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翻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416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药翻炒装置,该中药翻炒装置包括药釜和翻炒机构;翻炒机构包括设置在药釜的开口上的釜盖、设置在釜盖上的电机、一端与电机转轴连接并贯通釜盖的螺杆、与螺杆适配的螺母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螺母上的叶片,叶片可相对螺杆转动并沿着螺杆轴向移动,螺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阻挡叶片脱离螺杆的挡块;药釜包括盛放中药的内层釜、设置在内层釜外的发热层、容纳内层釜和发热层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与发热层之间的隔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药材加热的过程中的同时进行翻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材加热受热不均且容易爆裂的问题。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ir f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翻炒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翻炒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热敷中药加热为手动翻炒,翻炒至中药发出其本身的香味即可使用,目前医院需要热敷的中药加热方式主要是微波炉加热,电饭煲加热,恒温箱加热。微波炉加热对导致中药温度过高而爆裂,电饭煲和恒温箱加热会存在受热不均匀的情况,如何在医院能够让热敷中药加热回归传统尤为重要。因此急需一种中药翻炒装置,让中药在加热过程中不断翻炒受热均匀,煸炒出其本身发香味,以解决现有的加工技术中药材加热受热不均且容易爆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中药翻炒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中药加热受热不均且容易爆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中药翻炒装置,该中药翻炒装置包括药釜和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药釜的开口上的釜盖、设置在所述釜盖上的电机、一端与所述电机转轴连接并贯穿釜盖的螺杆、与所述螺杆适配的螺母以及固定设置在所所述螺母上的叶片,所述叶片可相对螺杆转动并沿着螺杆轴向移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阻挡叶片脱离螺杆的挡块所述药釜包括盛放中药的内层釜、设置在所述内层釜外的发热层、容纳所述内层釜和发热层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与发热层之间的隔热层。优选地,所述釜盖和药釜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釜盖外缘的卡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药釜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卡接件适配的翻转卡扣。优选地,所述药釜还包括与所述发热层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还与功率调节开关以及设置在所述发热层中的温度传感器连接。<br>优选地,所述药釜的底部还设置有出药口以及设置在出药口的出药门,所述出药门与出药口铰接。优选地,所述内层釜为铁质,所述发热层包括自上之下螺旋围绕在所述内层釜的外壁的电磁感应线圈。优选地,所述内层釜中还设置有和药材一起翻炒并传热的钢珠;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还用于产生恒定的电磁场并吸引所述钢珠与药材分离。优选地,所述中药翻炒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定时器以及报警器。本技术通过设置包括螺杆、叶片、电机以及挡块的翻炒机构,在电机驱动螺杆与叶片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驱使叶片向螺杆的两端移动,当叶片移动到挡块处时可与螺杆一起转动实现对药釜内部的中药的翻动,使中药的加热过程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中药翻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中药翻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中药翻炒装置,参照图1,该中药翻炒装置包括药釜10和翻炒机构20;翻炒机构20包括设置在药釜10的开口上的釜盖21、设置在釜盖21上的电机23、一端与电机23转轴连接并贯穿釜盖21的螺杆22、与螺杆22适配的螺母26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螺母26上的叶片24,叶片24可相对螺杆22转动并沿着螺杆22轴向移动,螺杆22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阻挡叶片24脱离螺杆22的挡块25;药釜10包括盛放中药的内层釜11、设置在内层釜11外的发热层12、容纳内层釜11和发热层12的壳体13以及设置在壳体13与发热管之间的隔热层。在本实施例中,电机23优选低速高扭力电机23也可选择高速电机23通过减速机构获取低转速高扭力的输出,电机23的转轴与螺杆22连接,叶片24与螺杆22适配。内层釜11为不锈钢材质或铸铁材质,发热层12优选环绕在内层釜11外壁的发热管。