判定为需要减速之前,以所述变速机成为向所述驱动轮能够传递力矩的规定变速比的状态、或不能传递力矩的空挡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部,当由所述是否需要减速判定部判定为需要减速时,以所述多个摩擦卡合机构同时卡合而所述变速机成为联锁状态的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智之足立崇贞清雅行石川尚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