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205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7:19
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涉及动车组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行进部,包括AGV和巡航定位装置,所述巡航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AGV上并控制其的移动定位;升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AGV上的机器人升降装置;检测部,包括机器人、精扫装置及快扫装置,所述机器人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升降装置上端,所述精扫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前端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防碰撞器,所述精扫装置包括采集相机组;控制部,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AGV上并与所述巡航定位装置和快扫装置连接;通讯部,包括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电源部,包括设置于所述AGV内的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装置之间的互相配合,从而完成对动车组车侧的自动化检测流程。

A robot for side detection of EM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动车组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腾飞,高速铁路事业实现了迅猛发展。中国铁路建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多条高铁线路逐步开通,开行的动车组数量逐年增加,相应的动车所承担的检修作业任务越来越重,作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动车组日常检修以一级修为主,每次一级检修由1~2个检修作业小组完成,随着动车组数量和运行交路的逐步增加,动车所每天一级修的作业任务逐渐增加。目前机器人已成熟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已有深厚的技术底蕴,但是对于动车组车侧的检测机器人还没有出现,一般都是一些专项的检测设备。因此,提供一种操作简易方便、安全性高、用户体验好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对于动车组车侧进行检测的检测机器人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包括:行进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在地面上的行进;所述行进部包括AGV和巡航定位装置,所述巡航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AGV上并控制其的移动定位;升降部,用于控制检测部中至少一个装置的升起和降落;所述升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AGV上的机器人升降装置;检测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对动车组车侧进行检测;所述检测部包括机器人、精扫装置及快扫装置,所述机器人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升降装置上端,所述精扫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前端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防碰撞器,所述精扫装置包括采集相机组;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按照预设指令行进和完成对动车组车侧的检测;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AGV上并与所述巡航定位装置和快扫装置连接;通讯部,用于所述检测机器人与外部控制中心的通讯;所述通讯部包括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电源部,用于对所述检测机器人的各装置供电;所述电源部包括设置于所述AGV内的蓄电池。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包括设置于所述AGV上的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与所述AGV共同形成防护腔体,所述机器人升降装置、巡航定位装置、控制装置和通讯装置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内,所述机器人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外部,所述快扫装置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部还包括充电机,所述充电机与所述AGV连接,所述充电机将市电转化为所述蓄电池内的化学能。进一步地,所述AGV还包括底盘、舵轮驱动装置、充电座、三色灯和障碍物传感器,其中,所述舵轮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底盘底部且驱动所述底盘行进,所述充电座、三色灯和障碍物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盘外壳上,所述充电机通过所述充电座对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三色灯根据所述障碍物传感器于所述AGV在行进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感应情况发出预设颜色的光。进一步地,所述AGV还包括接触式缓冲器,所述接触式缓冲器设置于所述底盘外壳上,所述接触式缓冲器用于缓冲所述底盘在行进过程中与周围环境发生的碰撞。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升降装置包括电机、传动组件、机器人安装平台、电机控制器和升降装置底座,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底座设置于所述AGV上,所述电机、传动组件、机器人安装平台和电机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底座上,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机器人安装平台通过传动链结构连接,所述机器人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安装平台上,所述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机器人安装平台上下移动以使所述机器人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服务器安装座、服务器和交换机,其中,所述服务器安装座设置于所述AGV上,所述PLC、服务器和交换机设置于所述服务器安装座上,所述PLC和服务器通过所述交换机与所述AGV、机器人升降装置和机器人连接从而完成所述检测机器人对动车组车侧的检测。进一步地,所述通讯装置包括路由器和路由器安装座,所述路由器安装座设置于所述AGV上,所述路由器设置于所述路由器安装座上,所述控制装置经由所述路由器分别与所述检测机器人内的其他装置通讯。进一步地,所述通讯装置包括3G、4G、5G、WiFi、ZigBee、蓝牙、WAPI、红外通讯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巡航定位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和多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多角度调节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激光测距仪设置于所述多角度调节组件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并控制所述AGV的移动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通过各部分的装置之间的互相配合,从而完成对动车组车侧的自动化检测流程;通过快扫装置和精扫装置的双重扫描检测,降低对车侧各处的漏检情况发生;整个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中AGV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中机器人升降装置和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中控制装置和通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中巡航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而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包括:行进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在地面上的行进;所述行进部包括AGV1和巡航定位装置6,所述巡航定位装置6设置于所述AGV1上并控制其的移动定位;升降部,用于控制检测部中至少一个装置的升起和降落;所述升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AGV1上的机器人升降装置2;检测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对动车组车侧进行检测;所述检测部包括机器人3、精扫装置5及快扫装置7,所述机器人3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升降装置2上端,所述精扫装置5设置于所述机器人3前端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防碰撞器4,所述精扫装置5包括采集相机组,采集相机组对动车组车侧进行拍照并回传给外部控制中心;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按照预设指令行进和完成对动车组车侧的检测;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装置9,所述控制装置9设置于所述AGV1上并与所述巡航定位装置6和快扫装置7连接;通讯部,用于所述检测机器人与外部控制中心的通讯;所述通讯部包括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9连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行进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在地面上的行进;所述行进部包括AGV和巡航定位装置,所述巡航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AGV上并控制其的移动定位;/n升降部,用于控制检测部中至少一个装置的升起和降落;所述升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AGV上的机器人升降装置;/n检测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对动车组车侧进行检测;所述检测部包括机器人、精扫装置及快扫装置,所述机器人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升降装置上端,所述精扫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前端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防碰撞器,所述精扫装置包括采集相机组;/n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按照预设指令行进和完成对动车组车侧的检测;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AGV上并与所述巡航定位装置和快扫装置连接;/n通讯部,用于所述检测机器人与外部控制中心的通讯;所述通讯部包括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n电源部,用于对所述检测机器人的各装置供电;所述电源部包括设置于所述AGV内的蓄电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进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在地面上的行进;所述行进部包括AGV和巡航定位装置,所述巡航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AGV上并控制其的移动定位;
升降部,用于控制检测部中至少一个装置的升起和降落;所述升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AGV上的机器人升降装置;
检测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对动车组车侧进行检测;所述检测部包括机器人、精扫装置及快扫装置,所述机器人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升降装置上端,所述精扫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器人前端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防碰撞器,所述精扫装置包括采集相机组;
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机器人按照预设指令行进和完成对动车组车侧的检测;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AGV上并与所述巡航定位装置和快扫装置连接;
通讯部,用于所述检测机器人与外部控制中心的通讯;所述通讯部包括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电源部,用于对所述检测机器人的各装置供电;所述电源部包括设置于所述AGV内的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包括设置于所述AGV上的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与所述AGV共同形成防护腔体,所述机器人升降装置、巡航定位装置、控制装置和通讯装置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内,所述机器人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外部,所述快扫装置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部还包括充电机,所述充电机与所述AGV连接,所述充电机将市电转化为所述蓄电池内的化学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AGV还包括底盘、舵轮驱动装置、充电座、三色灯和障碍物传感器,其中,所述舵轮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底盘底部且驱动所述底盘行进,所述充电座、三色灯和障碍物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盘外壳上,所述充电机通过所述充电座对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三色灯根据所述障碍物传感器于所述AGV在行进过程中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研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