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涂装舱门支撑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10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47
一种客车涂装舱门支撑辅具,属于客车制造领域;包括支撑梁、套筒、卡板、连接螺栓和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不同支撑梁来支撑和稳定舱门,同时可以通过套筒、卡板和连接螺栓来调节支撑高度,确保车身舱门在涂装过程中不会自行降落,保护舱门喷漆时无碰伤,同时使舱门处于最佳喷涂高度与平面,提升了舱门以及周边面漆的涂装质量,此辅具所用材料普通,制作工艺不复杂,耐用性好,成本较低。

A kind of supporting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painting cabin door of passenge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涂装舱门支撑辅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车涂装舱门支撑辅具,属于客车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客车舱门面漆涂装辅具一般采用支撑杆或者矩管等简易结构,这种简易辅具的使用前提是有不同长度的支撑杆并找到合适的支点;在喷涂过程中,需要进行舱门人工打开及闭合的操作动作,这样就很难避免舱门与车身接触所带来的油漆碰伤,同时,舱门支撑高度不合适会影响喷涂操作而导致漆膜质量差。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客车设置更多电池舱。所以,随着客车舱门增多,为了调节舱门喷涂高度,确保车身舱门在涂装过程中不会自行降落,保护舱门喷漆时无碰伤,同时使舱门处于最佳喷涂高度与平面,提升舱门以及周边面漆的涂装质量,设计一种在客车涂装中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舱门的辅具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涂装舱门支撑辅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客车涂装舱门支撑辅具,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套筒、卡板、定位板;所述底座设置于水平地面,第一支撑梁一端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套筒竖直固定在第一支撑梁上部,下端低于第一支撑梁顶端;第二支撑梁设置在套筒下方,垂直第一支撑梁并固定在第一支撑梁上;定位板沿同一纵向立面设置于第一支撑梁同侧,第三支撑梁设置在套筒内,可在套筒内上下滑动,第三支撑梁下端固定安装有卡板,卡板可以与定位板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梁可在套筒内滑动;从而可以调节支撑高度,使舱门处于最佳喷涂高度与平面,提升了舱门以及周边面漆的涂装质量。进一步,第二支撑梁为矩形管,一端嵌入一个“U”形卡内,“U”形卡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梁上。第二支撑梁用于贴靠车身,防止在支撑较重舱门时发生倾斜,也可用于平抬小舱门。进一步,卡板和定位板均为开设有螺纹通孔的矩形板,可通过螺栓将卡板和定位板固定。螺栓固定牢固可靠,矩形板取材容易,开孔简单;卡板和定位板用于固定在套筒中上下滑动的第三支撑梁,从而实现调节支撑高度,可根据需要的高度增加第一支撑梁上设置的卡板数量,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车型进一步,第一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套筒为圆钢管,方便第三支撑梁上下调节。进一步,底座为矩形管焊接而成,底座由横梁、纵梁组成,第一支撑梁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中部的横梁或纵梁上,并且在第一支撑梁与底座之间设置三角加固板,三角加固板的一个直角边与第一支撑梁侧壁连接,另一个直角边与底座连接。稳定性优越且牢固,易于摆放于喷漆室的格栅上。进一步,第三支撑梁设置长度尺寸不同的一系列,虽然第三支撑梁可以依靠卡板和定位板调节支撑高度,设置一系列长度尺寸的第三支撑梁可使支撑高度调节更精确,也扩大了整个支撑辅具的使用范围。将本技术辅具放置于喷漆室中客车舱门位置的地板格栅上,确保底架放置平稳;将第二支撑梁贴靠在车身合适的位置;在套筒中上下滑动第三支撑梁,调节到合适的高度,然后通过卡板将其用螺栓固定,使舱门处于最佳喷涂高度与平面。本技术辅具可通过不同支撑梁来支撑和稳定舱门,同时可以通过套筒、卡板和连接螺栓来调节支撑高度,确保车身舱门在涂装过程中不会自行降落,保护舱门喷漆时无碰伤,同时使舱门处于最佳喷涂高度与平面,提升了舱门以及周边面漆的涂装质量;辅具所用材料普通,制作工艺不复杂,耐用性好,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三角板、3-第一支撑梁、4-定位板、5-U形卡、6-第二支撑梁、7-卡板、8-第三支撑梁、9-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客车涂装舱门支撑辅具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梁3、第二支撑梁6、第三支撑梁8、套筒9、定位板4、卡板7;所述底座1设置于水平地面,第一支撑梁3一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套筒9竖直固定在第一支撑梁3上部,下端低于第一支撑梁3顶端;第二支撑梁6设置在套筒9下方,垂直第一支撑梁3并固定在第一支撑梁3上;定位板4沿同一纵向立面设置于第一支撑梁3同侧且与套筒9同侧,第三支撑梁8设置在套筒9内,可在套筒9内上下滑动,第三支撑梁8下端固定安装有卡板7,卡板7可以与定位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6为矩形管,一端嵌入一个“U”形卡5内,“U”形卡5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梁3上。所述卡板7和定位板4均为开设有螺纹通孔的矩形板,可通过螺栓将卡板7和定位板4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梁3、第三支撑梁8、套筒9为圆钢管。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为矩形管焊接而成,底座1由横梁、纵梁组成,第一支撑梁3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中部的横梁或纵梁上,并且在第一支撑梁3与底座1之间设置三角加固板2,三角加固板2的一个直角边与第一支撑梁3侧壁连接,另一个直角边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梁8设置长度尺寸不同的一系列。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涂装舱门支撑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梁(3)、第二支撑梁(6)、第三支撑梁(8)、套筒(9)、定位板(4)、卡板(7);所述底座(1)设置于水平地面,第一支撑梁(3)一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套筒(9)竖直固定在第一支撑梁(3)上部,下端低于第一支撑梁(3)顶端;第二支撑梁(6)设置在套筒(9)下方,垂直第一支撑梁(3)并固定在第一支撑梁(3)上;定位板(4)沿同一纵向立面设置于第一支撑梁(3)同侧,第三支撑梁(8)设置在套筒(9)内,可在套筒(9)内上下滑动,第三支撑梁(8)下端固定安装有卡板(7),卡板(7)可以与定位板(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涂装舱门支撑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梁(3)、第二支撑梁(6)、第三支撑梁(8)、套筒(9)、定位板(4)、卡板(7);所述底座(1)设置于水平地面,第一支撑梁(3)一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套筒(9)竖直固定在第一支撑梁(3)上部,下端低于第一支撑梁(3)顶端;第二支撑梁(6)设置在套筒(9)下方,垂直第一支撑梁(3)并固定在第一支撑梁(3)上;定位板(4)沿同一纵向立面设置于第一支撑梁(3)同侧,第三支撑梁(8)设置在套筒(9)内,可在套筒(9)内上下滑动,第三支撑梁(8)下端固定安装有卡板(7),卡板(7)可以与定位板(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涂装舱门支撑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梁(6)为矩形管,一端嵌入一个“U”形卡(5)内,“U”形卡(5)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梁(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宝平刘泽徐坤江管鸿键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