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95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包括釜体、上盖和支撑腿,所述上盖位于釜体上部,且釜体与上盖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腿位于釜体底部四周,所述釜体外部一侧安装有充气泵,以及釜体外部另一侧安装有真空泵,所述上盖上部一侧镶嵌有压力表,所述釜体底部固定连接出料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充气泵、真空泵和压力表,方便人们对釜体内部的气压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扇板和通孔,有效的对釜体内部进行搅拌,很好的对气体液体等进行混合,通过设置超高温加热带、高导热硅胶垫和隔热垫,有效的便于釜体的加热,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A high temperature reaction device with adjustable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装置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反应釜等。但是一般的反应装置结构简单,并不具备控制气压、控制温度等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通过设置充气泵、真空泵和压力表,方便人们对釜体内部的气压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扇板和通孔,有效的对釜体内部进行搅拌,很好的对气体液体等进行混合,通过设置超高温加热带、高导热硅胶垫和隔热垫,有效的便于釜体的加热,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包括釜体、上盖和支撑腿,所述上盖置于釜体上口部,经螺纹旋装连接在一起,釜体底部四周,下部装有均布的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外部两侧分别装有与釜体内连通的充气泵和真空泵,上盖上部一侧装有压力表,上盖上中心经轴承装有旋转轴,上盖上部外中心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上装有垂直向下的连接杆,连接杆伸入釜体内的部分上装有扇板,釜体底部固定连接出料阀门。所述的,上盖表面两侧均装有把手。所述的,所述扇板设置有三组,均布焊接在连接杆的周围上,扇板上铺设有通孔。所述的,釜体内部设有同心的内胆,内胆外部表面粘结有高导热硅胶垫。所述的,内胆外部缠绕有超高温加热带,超高温加热带位于高导热硅胶垫外侧。所述的,釜体内壁装有酚醛树脂制成的隔热垫,隔热垫位于内胆和釜体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充气泵、真空泵和压力表,方便人们对釜体内部的气压进行调节,当釜体工作时,通过充气泵对釜体内进行充气,使得釜体内部气压不断压缩,有效的提高釜体内部的气压,通过真空泵将釜体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得釜体内部气压降低,很好的降低釜体内的气压,通过压力表清晰观察釜体内的气压,使得釜体内气压可控制,便于使用。2、通过设置扇板和通孔,有效的对釜体内部进行搅拌,很好的对气体液体等进行混合,扇板在搅拌过程中搅拌范围较大,通孔使得搅拌过程中小部分混合物穿过,不管液体还是气体均能够很好的混合搅拌,有效的提升反应速率。3、通过设置超高温加热带、高导热硅胶垫和隔热垫,有效的便于釜体的加热,超高温加热带能够快速加热,并且能够达到二百六十度的高温,通过高导热硅胶垫便于内胆快速导热,减少釜体内部的预热时间,隔热垫降低釜体外部的热量,避免烫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的超高温加热带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上盖;3、支撑腿;4、电机;5、旋转轴;6、把手;7、充气泵;8、扇板;9、通孔;10、出料阀门;11、连杆;12、压力表;13、真空泵;14、超高温加热带;15、高导热硅胶垫;16、内胆;17、隔热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包括釜体1、上盖2和支撑腿3,所述上盖2置于釜体1上口部,经螺纹旋装连接在一起,釜体1底部四周,下部装有均布的支撑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外部两侧分别装有与釜体内连通的充气泵7和真空泵13,上盖2上部一侧装有压力表12,上盖2上中心经轴承装有旋转轴5,上盖2上部外中心设有电机4,电机4输出轴与旋转轴5连接,旋转轴5上装有垂直向下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伸入釜体内的部分上装有扇板8,釜体1底部固定连接出料阀门10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充气泵7、真空泵13和压力表12,方便人们对釜体1内部的气压进行调节。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所述扇板8设置有三组,均布焊接在连接杆11的周围上,扇板8上铺设有通孔9,所述釜体1内部设有同心的内胆16,内胆16外部表面粘结有高导热硅胶垫15,所述内胆16外部缠绕有超高温加热带14,所述超高温加热带14位于高导热硅胶垫15外侧,所述釜体1内壁装有酚醛树脂隔热垫17,所述隔热垫17位于内胆16和釜体1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扇板8和通孔9,有效的对釜体1内部进行搅拌,很好的对气体液体等进行混合,通过设置超高温加热带14、高导热硅胶垫15和隔热垫17,有效的便于釜体1的加热。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工作时,将设备连接电源,上盖2通过螺纹与釜体1连接,将混合物放置釜体1内胆16中,通过充气泵7对釜体1内进行充气,使得釜体1内部气压不断压缩,有效的提高釜体1内部的气压,通过真空泵13将釜体1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得釜体1内部气压降低,很好的降低釜体1内的气压,通过压力表12清晰观察釜体1内的气压,使得釜体1内气压可控制,气压调好后,启动电机4和超高温加热带14工作,电机4通过旋转轴5带动连杆11转动,从而带动扇板8转动,扇板8在搅拌过程中搅拌范围较大,通孔9使得搅拌过程中小部分混合物穿过,不管液体还是气体均能够很好的混合搅拌,同时超高温加热带14能够快速加热,并且能够达到二百六十度的高温,很好的调整釜体1内部的温度,通过高导热硅胶垫15便于内胆16快速导热,减少釜体1内部的预热时间,隔热垫17降低釜体1外部的热量,避免烫伤,出料阀门10便于釜体1内部反应物的排出,便于人们的使用。本技术的釜体1、上盖2、支撑腿3、电机4、旋转轴5、把手6、充气泵7、扇板8、通孔9、出料阀门10、连杆11、压力表12、真空泵13、超高温加热带14、高导热硅胶垫15、内胆16、隔热垫1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包括釜体(1)、上盖(2)和支撑腿(3),所述上盖(2)置于釜体(1)上口部,经螺纹旋装连接在一起,釜体(1)底部四周,下部装有均布的支撑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外部两侧分别装有与釜体内连通的充气泵(7)和真空泵(13),上盖(2)上部一侧装有压力表(12),上盖(2)上中心经轴承装有旋转轴(5),上盖(2)上部外中心设有电机(4),电机(4)输出轴与旋转轴(5)连接,旋转轴(5)上装有垂直向下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伸入釜体内的部分上装有扇板(8),釜体(1)底部固定连接出料阀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包括釜体(1)、上盖(2)和支撑腿(3),所述上盖(2)置于釜体(1)上口部,经螺纹旋装连接在一起,釜体(1)底部四周,下部装有均布的支撑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外部两侧分别装有与釜体内连通的充气泵(7)和真空泵(13),上盖(2)上部一侧装有压力表(12),上盖(2)上中心经轴承装有旋转轴(5),上盖(2)上部外中心设有电机(4),电机(4)输出轴与旋转轴(5)连接,旋转轴(5)上装有垂直向下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伸入釜体内的部分上装有扇板(8),釜体(1)底部固定连接出料阀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力高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表面两侧均装有把手(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映萍韩佳琪王再圣汪玥刘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晋郑互翼铸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