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含中空降温部件的中空支撑元件及包含其的烟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73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含中空降温部件的中空支撑元件,其包括管壁(21)和管腔(22);管腔(22)内具有紧贴所述管壁(21)的中空降温部件(23),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沿所述中空支撑元件轴向延伸并贯穿所述中空支撑元件;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上具有沿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轴向延伸的凹槽(231),所述凹槽(231)开口背向所述管壁(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包含所述中空支撑元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烟支中的中空支撑元件支撑力强且能兼顾对烟气的降温效果,甚至可以取代降温段,同时所述中空支撑元件在相变吸热过程中不会缩塌,抽吸体验感好。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ollow support element containing a hollow cooling part and a cigarette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含中空降温部件的中空支撑元件及包含其的烟支
本技术专利涉及加热不燃烧卷烟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内含中空降温部件的中空支撑元件及包含其的烟支。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问题的重视及对卷烟产品个性化体验的需求提升,烟草行业不断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升级,开发出各种具有降焦减害的烟支。其中,加热不燃烧型卷烟由于其卷烟加热方式不同于传统卷烟制品,使其能够在满足消费者对于卷烟产品的感官需求的同时提供更加健康的抽吸体验。现有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主要包括发烟芯材段、中空支撑元件、降温段和滤嘴段,其中中空支撑元件不仅对烟支起到支撑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汇聚烟气并协助降温段对烟气降温。现有技术通过打穿中空支撑元件管壁形成通风孔,使外界空气进入中空支撑元件内部与烟气混合,从而增加烟雾量,有效降低烟气温度,但是其对烟气的降温效果和使空气与烟气的混合效果仍然不佳,原因在于以下两点:1、烟气与中空支撑元件管壁的接触面积有限,不能实现有效的降温;2、烟气和空气在中空支撑元件中停留时间短,烟气和空气直接快速通过中空支撑元件进入降温段,不能达到充分混合。因此,为了进一步实现对烟气的降温,目前主要是针对降温段的降温材料进行改进或者直接增加降温材料的用量,但降温材料多为相变材料,在抽吸几口后,相变材料缩塌并堵住气流通道,吸阻大幅度升高,影响抽吸体验。因此,开发一种支撑力强且能兼顾降温效果的中空支撑元件协助降温段实现对烟气更好的降温效果,甚至是取代降温段,是人们所希望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内含中空降温部件的中空支撑元件,其包括管壁21和管腔22;管腔22内具有紧贴所述管壁21的中空降温部件23,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沿所述中空支撑元件轴向延伸至少一部分;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上具有沿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轴向延伸的凹槽231,所述凹槽231开口背向所述管壁21。优选地,所述凹槽231的个数为N,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优选地,所述凹槽231沿所述中空支撑元件轴向螺旋延伸。优选地,所述凹槽231横截面为“U”形、“V”形或弧形。优选地,所述管壁21的材料为纸材或高分子材料无纺布,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醋酸纤维、聚乳酸、聚乙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优选地,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由高分子材料挤压成型或在所述管壁21上喷淋高分子材料制备,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醋酸纤维、聚乳酸、聚乙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优选地,所述中空支撑元件具有沿其径向贯穿所述管壁21和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的通风孔2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其依次包括:发烟芯材段1、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中空支撑元件和滤嘴段4;优选地,所述中空支撑元件和所述滤嘴段4之间还具有降温段3,所述中空支撑元件、降温段3和所述滤嘴段4通过成型纸包裹形成嘴棒,所述发烟芯材段1和所述嘴棒通过接装纸接装,所述中空支撑元件的长度为所述嘴棒总长度的1/3-3/4。其中,所述降温段3为聚拢的聚乳酸网状膜、聚乳酸丝束或者包裹聚乳酸网状膜的醋酸纤维丝束。其中,所述滤嘴段4为醋酸纤维丝束或者醋酸纤维和聚乳酸混制的丝束。其中,所述发烟芯材段1为含有发烟剂的烟丝或包含香味物质的再造烟叶无序填充而成的棒状发烟烟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空支撑元件中具有中空降温部件23,可以在汇聚烟气的同时对烟气降温,同时中空降温部件23上具有凹槽231,而凹槽231可以增大烟气与中空降温部件23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更有效的降温。