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位置稳定的充气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00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位置稳定的充气床,包括间隔设置的上片与下片以及位于上片与下片之间外周侧围合固定的围带,上片、下片与围带形成封闭的气室,下片包括弹性高分子层,围带包括强度支撑布料层,且下片的弹性大于围带的弹性,围带的刚性大于下片的刚性;弹性高分子层与其相邻的围带内层之间连接有成型拉带,且成型拉带沿下片周侧边设置,下片表面在成型拉带的拉力作用下形成朝向气室内凹陷的内吸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充气床使用时其在所处位置上的稳定性,保证充气床使用效果的优点。

An inflatable bed with stable use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位置稳定的充气床
本技术涉及充气床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使用位置稳定的充气床。
技术介绍
在公布号为CN107224139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充气床垫,包含:上层结构、充气中间层以及底层结构;所述上层结构包含基础布料层与覆盖层,所述基础布料层由多数布料纤维编织而成,每平方英寸经纬纤维条数高于100条,所述覆盖层与所述基础布料层之间通过粘胶粘合,粘胶每平方码重量高于20克且低于80克,所述基础布料层朝向所述覆盖层的方向,压合嵌入所述覆盖层构成一布面贴合料;所述充气中间层的第一面固接所述上层结构,且所述充气中间层包含至少一气腔,供充气时展开成一预定形状,且所述充气中间层的外侧包含所述布面贴合料;其中所述充气中间层的第二面固接所述底层结构,且所述底层结构包含所述布面贴合料。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充气床,其通过上层结构、充气中间层底层结构的布面贴合料围合设置,在向气腔内充气后使得充气床垫成型供人体卧趟,气腔配合上层结构的布面贴合料对人体起支撑作用。生活中上述充气床一般使用时均放置于水平放置面上,使用者或坐或躺于充气床的上表面上,以充气床的上表面为使用面进行使用动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充气床主要由柔性布料充气成型起支撑效果,其自身重量较轻。虽然充气床对人体具有稳定的支撑作用,但是由于其自身重量较轻导致充气床在放置面上位置的稳定性相较于普通床体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其位置稳定性可能因为床面上人体睡姿的改变而受到影响甚至发生侧翻状况,即充气床使用过程在放置面上的稳定性有限,影响了充气床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位置稳定的充气床,其具有提升充气床使用时其在所处位置上的稳定性,保证充气床使用效果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位置稳定的充气床,包括间隔设置的上片与下片以及位于所述上片与下片之间外周侧围合固定的围带,所述上片、下片与围带形成封闭的气室,所述下片包括弹性高分子层以及位于弹性高分子层远离气室一侧相邻固定的织布层,所述围带包括高分子气密层以及位于高分子气密层远离气室一侧固定的强度支撑布料层,所述下片的弹性大于围带的弹性,所述围带的刚性大于下片的刚性;所述弹性高分子层与其相邻的高分子气密层之间连接有成型拉带,且所述成型拉带沿下片周侧边设置,下片表面在成型拉带的拉力作用下形成朝向气室内凹陷的内吸腔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充气床时,向气室内充气使得气室膨胀,充气床成型后下片贴于放置面,使用者位于上片表面进行使用动作,上片受到使用动作产生的作用力如人体体重的压力而产生形变向下凹陷。由于下片由弹性高分子层与织布层组成,织布层用于保证下片具有基本的结构强度,而弹性高分子具有良好的弹性使得下片因为上片形变挤压气室内的气体而受到气压作用力同步产生较大的弹性形变,即内吸腔室向气室内凹的外底面向下发生形变,此时内吸腔室与放置面之间的空气被逐步向外排出。同时由于围带由高分子气密层与强度支撑布料层组成,强度支撑布料层具有良好的刚性与抗形变能力,围带临近下片且位于内吸腔室外周侧的紧密底面贴合于放置面对气垫床体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支撑强度高的围带位于下片外周侧紧密贴合于放置面,而内吸腔室内的空气因弹性形变的下片被排出,此时放置面上下片内部的气压小于下片外部的大气压强,使得下片整体形成一个等效的大吸盘结构,对放置面上的充气床起到了定位效果。通过弹性好的下片与刚性强的围带的配合设置,结合内吸腔室的成型,利用自然环境下气压差产生的压强实现对充气床在放置面上的定位效果,从而提升了充气床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其放置位置上的稳定性,避免充气床在使用过程中因为使用者使用动作的改变或者其他来自床面的外力导致充气床位置发生偏移甚至侧翻,保证了充气床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吸腔室临近气室的外底面上还设置有朝向气室一侧内陷的内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充气床时,使用者通常首先位于充气床上表面靠近内部的位置进行使用动作,如使用气垫床时人体首先坐卧于床面靠近中部的位置,使得上片靠近中部的位置最先受到使用动作产生的作用力而发生形变,即位于内吸腔室外底面中部的内陷部在气压作用下首先触碰到放置面。内陷部与放置面相互挤压将内陷部与内吸腔室之间因高度差产生的空间内的空气排出,内陷部与放置面紧密抵触。