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B固化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12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EB固化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镂空隔离层、金属层、热压成像层、全息图案层和背胶层;其中所述全息图案层基于添加了光学变色纳米材料的EB油墨固化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防伪膜带通过EB固化等工艺达到防伪膜带在自然光下不同角度呈现不同色彩,并实现设计的相关全息图案效果,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V固化全息防伪膜固化成本高、固化所需时间长的缺陷,实现降低全息防伪膜低生产成本的有益效果。

EB cured photochromic holographic anti counterfeiting composit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EB固化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防伪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EB固化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
技术介绍
UV固化即紫外固化,UV是紫外线的英文缩写,固化是指物质从低分子转变为高分子的过程。UV固化原理是UV固化材料中的光引发剂(或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和接支化学反应,使粘合剂在数秒钟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针对于以往的溶剂型油墨,现有技术中的全息防伪复合膜生产中在不改变其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对特种油墨的成分进行分析调制,使用不挥发的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小,节省能源、固化产物性能好。研制的新型特种油墨相对传统油墨物理性质稳定,不易燃,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及挥发性,无强烈有害异味,运输可按普通货物运输。通过在原料中加入光敏剂,提高固化速率,适合于高速自动化生产等优点。根据不同承印物的表观特性,配制不同成分及粘度的油墨,以此提高该项产品的附着力。油墨固化后的固含量接近100%,从其成分来看,通常不含VOC(有机挥发物),对环境、包装物没有污染,没有或气味很小,对工作人员危害小。现有技术中的UV固化从而获得全息图案层技术需要引发剂从而存在固化成本高、固化所需时间长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EB固化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UV固化全息防伪膜固化成本高、固化所需时间长的缺陷,实现降低全息防伪膜低生产成本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镂空隔离层、金属层、热压成像层、全息图案层和背胶层;其中所述全息图案层基于添加了光学变色纳米材料的EB油墨固化获得。进一步,所述全息图案层采用真空凹版滚涂印刷的方式进行固化获得。进一步,所述全息图案层为厚度100nm至500nm的EB油墨成像层。进一步,所述隔离层的成分为纳米蜡或树脂,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5nm至30nm。进一步,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10nm,且用镂空印花的方式在隔离层上印刷出预设图案或文字。进一步,所述热压成像层为溶剂型树脂,且厚度为30μm至50μm。进一步,所述溶剂型树脂为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氨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所述背胶层由水性环保热转印胶制成。进一步,所述基膜层为聚合物薄膜,且所述基膜层的厚度为35μm至110μm。进一步,所述全息图案层采用真空凹版滚涂印刷的方式进行固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EB固化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镂空隔离层、金属层、热压成像层、全息图案层和背胶层;其中所述全息图案层基于添加了光学变色纳米材料的EB油墨固化获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伪膜带通过EB固化等工艺达到防伪膜带在自然光下不同角度呈现不同色彩,并实现设计的相关全息图案效果,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V固化全息防伪膜固化成本高、固化所需时间长的缺陷,实现降低全息防伪膜低生产成本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EB固化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全息防伪是应用激光全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防伪技术,又称激光全息防伪。激光全息技术是继激光器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立体照相技术。随时其他防伪技术的进步,全息防伪也得到新的发展与应用。现有技术中德全息防伪中全息图案层多是基于UV固化技术生成,UV固化原理是UV固化材料中的光引发剂(或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和接支化学反应,使粘合剂在数秒钟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针对于以往的溶剂型油墨,我们在不改变其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对特种油墨的成分进行分析调制,使用不挥发的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小,节省能源、固化产物性能好。研制的新型特种油墨相对传统油墨物理性质稳定,不易燃,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及挥发性,无强烈有害异味,运输可按普通货物运输。通过在原料中加入光敏剂,提高固化速率,适合于高速自动化生产等优点。根据不同承印物的表观特性,配制不同成分及粘度的油墨,以此提高该项产品的附着力。油墨固化后的固含量接近100%,从其成分来看,通常不含VOC(有机挥发物),对环境、包装物没有污染,没有或气味很小,对工作人员危害小。现有技术中的UV固化从而获得全息图案层技术需要引发剂从而存在固化成本高、固化所需时间长等技术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德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EB固化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UV固化全息防伪膜固化成本高、固化所需时间长的缺陷,实现降低全息防伪膜低生产成本的有益效果。如图1所示,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基于EB固化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的整体结构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01、镂空隔离层02、金属层03、热压成像层04、全息图案层05和背胶层06;其中所述全息图案层05基于添加了光学变色纳米材料的EB油墨固化获得。需要说明的是,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在使用时,将本复合膜标签粘贴到任意基材上,揭开最上层的膜层,没有隔离层部分的镀铝层会随之脱落,形成镂空图案或是字体;该图案或是字体周边是EB固化形成的光学变色层。其中,EB油墨的固化机理和UV油墨基本相似,都属辐射固化形式,不同的是EB油墨不需要光引发剂,它以电子束为辐射源,诱导经特殊配制的100%反应性液体快速转变成固体。EB油墨在电子束照射下通常只需1/200秒即可固化,比UV油墨的固化速度还要快,使印刷、涂布上光和复合深色光学变色材料成为可能,有利于进行规模生产。电子束的穿透能力强,可使油墨彻底固化。因油墨交联反应形成了高分子立体网状聚合物,颜料浓度高,印品外观漂亮,具有很强的光泽度和立体感。墨层表面还具有很强的耐化学性能和耐摩擦性能。丙烯酸类的树脂具有高度不饱和性,当受到高能电子束照射时,分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不饱和双键被打开,产生游离基或离子。然后,通过游离基的引发,自由基与C=C双键反应,形成增长链并使低聚物与单体分子间发生交联聚合,生成网状的聚合物使油墨迅速固化结膜。在整个过程中,电子辐射好比一种特殊的引发剂作用于链的引发阶段,聚合一旦开始,随后各步骤的反应与辐射无关,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镂空隔离层、金属层、热压成像层、全息图案层和背胶层;/n其中所述全息图案层基于添加了光学变色纳米材料的EB油墨固化获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镂空隔离层、金属层、热压成像层、全息图案层和背胶层;
其中所述全息图案层基于添加了光学变色纳米材料的EB油墨固化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图案层采用真空凹版滚涂印刷的方式进行固化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图案层为厚度100nm至500nm的EB油墨成像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成分为纳米蜡或树脂,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5nm至3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色全息防伪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10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英策于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银琅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