2、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方案中中空降温部件23上的凹槽231沿所述中空支撑元件轴向螺旋延伸,而采用螺旋延伸的方法可以改变与中空降温部件23接触的烟气和空气的气流路径,从而增加烟气和空气在中空降温部件23中停留时间,使烟气和空气分混合,避免烟气和空气直接快速通过中空降温部件23,进一步实现对烟气的降温。3、本技术中空降温部件23通过高分子材料挤压成型制备,其在相变吸热过程中不会缩塌,避免在抽吸几口后,由于相变材料缩塌并堵住气流通道,造成吸阻大幅度升高,影响抽吸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空支撑元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在附图说明中的名称:1-发烟芯材段,2-中空支撑元件,3-降温段,4-滤嘴段,21-管壁,22-管腔,23-中空降温部件,24-通风孔,23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限于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其依次包括:发烟芯材段1、中空支撑元件2和滤嘴段4;所述中空支撑元件2和所述滤嘴段4通过成型纸包裹形成嘴棒,所述发烟芯材段1和所述嘴棒通过接装纸接装;所述中空支撑元件2的长度为所述嘴棒总长度的1/2。其中所述中空支撑元件2内含中空降温部件,所述中空支撑元件2包括管壁21和管腔22;管腔22内具有紧贴所述管壁21的中空降温部件23,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沿所述中空支撑元件轴向延伸并贯穿所述中空支撑元件;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上具有沿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轴向延伸的凹槽231,所述凹槽231开口背向所述管壁21。所述凹槽231的个数为11个。所述凹槽231沿所述中空支撑元件轴向螺旋延伸。所述凹槽231横截面为“V”形。所述管壁21的材料为纸材。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由高分子材料挤压成型制备,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聚乳酸。所述中空支撑元件具有沿其径向贯穿所述管壁21和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的通风孔24。其中,所述滤嘴段4为醋酸纤维丝束。其中,所述发烟芯材段1为含有发烟剂的烟丝无序填充而成的棒状发烟烟芯。依照本实施例烟支样品1卷制烟支对比样1,烟支对比样1的其他结构与本实施例烟支样品1结构相同,仅是中空支撑元件2的管腔22中不添加中空降温部件。将两者分别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具进行抽吸,发现烟支对比样1进入吸烟者口腔的烟气温度为51℃,吸烟者感觉较烫,吸烟感受差。而本实施例烟支样品1进入吸烟者口腔的烟气温度为37℃,吸烟者感觉温度刚好适合抽吸。因此,本实施例烟支样品1中的中空支撑元件2支撑力强且能兼顾对烟气的降温效果,甚至可以取代降温段。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其依次包括:发烟芯材段1、中空支撑元件2、降温段3和滤嘴段4;所述中空支撑元件2、降温段3和所述滤嘴段4通过成型纸包裹形成嘴棒,所述发烟芯材段1和所述嘴棒通过接装纸接装,所述中空支撑元件2的长度为所述嘴棒总长度的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含中空降温部件的中空支撑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管壁(21)和管腔(22);/n管腔(22)内具有紧贴所述管壁(21)的中空降温部件(23),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沿所述中空支撑元件轴向延伸至少一部分;/n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上具有沿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轴向延伸的凹槽(231),所述凹槽(231)开口背向所述管壁(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含中空降温部件的中空支撑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管壁(21)和管腔(22);
管腔(22)内具有紧贴所述管壁(21)的中空降温部件(23),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沿所述中空支撑元件轴向延伸至少一部分;
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上具有沿所述中空降温部件(23)轴向延伸的凹槽(231),所述凹槽(231)开口背向所述管壁(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含中空降温部件的中空支撑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31)的个数为N,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含中空降温部件的中空支撑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31)沿所述中空支撑元件轴向螺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含中空降温部件的中空支撑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31)横截面为“U”形、“V”形或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含中空降温部件的中空支撑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21)的材料为纸材或高分子材料无纺布,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醋酸纤维、聚乳酸、聚乙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杨赵辉段沅杏吴俊杨柳刘春波申钦鹏杨继龚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