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46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其结构包括第一环扣、标志环、连接绳、连接杆和第二环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通过将第二环扣扣接在输液器接液体的滴斗处,并将第一环扣扣接在输液袋底部连接管上,再由连接绳将标志环与连接杆相连,使第一环扣与第二环扣相连接,从而对输液器与输液袋进行固定,达到能够将输液器更加稳固的固定在输液袋上,减少液体浪费和患者成本,解决了在给烦躁患者或儿童输液时,输液器容易从输液袋上扯掉,造成液体浪费和患者成本增加的问题。

A kind of ring buckle for fixing in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
技术介绍
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输液管是一种经过无菌处理的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的一次性的医疗耗材,通常用于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一般由静脉针、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斗、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护士在给病人用一次性输液管输液时,输液针头和输液管体之间的连接,是通过锥形管和锥形孔实现的,使用时将锥形管插接在锥形孔中,形成过盈配合以实现两者的连接,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输液袋(或输液瓶)内液体顺着较细的输液软管流入滴斗,当滴斗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顺着输液软管流入静脉,现有技术在给烦躁患者或儿童输液时,输液器容易从输液袋上扯掉,造成液体浪费和患者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解决了在给烦躁患者或儿童输液时,输液器容易从输液袋上扯掉,造成液体浪费和患者成本增加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包括第一环扣、标志环、连接绳、连接杆和第二环扣,所述第一环扣左端与标志环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上端与志环左侧捆绑连接,所述连接杆外侧左端与连接绳下端捆绑连接,所述第二环扣右端中部与连接杆左端进行粘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扣呈半环形状,且其表面为光滑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扣内侧形状尺寸与输液袋底部连接管的形状尺寸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扣呈半环形状,且且其内侧形状和大小均与输液器连接管的形状和大小相一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绳的长度为25cm。进一步的,所述标志环呈圆形状,且其内侧设置有标志性的字体。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呈T字形状,且其右端外表面设置有鱼纹状的防滑纹。(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在给烦躁患者或儿童输液时,输液器容易从输液袋上扯掉,造成液体浪费和患者成本增加的问题,通过将第二环扣扣接在输液器接液体的滴斗处,并将第一环扣扣接在输液袋底部连接管上,再由连接绳将标志环与连接杆相连,使第一环扣与第二环扣相连接,从而对输液器与输液袋进行固定,达到能够将输液器更加稳固的固定在输液袋上,减少液体浪费和患者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环扣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环扣-1、标志环-2、连接绳-3、连接杆-4、第二环扣-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包括第一环扣1、标志环2、连接绳3、连接杆4和第二环扣5,第一环扣1左端与标志环2左端固定连接,连接绳3上端与志环2左侧捆绑连接,连接杆4外侧左端与连接绳3下端捆绑连接,第二环扣5右端中部与连接杆4左端进行粘接。其中,所述第一环扣1呈半环形状,且其表面为光滑面,有利于对输液袋底部连接管进行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环扣1内侧形状尺寸与输液袋底部连接管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有利于第一环扣1与输液袋底部连接管进行固定安装。其中,所述第二环扣5呈半环形状,且其内侧形状和大小均与输液器连接管的形状和大小相一致,有利于第二环扣5与输液器连接管进行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绳3的长度为25cm,长度适中,有利于第一环扣1与第二环扣5相连接。其中,所述标志环2呈圆形状,且其内侧设置有标志性的字体,有利于通过标志性的字体进行标记。其中,所述连接杆4呈T字形状,且其右端外表面设置有鱼纹状的防滑纹,有利于通过连接杆4将第二环扣5扣入输液器上端,并且防滑纹起到防滑作用。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输液袋(或输液瓶)挂于适当位置,然后将一次性输液器取出,将一次性输液器上端的插瓶针部分插入输液袋(或输液瓶)底端的插孔内,接着通过将第二环扣5扣接在输液器接液体的滴斗处,并将第一环扣1扣接在输液袋底部连接管上,再由连接绳3将标志环2与连接杆4相连,使第一环扣1与第二环扣5相连接,从而对输液器与输液袋进行固定,以防止小朋友在输液时将输液器扯掉,达到能够将输液器更加稳固的固定在输液袋上,减少液体浪费和患者成本,解决了在给烦躁患者或儿童输液时,输液器容易从输液袋上扯掉,造成液体浪费和患者成本增加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第一环扣(1)、标志环(2)、连接绳(3)、连接杆(4)和第二环扣(5),所述第一环扣(1)左端与标志环(2)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3)上端与志环(2)左侧捆绑连接,所述连接杆(4)外侧左端与连接绳(3)下端捆绑连接,所述第二环扣(5)右端中部与连接杆(4)左端进行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第一环扣(1)、标志环(2)、连接绳(3)、连接杆(4)和第二环扣(5),所述第一环扣(1)左端与标志环(2)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3)上端与志环(2)左侧捆绑连接,所述连接杆(4)外侧左端与连接绳(3)下端捆绑连接,所述第二环扣(5)右端中部与连接杆(4)左端进行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扣(1)呈半环形状,且其表面为光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输液的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扣(1)内侧形状尺寸与输液袋底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