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D柱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86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D柱内板,包括第一上支撑内板和卡块,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上支撑内板,其中,所述第二上支撑内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下支撑内板,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二下支撑内板。设置有凹槽和支撑槽,第一下支撑内板与第二下支撑内板进入D柱内部,D柱的连接柱进入连接槽的内部,避免第一下支撑内板支撑时发生移位,装入第一上支撑内板后,使第一上支撑内板与D柱凸块相吻合,使第一上支撑内板通过安装孔与D柱固定连接,之后装入第二上支撑内板,第二上支撑内板与D柱接触时,D柱的支撑杆进入支撑槽的内部,增大第二上支撑内板与D柱的接触面积,增强D柱的支撑力。

A D-pillar inner plate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D柱内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汽车用D柱内板。
技术介绍
汽车是指有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在部分车型中,汽车需要使用D柱内板,对车顶进行支撑。目前的D柱内板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现有的D柱内板仍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对汽车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现有的D柱内板在使用时,不便与汽车D柱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时容易产生错位,不便进行安装,降低了车身的整体性,不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D柱内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D柱内板在使用时,不便与汽车D柱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时容易产生错位,不便进行安装,降低了车身的整体性,不便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D柱内板,包括第一上支撑内板和卡块,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上支撑内板,其中,所述第二上支撑内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下支撑内板,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二下支撑内板;所述第二下支撑内板靠近第一下支撑内板的边缘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位于第一下支撑内板靠近卡槽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远离第二上支撑内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靠近凹槽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第二上支撑内板远离第一上支撑内板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支撑内板远离第二上支撑内板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优选的,所述卡槽与卡块的尺寸相吻合,且卡槽与卡块构成卡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用D柱内板:设置有凹槽和支撑槽,第一下支撑内板与第二下支撑内板进入D柱内部,D柱的连接柱进入连接槽的内部,避免第一下支撑内板支撑时发生移位,装入第一上支撑内板后,使第一上支撑内板与D柱凸块相吻合,增大第一上支撑内板与D柱的接触面积,使第一上支撑内板通过安装孔与D柱固定连接,之后装入第二上支撑内板,第二上支撑内板与D柱接触时,D柱的支撑杆进入支撑槽的内部,增大第二上支撑内板与D柱的接触面积,增强D柱的支撑力,使第一上支撑内板、第二上支撑内板、第一下支撑内板和第二下支撑内板之间固定连接,之后与D柱通过螺栓固定,加强车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上支撑内板,101、凹槽,102、安装孔,2、第二上支撑内板,201、支撑槽,3、第一下支撑内板,301、连接槽,4、第二下支撑内板,5、卡槽,6、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D柱内板,包括第一上支撑内板1、第二上支撑内板2、第一下支撑内板3、第二下支撑内板4、卡槽5和卡块6,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上支撑内板2,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1远离第二上支撑内板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01,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1靠近凹槽10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102,将第一上支撑内板1装入D柱后,使第一上支撑内板1与D柱凸块相吻合,增大第一上支撑内板1与D柱的接触面积,便于第一上支撑内板1通过安装孔102与D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支撑内板2远离第一上支撑内板1的一侧开设有支撑槽201,使第二上支撑内板2与D柱接触时,D柱的支撑杆进入支撑槽201的内部,增大第二上支撑内板2与D柱的接触面积,增强D柱的支撑力,其中,所述第二上支撑内板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下支撑内板3,所述第一下支撑内板3远离第二上支撑内板2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301,第一下支撑内板3与第一上支撑内板1、第二上支撑内板2相互垂直,使第一下支撑内板3对第一上支撑内板1、第二上支撑内板2提供支撑,D柱的连接柱进入连接槽301的内部,避免第一下支撑内板3支撑时,发生移位,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下支撑内板4;所述第二下支撑内板4靠近第一下支撑内板3的边缘处开设有卡槽5,所述卡槽5与卡块6的尺寸相吻合,且卡槽5与卡块6构成卡合结构,移动第一下支撑内板3,使第一下支撑内板3带动卡块6进入卡槽5的内部,通过卡槽5与卡块6构成的卡合结构,便于第一下支撑内板3与第二下支撑内板4之间预固定,避免固定第一下支撑内板3与第二下支撑内板4时,发生错位,所述卡块6位于第一下支撑内板3靠近卡槽5的一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汽车用D柱内板时,首先,移动第一下支撑内板3,使第一下支撑内板3带动卡块6进入卡槽5的内部,通过卡槽5与卡块6构成的卡合结构,便于第一下支撑内板3与第二下支撑内板4之间预固定,之后对第一下支撑内板3与第二下支撑内板4进行固定连接,使第一下支撑内板3与第二下支撑内板4进入D柱内部,D柱的连接柱进入连接槽301的内部,避免第一下支撑内板3支撑时,发生移位,之后装入第一上支撑内板1,使第一上支撑内板1与D柱凸块相吻合,增大第一上支撑内板1与D柱的接触面积,便于第一上支撑内板1通过安装孔102与D柱固定连接,之后装入第二上支撑内板2,第二上支撑内板2与D柱接触时,D柱的支撑杆进入支撑槽201的内部,增大第二上支撑内板2与D柱的接触面积,增强D柱的支撑力,使第一上支撑内板1、第二上支撑内板2、第一下支撑内板3和第二下支撑内板4之间固定连接,之后与D柱通过螺栓固定,加强车身,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D柱内板,包括第一上支撑内板(1)和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上支撑内板(2),其中,/n所述第二上支撑内板(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下支撑内板(3),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下支撑内板(4);/n所述第二下支撑内板(4)靠近第一下支撑内板(3)的边缘处开设有卡槽(5),所述卡块(6)位于第一下支撑内板(3)靠近卡槽(5)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D柱内板,包括第一上支撑内板(1)和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上支撑内板(2),其中,
所述第二上支撑内板(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下支撑内板(3),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下支撑内板(4);
所述第二下支撑内板(4)靠近第一下支撑内板(3)的边缘处开设有卡槽(5),所述卡块(6)位于第一下支撑内板(3)靠近卡槽(5)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D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1)包括凹槽(101)和安装孔(102),所述第一上支撑内板(1)远离第二上支撑内板(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01),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刘炜怡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亚通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