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与溶液除湿空调相结合的循环系统,包括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和溶液除湿空调,所述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包括高压发生器(3)、低压发生器(5)、高压发生器出口阀门(17)、回热器(15)和冷凝器(9);所述溶液除湿空调包括除湿空调器(21)和开式溶液再生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式溶液再生器(18)中的热水(10)经过管道流入冷凝器(9),冷凝器(9)利用冷凝排热加热热水(10),温度升高后的热水(8)经过管道回到开式溶液再生器(18)作为再生热源。(*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和溶液除湿空调领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与溶液除湿空调相结合的循环系统,包括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和溶液除湿空调。所述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包括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出口阀门、回热器和冷凝器。所述溶液除湿空调包括除湿空调器和开式溶液再生器。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开式溶液再生器中的热水经过管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利用冷凝排热加热热水,温度升高后的热水经过管道回到开式溶液再生器作为再生热源。上述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的高压发生器的驱动温度为200℃。本技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热源,利用冷凝器中的冷凝排热来加热溶液除湿空调的驱动热源。本技术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的效率为1.2,制热效率为0.8,这部分热驱动的溶液除湿空调的效率可达到1,这样,整个系统的效率可达2.0,高于三效吸收机的效率。因此,本技术大大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同时本技术也有利于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造,系统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和利用。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看附图说明图1,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与溶液除湿空调相结合的循环系统,包括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和溶液除湿空调。所述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包括高压发生器3、低压发生器5、高压发生器出口阀门17、回热器15和冷凝器9。本技术中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的工作模式与一般的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相类似。高压发生器3发生的蒸汽4进入低压发生器5,作为低压发生器5的热源。低压发生器5发生的蒸汽6汇同低压发生器5的凝水7进入冷凝器9。从吸收器回来的稀溶液14经过回热器15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后的稀溶液16回到高压发生器3,进行再生。高压发生器3出来的较浓的溶液经过高压发生器出口阀门1 7到低压发生器5,再由低压发生器5流出的浓溶液12经过回热器回热降温,降温后的浓溶液13进入吸收器,完成制冷循环。所述溶液除湿空调包括除湿空调器21和开式溶液再生器18。热水8作为热源驱动溶液开式再生器18,热水10为溶液开式再生器18的回水。溶液开式再生器18再生的浓溶液19送到除湿空调器21中,完成除湿过程。流出除湿空调器的稀溶液20回到溶液开式再生器18中被再生浓缩。如此,完成了除湿溶液的循环。所述开式溶液再生器18中的热水10经过管道流入冷凝器9,冷凝器9利用冷凝排热加热热水10,温度升高后的热水8经过管道回到开式溶液再生器18作为再生热源。热水8的温度为80℃-90℃。本技术所述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的高压发生器3的驱动温度为200℃,这样的吸收机只对高压发生器3及高压发生器出口阀门17的材料有防腐蚀要求。权利要求1.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与溶液除湿空调相结合的循环系统,包括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和溶液除湿空调,所述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包括高压发生器(3)、低压发生器(5)、高压发生器出口阀门(17)、回热器(15)和冷凝器(9);所述溶液除湿空调包括除湿空调器(21)和开式溶液再生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式溶液再生器(18)中的热水(10)经过管道流入冷凝器(9),冷凝器(9)利用冷凝排热加热热水(10),温度升高后的热水(8)经过管道回到开式溶液再生器(18)作为再生热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与溶液除湿空调相结合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的高压发生器(3)的驱动温度为180℃-22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与溶液除湿空调相结合的循环系统,属于空调领域。本技术的制冷效率达到2以上,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能源,系统简单,有利于对现有装置进行改进。本技术包括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和溶液除湿空调。所述双效冷热联供吸收机包括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出口阀门、回热器和冷凝器。所述溶液除湿空调包括除湿空调器和开式溶液再生器。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开式溶液再生器中的热水经过管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利用冷凝排热加热热水,温度升高后的热水经过管道回到开式溶液再生器作为再生热源。文档编号F24F12/00GK2581890SQ0228878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震, 江亿, 陈晓阳, 刘晓华 申请人:清华大学,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震,江亿,陈晓阳,刘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