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489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外侧固接有连接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左端贴合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顶端右侧与保险机构相贴合,所述保险机构的右端与卡接机构的顶端相固接,所述卡接机构安装于外壳的内部右侧,所述卡接机构的底端与滑动机构的中间位置右侧相卡接。该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通过第二销杆和滚轮的配合,使第一滑杆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磨损,通过轮体、第三销杆和轴承的配合,使第一凸块的磨损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大减小,且灵敏度更高,大大提升了使用寿命的同时,也降低了故障率,提升了工作质量,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Injection mold for the first mock exam of multi cavity two times ejection optical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光学透镜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镜头是由几片透镜组成的,有塑胶透镜和玻璃透镜两种,玻璃透镜比塑胶贵。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透镜越多,成本越高。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的,其成像效果要比塑胶镜头好,在天文、军事、交通、医学、艺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塑胶透镜的生产采用注塑加工制成,使用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注塑模具进行加工生产,现有的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注塑模具中,实现二次顶出功能的扣机结构虽较为简单,但滑杆间的摩擦较大,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磨损,从而影响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注塑模具中,实现二次顶出功能的扣机结构虽较为简单,但滑杆间的摩擦较大,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磨损,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外侧固接有连接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左端贴合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顶端右侧与保险机构相贴合,所述保险机构的右端与卡接机构的顶端相固接,所述卡接机构安装于外壳的内部右侧,所述卡接机构的底端与滑动机构的中间位置右侧相卡接。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底板、顶板和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机构与顶板的下表面相固接,所述底板的靠近顶板一侧右端固接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与顶板相贴合,所述底板的靠近顶板一侧中间位置固接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的与顶板相贴合。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垫块、第一销杆、第一螺钉、滚轮和第二销杆,多个所述垫块分布于底板与顶板之间,所述底板四角位置的垫块通过第一螺钉与外壳相固接,多个所述第一螺钉贯穿外壳与注塑模具相固接,所述垫块均通过第一销杆与外壳相固接,左侧所述垫块之间均设有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均与第二销杆间隙配合,多个所述第二销杆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顶板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杆、第一凸块、螺钉孔、第二螺钉、第二滑杆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滑杆的右侧偏上位置加工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滑杆的左侧与多个滚轮相贴合,所述第一滑杆的底端均匀加工有三个螺钉孔,所述第一滑杆通过螺钉孔和第二螺钉与注塑模具相固接,所述第一滑杆的右侧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右侧偏上位置加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滑杆的底端均匀加工有两个螺钉孔,所述第二滑杆通过螺钉孔和第二螺钉与注塑模具相固接。优选的,所述保险机构包括套壳、第三销杆、轴承和轮体,所述套壳的左端与第三销杆的两端过盈配合,所述第三销杆通过轴承与轮体活动相连,所述轮体与套壳间隙配合,所述轮体的左端与第一滑杆的右侧相贴合。