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146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及控制方法,谐振变换器由直流输入源(V

A resonant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hybrid rectifi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混合整流电路结构的谐振变换器及混合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
,尤其属于隔离型直流—直流变换器

技术介绍
隔离型直流—直流变换器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主要应用领域有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器,直流微电网,燃料电池系统,LED驱动电路等。这些场合中的变换器要求具有宽电压增益调节范围,满足较宽的输入或输出电压需求。提升该类变换器的电压增益范围、效率和功率密度一直是该
追求的目标。LLC谐振变换器初级侧开关管零电压开关(ZVS),次级侧整流二极管零电流开关(ZCS),结构简单,具有高效、高功率密度、低电磁干扰、电流隔离以及低成本等优良特性,近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谐振变换器采用频率控制调节电压增益,为了实现宽范围的电压增益,初级侧的开关管工作在较宽的频率范围,这使得谐振参数设计过程复杂,降低了基波分析法(FHA的精确性,给变换器的设计、分析、控制和实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别的,当开关频率远离谐振频率时,磁性元器件难以磁集成,此时,谐振电路存在较大的循环电流,开关管的导通损耗严重增加。因此,当电压增益范围较宽时,传统LLC谐振变换器的高效、高功率密度特性明显下降。为了提升谐振变换器的电压增益范围,学者们常用两种方法改善传统谐振变换器。第一种方法添加辅助功率开关器件,另外一种方法改进谐振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但是,这两种方法增加了控制电路的复杂性和设计成本,降低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宽电压增益范围的应用场合提供一种带有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及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由直流输入源Vin、原边半桥LLC谐振电路10、变压器T、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和输出电阻负载Ro构成,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的工作模式能够在全桥整流模式和倍压整流模式之间切换;原边半桥LLC谐振电路10由原边第一开关管S1、原边第二开关管S2、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和励磁电感Lm组成;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由副边第一整流二极管D1、副边第二整流二极管D2、副边第三整流二极管D3、副边第四整流二极管D4、副边第三开关管S3、副边第四开关管S4、副边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o1和副边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o2组成;所述原边半桥LLC谐振电路10的原边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连于直流输入源Vin的正端,原边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连于原边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和谐振电容Cr的一端,谐振电容Cr的另一端连于谐振电感Lr的一端,谐振电感Lr的另一端连于励磁电感Lm的一端和变压器T原边绕组NP的同名端,变压器T原边绕组NP的非同名端连于励磁电感Lm的另一端、原边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和直流输入源Vin的负端;所述变压器T副边绕组NS的同名端连于副边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和副边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副边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连于副边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副边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o1的一端和输出负载Ro的一端,输出负载Ro的另一端连于副边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o2的一端、副边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和副边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副边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o1的另一端连于副边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o2的另一端和副边第四开关管S4的漏极,变压器T副边绕组NS的非同名端连于副边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副边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和副边第三开关管S3的漏极,副边第三开关管S3的源极连于副边第四开关管S4的源极。而且,用于分布式电源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控制方法,用于如上所述的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采用窄频率范围变频控制方式,或定频PWM控制方式,或变频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方式。而且,采用窄频率范围变频控制方式时,实现如下,所述原边第一开关管S1的开关频率和原边第二开关管S2的开关频率相等,原边第一开关管S1与原边第二开关管S2互补导通,副边第三开关管S3和副边第四开关管S4在整个周期完全关断,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工作于全桥整流模式;调节原边第一开关管S1和原边第二开关管S2的开关频率调节电压增益,开关频率越低,输出电压增益越大,当开关频率达到最低频率时,输出电压增益最高;此时,副边第三开关管S3与副边第四开关管S4互补导通,副边第四开关管S4与原边第一开关管S1同时导通,副边第三开关管S3与原边第二开关管S2同时导通,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由全桥整流模式切换到倍压整流模式;再次调节原边第一开关管S1和原边第二开关管S2的开关频率调节电压增益,开关频率越低,输出电压增益越大,当开关频率最低时,输出电压增益最高。