在发热管与内层釜11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钢丝绒等缓冲材料来加快热量的传导。壳体13优选不锈钢材料或者耐高温的复合材料,在壳体13与加热层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该隔热层优选石棉隔热。此外壳体13在结构上也可设置成双层中空结构,其中真空设置,以减少热量的散失降低壳体13的表面温度。本技术通过设置包括螺杆22、叶片24、电机23以及挡块25的翻炒机构20,在电机23驱动螺杆22与叶片24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驱使叶片24向螺杆22的两端移动,当螺杆22正转叶片24下降并移动到挡块25处时可与螺杆22一起转动实现对药釜10内部的药材的翻动,当螺杆22反转叶片24上升带动药材在药釜10内部上下翻转,使药材的加热过程更加均匀。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釜盖21和药釜10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机构30,固定机构30包括设置在釜盖21外缘的卡接件31以及设置在药釜10的开口处并与卡接件31适配的翻转卡扣。在本实施例中卡接件31设置在釜盖21外边缘侧壁上且下端该有固定钩。翻转卡扣设置在壳体13上并与卡接件31相对设置,包括与壳体13铰接的转动板32,该转动板32的铰接轴与药釜10的中心轴垂直设置。还包括设置在转动板32靠近釜盖21一端的连接扣33,该连接扣33一端与转动板32铰接设置,且该铰接轴位于转动板32的铰接轴远离釜盖21的一侧,连接扣33的另一端与固定钩匹配。在安装好釜盖21后,可将连接扣33卡入固定钩中并按下转动板32便可将卡接件31与翻转卡扣锁定,有效避免釜盖21与药釜10的脱离。此外也可在釜盖21内壁上设置有沿着轴向设置的沟槽以及在药釜10内壁设置与该沟槽适配的固定条,以防止工作过程中因叶片24径向的翻转力过大使药釜10与釜盖21发生相对转动。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药釜10还包括与发热层12连接的控制器40,控制器40通还与功率调节开关43以及设置在发热层12中的温度传感器4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40包括设置在壳体13上的控制面板以及连接控制面板以及发热管的控制电路。功率调节开关43设置在控制面板上并与控制电路连接,用于调整发热管的输出功率以调节药釜10的加热温度。温度传感器44设置在发热层12中也与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检测药釜10内部温度以便实现对输出功率的的反馈,使本装置的加热温度保持稳定。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药釜10的底部还设置有出药口以及设置在出药口的出药门,出药门与出药口铰接。出药门对应设置在位于药釜10底部的出药口一侧并与药釜10铰接设置。在出药门与药釜10之间同样设置有锁定机构,在药材翻炒过程中对出药口进行封闭和锁定。在加热翻炒完毕可配合叶片24转动将药材从出药口中推出,方便用户取药。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内层釜11为铁质,发热层12包括电磁感应线圈13。在本实施例中内层釜11优选铸铁材质,发热层12还包括设置在内层釜11外侧的电磁感应线圈13,该电磁感应线圈13与控制电路连接并自上之下螺旋围绕在内层釜的外壁的。在电磁感应线圈13上还施加交变负载后,可使内层釜11内部产生涡流发热,相比加热管其发热速度更快,且发热层12的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釜和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药釜的开口上的釜盖、设置在所述釜盖上的电机、一端与所述电机转轴连接并贯穿釜盖的螺杆、与所述螺杆适配的螺母以及固定设置在所所述螺母上的叶片,所述叶片可相对螺杆转动并沿着螺杆轴向移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阻挡叶片脱离螺杆的挡块;/n所述药釜包括盛放中药的内层釜、设置在所述内层釜外的发热层、容纳所述内层釜和发热层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与发热层之间的隔热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釜和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药釜的开口上的釜盖、设置在所述釜盖上的电机、一端与所述电机转轴连接并贯穿釜盖的螺杆、与所述螺杆适配的螺母以及固定设置在所所述螺母上的叶片,所述叶片可相对螺杆转动并沿着螺杆轴向移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阻挡叶片脱离螺杆的挡块;
所述药釜包括盛放中药的内层釜、设置在所述内层釜外的发热层、容纳所述内层釜和发热层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与发热层之间的隔热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翻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和药釜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釜盖外缘的卡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药釜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卡接件适配的翻转卡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翻炒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雄杨景红白遵光蔡国鑫张文朱首伦黄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