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糖煮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10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糖煮饭器,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外锅和放置在外锅内的内胆,所述外锅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测温件,所述内胆上半区搁置有储液容器,所述内胆下半区形成米饭烹饪腔,所述储液容器上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米饭烹饪腔和储液容器内的储液腔,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测温件轴向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导流通道设置在测温件的正上方与测温件轴向相对设置,使得米饭烹饪腔内形成对流,推动米饭糊化时的淀粉混合液进入导流通道,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淀粉混合液的分离量,降低了米饭的含糖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糖煮饭器
本技术属于厨房小家电领域,涉及一种煮饭器,特别是一种低糖煮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烹饪器具一般采用将米和水一起放入内锅中进行烹饪的方式。由于米种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其可通过水解变为麦芽糖,在内锅中的水蒸发之后,大量的糖分会留存在米粒中,从而使得烹饪完成的米饭糖分很高,不适合糖尿病人或者肥胖者食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制作糖分含量较低的米饭的煮饭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低糖煮饭器,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外锅和放置在外锅内的内胆,所述外锅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测温件,所述内胆上半区搁置有储液容器,所述内胆下半区形成米饭烹饪腔,所述储液容器上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米饭烹饪腔和储液容器内的储液腔,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测温件轴向相对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环绕测温件设置,所述测温件上方形成加热弱区,所述导流通道位于加热弱区范围内。作为优选,所述储液容器高度为内胆高度的1/4至1/2。作为优选,所述储液容器上部开口具有翻边,储液容器通过所述翻边搭接在内胆开口壁上。作为优选,所述翻边与内胆开口壁之间贴合密封。作为优选,所述储液容器采用不锈钢材质。作为优选,所述储液容器采用玻璃材质。作为优选,所述储液容器底壁上凸出有筒状的导流筒,所述导流通道位于所述导流筒内,所述导流筒上端开口壁和储液容器底壁之间构成了所述储液腔。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筒呈直筒状,所述导流通道各个高度位置的内径相同。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筒的高度为储液容器高度的1/2至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糖煮饭器,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外锅和放置在外锅内的内胆,所述外锅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测温件,所述内胆上半区搁置有储液容器,所述内胆下半区形成米饭烹饪腔,所述储液容器上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米饭烹饪腔和储液容器内的储液腔,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测温件轴向相对设置。在米饭烹饪过程中,随着米水混合物进入沸腾阶段,米粒糊化,米粒中的淀粉释放并溶解在水分中形成淀粉混合液,沸腾阶段,淀粉混合液剧烈沸腾翻滚,翻滚的淀粉混合液由导流通道进入到储液容器的储液腔内留存。如此,即通过将部分淀粉混合液留存在储液腔的方法带走了米水混合物中的部分淀粉,烹饪出来的米饭含糖量较低。在该方案中,如何使更多的淀粉混合液通过导流通道进入到储液腔直接关系降糖的效果。在本申请的方案中,测温件与导流通道轴向相对设置,测温件作为饭煲中的安装部件,测温件安装区域不具有加热功能,如此,即在测温件上方形成了加热弱区,在淀粉混合液沸腾翻滚过程中,受热较高的区域翻滚幅度大,受热较低的区域翻滚幅度小,相邻区域翻滚幅度不一致时,受热较高的区域翻滚的淀粉混合液会向受热较低的区域流动。测温件安装区域不具有加热功能,测温件上方的淀粉混合液翻滚幅度小,测温件周边的淀粉混合液流动,涌向测温件上方区域,将导流通道设置在测温件上方与测温件周向相对设置,部分涌向测温件区域的淀粉混合液能够通过惯性直接进入导流通道,并最终进入到储液腔,如此设计,极大的增加了烹饪过程中储液腔内留存的淀粉混合液,降糖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储液容器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中,100、锅盖;110、密封圈;120、蒸汽阀;200、锅体;210、加热装置;220、测温件;300、内胆;310、米饭烹饪腔;400、储液容器;410、储液腔;420、导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糖煮饭器,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外锅和放置在外锅内的内胆,所述外锅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测温件,所述内胆上半区搁置有储液容器,所述内胆下半区形成米饭烹饪腔,所述储液容器上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米饭烹饪腔和储液容器内的储液腔,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测温件轴向相对设置。本技术通过将导流通道设置在测温件的正上方与测温件轴向相对设置,使得米饭烹饪腔内形成对流,推动米饭糊化时的淀粉混合液进入导流通道,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淀粉混合液的分离量,降低了米饭的含糖量。实施例一参考图1和图2,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煮饭器包括锅体200和锅盖100,锅盖100和锅体200可以是铰接式翻转扣合,也可以是分体式扣接连接。锅体200包括外锅和放置在外锅内的内胆300。锅体200的底部具有加热装置210,加热装置210可以是电磁线盘或者发热盘,锅体200的底部还设置有测温件220,测温件220用于检测烹饪过程中内胆300的温度。内胆300的上半区搁置有储液容器400,储液容器400内具有储液腔410,储液容器400的底壁和内胆300底壁之间形成米饭烹饪腔310。储液容器400上设置有导流通道420,导流通道420连通储液腔410和米饭烹饪腔310。烹饪过程中,米饭糊化沸腾阶段时,米饭中的淀粉析出进入到米饭烹饪腔310的水中形成淀粉混合物,沸腾翻滚的淀粉混合物能够由导流通道420进入到储液容器400的储液腔410中进行留存,从而减少米饭中的淀粉含量,进而减少米饭的含糖量。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210采用电磁线盘,测温件220和电磁线盘均设置在锅体200的底部,电磁线盘环绕测温件220设置,测温件220位于电磁线盘的几何中心,并且测温件220区域不具有加热功能。如此,内胆300放置在锅体200内时,内胆300对应电磁线盘的区域形成加热强区,内胆300对应测温件220的区域形成加热弱区。在米饭沸腾糊化阶段,处于加热强区的糊化米饭沸腾剧烈,处于加热弱区的糊化米饭沸腾轻微。由于米饭烹饪腔310内的糊化米饭沸腾不均,翻滚的力度也不同,米饭烹饪腔310内的糊化米饭会形成对流,具体的是糊化米饭由加热强区向着加热弱区方向流动。糊化米饭中进行流动的主要为淀粉混合液,鉴于上述淀粉混合液翻滚流动的特点,在本实施例中,将导流通道420设置在测温件220的正上方,使得导流通道420与测温件220轴向相对设置。如此设置,流动翻滚的淀粉混合液即会向导流通道420方向流动,并且在惯性的作用下进入导流通道420,由导流通道420进入到储液容器400的储液腔410内。这样即使得更多的淀粉混合液进入了储液腔410内进行留存,对应的,米饭中的淀粉含量就会最大化的降低,烹饪完成的米饭含糖量更低,更加有利于糖尿病患者食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储液容器400的底壁上向上凸起有直筒状的导流筒,导流通道420设置在导流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糖煮饭器,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外锅和放置在外锅内的内胆,所述外锅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测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上半区搁置有储液容器,所述内胆下半区形成米饭烹饪腔,所述储液容器上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米饭烹饪腔和储液容器内的储液腔,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测温件轴向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糖煮饭器,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外锅和放置在外锅内的内胆,所述外锅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测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上半区搁置有储液容器,所述内胆下半区形成米饭烹饪腔,所述储液容器上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米饭烹饪腔和储液容器内的储液腔,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测温件轴向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环绕测温件设置,所述测温件上方形成加热弱区,所述导流通道位于加热弱区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高度为内胆高度的1/4至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糖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上部开口具有翻边,储液容器通过所述翻边搭接在内胆开口壁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胡益民方华峰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