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连杆、第三螺钉、限位杆、弹簧和第四螺钉,所述连杆的顶端通过多个第三螺钉与套壳的右端相固接,所述连杆的中间位置与限位杆相套接,所述限位杆贯穿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相贴合,所述限位杆通过多个第四螺钉与第一挡块相固接,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块的左侧及连杆的右侧相贴合,所述连杆的底端左侧与第二滑杆右侧第二凸块下表面相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通过连杆、弹簧和限位杆的配合,实现了轮体的复位,使整体机构能够重复完成工作,通过第二销杆和滚轮的配合,使第一滑杆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磨损,通过轮体、第三销杆和轴承的配合,使第一凸块的磨损相较于现有技术大大减小,且灵敏度更高,大大提升了使用寿命的同时,也降低了故障率,提升了工作质量,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轮体和轴承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凸块、限位杆和弹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01、底板,102、顶板,103、第一挡块,104、第二挡块,2、连接机构,201、垫块,202、第一销杆,203、第一螺钉,204、滚轮,205、第二销杆,3、滑动机构,301、第一滑杆,302、第一凸块,303、螺钉孔,304、第二螺钉,305、第二滑杆,306、第二凸块,4、保险机构,401、套壳,402、第三销杆,403、轴承,404、轮体,5、卡接机构,501、连杆,502、第三螺钉,503、限位杆,504、弹簧,505、第四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外侧固接有连接机构2,外壳1的内部左端贴合有滑动机构3,滑动机构3的顶端右侧与保险机构4相贴合,保险机构4的右端与卡接机构5的顶端相固接,卡接机构5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右侧,卡接机构5的底端与滑动机构3的中间位置右侧相卡接。外壳1包括底板101、顶板102和第一挡块103和第二挡块104,底板101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机构2与顶板102的下表面相固接,底板101的靠近顶板102一侧右端固接有第一挡块103,第一挡块103与顶板102相贴合,底板101的靠近顶板102一侧中间位置固接有第二挡块104,第一挡块103和第二挡块104用于固定限位杆503,第二挡块104的与顶板102相贴合。连接机构2包括垫块201、第一销杆202、第一螺钉203、滚轮204和第二销杆205,多个垫块201分布于底板101与顶板102之间,垫块201用于底板101和顶板102之间的支撑,底板101四角位置的垫块201通过第一螺钉203与外壳1相固接,第一螺钉203使整体机构能够与注塑模具固定,多个第一螺钉203贯穿外壳1与注塑模具相固接,其余垫块201均通过第一销杆202与外壳1相固接,多个左侧垫块201之间均设有滚轮204,多个滚轮204均与第二销杆205间隙配合,滚轮204能够在第二销杆205上滚动,使第一滑杆301的摩擦减小,多个第二销杆205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01和顶板102过盈配合。滑动机构3包括第一滑杆301、第一凸块302、螺钉孔303、第二螺钉304、第二滑杆305和第二凸块306,第一滑杆301的右侧偏上位置加工有第一凸块302,第一凸块302能够随第一滑杆301上下滑动,第一滑杆301的左侧与多个滚轮204相贴合,第一滑杆301的底端均匀加工有三个螺钉孔303,第一滑杆301通过螺钉孔303和第二螺钉304与注塑模具相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外侧固接有连接机构(2),所述外壳(1)的内部左端贴合有滑动机构(3),所述滑动机构(3)的顶端右侧与保险机构(4)相贴合,所述保险机构(4)的右端与卡接机构(5)的顶端相固接,所述卡接机构(5)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右侧,所述卡接机构(5)的底端与滑动机构(3)的中间位置右侧相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外侧固接有连接机构(2),所述外壳(1)的内部左端贴合有滑动机构(3),所述滑动机构(3)的顶端右侧与保险机构(4)相贴合,所述保险机构(4)的右端与卡接机构(5)的顶端相固接,所述卡接机构(5)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右侧,所述卡接机构(5)的底端与滑动机构(3)的中间位置右侧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底板(101)、顶板(102)和第一挡块(103)和第二挡块(104),所述底板(101)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机构(2)与顶板(102)的下表面相固接,所述底板(101)的靠近顶板(102)一侧右端固接有第一挡块(103),所述第一挡块(103)与顶板(102)相贴合,所述底板(101)的靠近顶板(102)一侧中间位置固接有第二挡块(104),所述第二挡块(104)的与顶板(102)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垫块(201)、第一销杆(202)、第一螺钉(203)、滚轮(204)和第二销杆(205),多个所述垫块(201)分布于底板(101)与顶板(102)之间,所述底板(101)四角位置的垫块(201)通过第一螺钉(203)与外壳(1)相固接,多个所述第一螺钉(203)贯穿外壳(1)与注塑模具相固接,所述垫块(201)均通过第一销杆(202)与外壳(1)相固接,左侧所述垫块(201)之间均设有滚轮(204),多个所述滚轮(204)均与第二销杆(205)间隙配合,多个所述第二销杆(205)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01)和顶板(102)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体二次顶出光学透镜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3)包括第一滑杆(301)、第一凸块(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基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