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设备及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42059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对应的缓存和片外存储器;在每两个缓存之间设置对应的交叉缓存;响应于接收到处理任务,将任务分配到对应的单核处理器,并将单核处理器中的任务的数据分配到所述单核处理器对应的片外存储器;以及将不同单核处理器的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分配到对应的交叉缓存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交叉缓存提高了通讯效率,通过给每个单核处理器设置对应的片外存储器提高了多核处理器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

A method, device and medium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ccessing off chip mem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核处理器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存储墙问题,即处理器内核的时钟频率和性能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但是主存的访问速度(DRAM)的增长却要慢的多,计算能力、存储容量、I/O速度之间越来越不匹配的现象。目前计算机体系结构采用大量的片内RAM(随机存储器)来减缓存储墙的问题。在当代微处理器中,通过使用片上存储已经避免了大量的存储延迟,许多先进的技术也帮助消除或隐藏一小部分的存储延迟。片上存储技术提出将处理器与存储器做在同一块芯片上,这样可使访存延时大量减少,存储器带宽增加50-100倍以上。但是,采用传统逻辑工艺的情形下,DRAM单元存储密度仅能达到优化的DRAM工艺的5~25%,这样就造成芯片面积的大量占用。并且目前片外访存通信代价大、速度慢,这使得存储系统成为系统性能瓶颈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交叉缓存提高了通讯效率,通过给每个单核处理器设置对应的片外存储器提高了多核处理器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对应的缓存和片外存储器;在每两个缓存之间设置对应的交叉缓存;响应于接收到处理任务,将任务分配到对应的单核处理器,并将单核处理器中的任务的数据分配到所述单核处理器对应的片外存储器;以及将不同单核处理器的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分配到对应的交叉缓存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对应的缓存和片外存储器包括:对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由所述单核处理器管理的片外存储器,并在所述单核处理器和所述片外存储器之间设置缓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每两个缓存之间设置对应的交叉缓存包括:依次判断两个缓存之间是否存在交叉缓存;以及响应于所述两个缓存之间不存在交叉缓存,在所述两个缓存之间创建交叉缓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单核处理器中的任务的数据分配到所述单核处理器对应的片外存储器包括:对所述片外存储器统一编址,根据变量类型分配所述任务到对应的存储地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不同单核处理器的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分配到对应的交叉缓存中包括:基于交互对象将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分配到对应的缓存的预定地址中;以及响应于所述任务执行,将所述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加载到所述交叉缓存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下步骤: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对应的缓存和片外存储器;在每两个缓存之间设置对应的交叉缓存;响应于接收到处理任务,将任务分配到对应的单核处理器,并将单核处理器中的任务的数据分配到所述单核处理器对应的片外存储器;以及将不同单核处理器的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分配到对应的交叉缓存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对应的缓存和片外存储器包括:对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由所述单核处理器管理的片外存储器,并在所述单核处理器和所述片外存储器之间设置缓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每两个缓存之间设置对应的交叉缓存包括:依次判断两个缓存之间是否存在交叉缓存;以及响应于所述两个缓存之间不存在交叉缓存,在所述两个缓存之间创建交叉缓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单核处理器中的任务的数据分配到所述单核处理器对应的片外存储器包括:对所述片外存储器统一编址,根据变量类型分配所述任务到对应的存储地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交叉缓存提高了通讯效率,通过给每个单核处理器设置对应的片外存储器提高了多核处理器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的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S1、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对应的缓存和片外存储器;S2、在每两个缓存之间设置对应的交叉缓存;S3、响应于接收到处理任务,将任务分配到对应的单核处理器,并将单核处理器中的任务的数据分配到单核处理器对应的片外存储器;以及S4、将不同单核处理器的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分配到对应的交叉缓存中。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对应的缓存和片外存储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对应的缓存和片外存储器包括:对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由所述单核处理器管理的片外存储器,并在所述单核处理器和所述片外存储器之间设置缓存。在每两个缓存之间设置对应的交叉缓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每两个缓存之间设置对应的交叉缓存包括:依次判断两个缓存之间是否存在交叉缓存;以及响应于所述两个缓存之间不存在交叉缓存,在所述两个缓存之间创建交叉缓存。图2示出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系统1包括多个RISC-V单核处理器11、12、13和14,多个片外存储器21、22、23和24,多个缓存a、b、c和d。RISC-V单核处理器、片外存储器和缓存都是对应设置,例如,RISC-V单核处理器11对应配置有片外存储器21,在RISC-V单核处理器11和片外存储器21之间设置有缓存a。缓存a和缓存b之间设置有交叉缓存ab,缓存a和缓存c之间设置有交叉缓存ac,其他交叉缓存也类似设置。RISC-V单核处理器指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对应的缓存和片外存储器;/n在每两个缓存之间设置对应的交叉缓存;/n响应于接收到处理任务,将任务分配到对应的单核处理器,并将单核处理器中的任务的数据分配到所述单核处理器对应的片外存储器;以及/n将不同单核处理器的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分配到对应的交叉缓存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访问片外存储器的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对应的缓存和片外存储器;
在每两个缓存之间设置对应的交叉缓存;
响应于接收到处理任务,将任务分配到对应的单核处理器,并将单核处理器中的任务的数据分配到所述单核处理器对应的片外存储器;以及
将不同单核处理器的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分配到对应的交叉缓存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核处理器中的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对应的缓存和片外存储器包括:
对每个单核处理器配置由所述单核处理器管理的片外存储器,并在所述单核处理器和所述片外存储器之间设置缓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两个缓存之间设置对应的交叉缓存包括:
依次判断两个缓存之间是否存在交叉缓存;以及
响应于所述两个缓存之间不存在交叉缓存,在所述两个缓存之间创建交叉缓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单核处理器中的任务的数据分配到所述单核处理器对应的片外存储器包括:
对所述片外存储器统一编址,根据变量类型分配所述任务到对应的存储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不同单核处理器的任务之间的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分配到对应的交叉缓存中包括:
基于交互对象将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分配到对应的缓存的预定地址中;以及
响应于所述任务执行,将所述共享信息和/或交互数据加载到所述交叉缓存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同强王朝辉李拓周玉龙邹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