下片的部分表面在内外气压差导致的大气压强作用下形成等效的小吸盘结构,配合内吸腔室整体形成的大吸盘结构共同对放置面上的气垫床起到了双重定位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充气床使用时内吸腔室对放置面产生的吸力以及下片在放置面上位置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陷部位于内吸腔室的外底面上并位于内吸腔室的中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下片形变时对内吸腔室内空气的排气量,增加小吸盘结构的数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内吸腔室对充气床的定位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高分子层与上片临近气室的内层面之间连接固定内拉带,所述内拉带与弹性高分子层的连接处为内陷部的内侧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陷部临近气室内侧层面上的内拉带用于在充气床充气状态下对内陷部的形状进行限位成型,从而保证内陷部与充气床放置面抵触时对空气的挤压排出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拉带沿下片上内陷部的内周侧边围绕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拉带提供的限位拉力均匀分布在内陷部的周侧边上,有利于在气室内气压较大的环境下保证内拉带对内陷部整体形状的维持与恢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内陷部之间由中部拉带分隔开,所述中部拉带的两端分别与上片以及下片垂直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内陷部之间的中部拉带同时对两个内陷部提供限位拉力,以减少拉带数量。且中部拉带的两端垂直连接于上片与下片,使得在气室内充满气体时中部拉带垂直设置,保证其对相邻两内陷部提供限位拉力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拉带与上片的连接端位于其与弹性高分子层的连接端远离中部拉带一侧,所述中部拉带与内拉带均呈下短上长的梯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拉带朝向远离中部拉带一侧倾斜设置使得内陷部与内拉带对上片产生的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分力,从而减少了上片表面受到内拉带作用力影响而产生的下陷形变量;同时中部拉带与内拉带呈梯形设置增大了拉带与上片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了拉带对上片施加作用力产生的形变效果,在保证内陷部内凹效果的同时保证了上片表面的相对平整度,避免上片表面受到内拉带的作用力产生较大的下陷形变量而影响上片对人体的支撑使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部拉带两侧的内拉带以气室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使得对称两侧的内拉带与中部拉带之间的距离以及与上片和下片的连接倾斜角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拉带以气室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使得两侧内拉带对上片或者下片产生的限位拉力大小相同,保证内陷部结构成型的稳定性以及上片表面整体平行于水平面,保证人体在上片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位置稳定的充气床,包括间隔设置的上片(1)与下片(2)以及位于所述上片(1)与下片(2)之间外周侧围合固定的围带(3),所述上片(1)、下片(2)与围带(3)形成封闭的气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片(2)包括弹性高分子层(21)以及位于弹性高分子层(21)远离气室(4)一侧相邻固定的织布层(22),所述围带(3)包括高分子气密层(31)以及位于高分子气密层(31)远离气室(4)一侧固定的强度支撑布料层(32),所述下片(2)的弹性大于围带(3)的弹性,所述围带(3)的刚性大于下片(2)的刚性;所述弹性高分子层(21)与其相邻的高分子气密层(31)之间连接有成型拉带(5),所述成型拉带(5)沿下片(2)周侧边设置,所述下片(2)表面在成型拉带(5)的拉力作用下形成朝向气室(4)内凹陷的内吸腔室(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位置稳定的充气床,包括间隔设置的上片(1)与下片(2)以及位于所述上片(1)与下片(2)之间外周侧围合固定的围带(3),所述上片(1)、下片(2)与围带(3)形成封闭的气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片(2)包括弹性高分子层(21)以及位于弹性高分子层(21)远离气室(4)一侧相邻固定的织布层(22),所述围带(3)包括高分子气密层(31)以及位于高分子气密层(31)远离气室(4)一侧固定的强度支撑布料层(32),所述下片(2)的弹性大于围带(3)的弹性,所述围带(3)的刚性大于下片(2)的刚性;所述弹性高分子层(21)与其相邻的高分子气密层(31)之间连接有成型拉带(5),所述成型拉带(5)沿下片(2)周侧边设置,所述下片(2)表面在成型拉带(5)的拉力作用下形成朝向气室(4)内凹陷的内吸腔室(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位置稳定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吸腔室(6)临近气室(4)的外底面上还设置有朝向气室(4)一侧内陷的内陷部(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位置稳定的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陷部(61)位于内吸腔室(6)的外底面上并位于内吸腔室(6)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位置稳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农刘荣隆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