而且,采用定频PWM控制方式时,实现如下,所述原边第一开关管S1的开关频率和原边第二开关管S2的开关频率相等且等于谐振频率,原边第一开关管S1与原边第二开关管S2互补导通,原边半桥LLC谐振电路10工作在最佳效率点;副边第三开关管S3和副边第四开关管S4采用PWM控制,副边第三开关管S3和副边第四开关管S4的占空比相等,记为D3=D4;原边第一开关管S1导通占空比为Da时,副边第三开关管S3和副边第四开关管S4在占空比Da时间内完全关断,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工作于全桥整流模式;占空比Da之后,副边第四开关管S4导通占空比为D4,D4=0.5-Da,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工作于倍压整流模式;副边第四开关管S4导通占空比D4之后,原边第一开关管S1和副边第四开关管S4关断,原边第二开关管S2和副边第三开关管S3导通,副边第三开关管S3导通占空比为D3,D3=D4,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保持工作于倍压整流模式;副边第三开关管S3导通占空比D3之后,副边第三开关管S3关断,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切换为全桥整流模式;因此,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的倍压整流模式占空比为D3+D4=2D3=2D4,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的倍压整流模式的占空比越大,输出电压增益越高。本专利技术技术与既有技术方案的本质区别在于,所述谐振变换器的整流侧结合全桥整流电路和倍压整流电路,添加一个双向开关,变换器既可以工作于全桥整流模式,也可以工作于倍压整流模式,所述一种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案既可以采用窄频率范围的变频控制方法,还可以采用定频PWM控制方法,并且可以实现宽范围电压增益的调节,电压调节范围宽。两种控制方法均减小了原边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变化范围,利于磁性元器件的设计,提升变换器的电压增益范围、效率和功率密度,满足宽电压增益范围变换场合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优良效果:(1)控制方式既可以采用变频控制方法,也可以采用定频PWM控制方法,还可以采用变频PWM控制方法,控制方式灵活,可选择性好;(2)采用定频PWM控制方法,可以优化变换器的设计;(3电压增益范围宽,适用于宽电压增益范围需求的应用场合;(4)利于磁性元器件的磁集成设计,减小磁性元件体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由直流输入源(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由直流输入源(Vin)、原边半桥LLC谐振电路(10)、变压器(T)、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和输出电阻负载(Ro)构成,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的工作模式能够在全桥整流模式和倍压整流模式之间切换;
原边半桥LLC谐振电路(10)由原边第一开关管(S1)、原边第二开关管(S2)、谐振电容(Cr)、谐振电感(Lr)和励磁电感(Lm)组成;
副边混合整流电路(20)由副边第一整流二极管(D1)、副边第二整流二极管(D2)、副边第三整流二极管(D3)、副边第四整流二极管(D4)、副边第三开关管(S3)、副边第四开关管(S4)、副边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o1)和副边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o2)组成;
所述原边半桥LLC谐振电路(10)的原边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连于直流输入源(Vin)的正端,原边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连于原边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和谐振电容(Cr)的一端,谐振电容(Cr)的另一端连于谐振电感(Lr)的一端,谐振电感(Lr)的另一端连于励磁电感(Lm)的一端和变压器(T)原边绕组(NP)的同名端,变压器(T)原边绕组(NP)的非同名端连于励磁电感(Lm)的另一端、原边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和直流输入源(Vin)的负端;
所述变压器(T)副边绕组(NS)的同名端连于副边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和副边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副边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连于副边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副边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o1)的一端和输出负载(Ro)的一端,输出负载(Ro)的另一端连于副边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o2)的一端、副边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和副边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副边第一输出滤波电容(Co1)的另一端连于副边第二输出滤波电容(Co2)的另一端和副边第四开关管(S4)的漏极,变压器(T)副边绕组(NS)的非同名端连于副边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副边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和副边第三开关管(S3)的漏极,副边第三开关管(S3)的源极连于副边第四开关管(S4)的源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分布式电源系统。


3.一种基于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整流结构的谐振变换器,采用窄频率范围变频控制方式,或定频PWM控制方式,或变频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刘松林陈庆东吕磊陈凤娇刘孙德张琦陈光义刘雨晴熊嘉鑫宋豪杰石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