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豆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70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豆制品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煮豆锅,其包括锅体、渗水管、发热管和锅盖,所述锅体底部设有一渗水口,所述锅体外设有一与渗水口连通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阀门;所述渗水管上均布有多个滤水孔,所述渗水管设置在所述锅体内且与所述渗水口连通,所述发热管设置在锅体底内;所述锅盖盖合在锅体敞口处,所述锅盖上设有一气压平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豆子的捞取过程较为简便的效果。

A bean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煮豆锅
本技术涉及豆制品生产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煮豆锅。
技术介绍
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青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数豆制品均为大豆的豆浆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豆子在加工过程中,有一个煮制的工序,该煮制过程需要在煮豆锅内进行,现有技术的煮制过程为将水和豆子均放入煮豆锅内,然后将煮豆锅加热,通过加热水来将豆子煮熟,煮熟后的豆子连同水一起于煮豆锅中取出,然后工作人员再将豆子于水中取出沥净,即豆子与水分离,煮熟的豆子此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加工即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豆子煮熟后,需要将豆子和水一同于煮豆锅中取出,然后再将豆子于水中捞出沥净,此豆子的捞取过程需要的操作步骤较多,从而使该捞取过程较为繁琐和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煮豆锅,它具有豆子的捞取过程较为简便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煮豆锅,其包括锅体、渗水管、发热管和锅盖,所述锅体底部设有一渗水口,所述锅体外设有一与渗水口连通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阀门;所述渗水管上均布有多个滤水孔,所述渗水管设置在所述锅体内且与所述渗水口连通,所述发热管设置在锅体底内;所述锅盖盖合在锅体敞口处,所述锅盖上设有一气压平衡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水管的设置,当豆子于锅体中煮熟后,只需打开排管管道上的阀门,锅体内的水便会通过渗水管直接排出,排完水后将豆子再静置一段时间以沥净其余水分,即可将豆子于锅体内捞取出。该过程实现了豆子和水于锅体内自动分离,从而使豆子拉取的过程较为简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体包括内锅和外锅,所述内锅位于所述外锅内,所述内锅与所述外锅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为真空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锅与外锅之间的真空空间的设置,可将内锅与空气隔离,从而使内锅具有保温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空间内设有一圈封片,所述封片与所述内锅和所述外锅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封片与所述内锅侧壁和所述外锅侧壁形成一收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锅盖上流下的水蒸气形成的冷凝水等其它液体,均可进入收水槽中,从而实现了水的集中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水槽处的外锅侧壁上开设有一溢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水槽中收集的水可通过溢水口集中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水口处连通有一导流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道的设置,可使由溢水口流出的水得到集中收集以循环利用,从而还可使流出的水不会流到外锅的侧壁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同时穿过所述外锅侧壁与所述内锅侧壁设有一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位于所述封片下方,所述注水口与所述真空空间之间为封闭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水口的设置,使水管可一直与注水口通过连通阀连接,当需要加水时,只需打开连通阀即可将水通过注水口加入锅体内,从而无需每次加水都从新搭设水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锅侧壁上对称设有两铰接片,所述铰接片之间转动连接一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上固接有一气缸;所述外锅侧壁上倾斜设有一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向上倾斜设置且超过所述外锅顶面,所述铰接座上转动连接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固接有一连接臂和转动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锅盖固接,所述转动臂与所述气缸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转动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气缸,气缸则可驱动其它的结构,使锅盖于锅体上打开与关闭,以实现锅盖于锅体上的自动开合,从而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将锅盖打开,以致于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水管远离所述渗水口的一端固接有一提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手的设置,将渗水管取出时,只需工作人员将提手提起,即可将渗水管于内锅中取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渗水管的设置,当豆子于锅体中煮熟后,只需打开排管管道上的阀门,锅体内的水便会通过渗水管直接排出,排完水后将豆子再静置一段时间以沥净其余水分,即可将豆子于锅体内捞取出。该过程实现了豆子和水于锅体内自动分离,从而使豆子拉取的过程较为简便;2.通过内锅与外锅之间的真空空间的设置,可将内锅与空气隔离,从而使内锅具有保温的效果;3.通过控制气缸,气缸则可驱动其它的结构,使锅盖于锅体上打开与关闭,以实现锅盖于锅体上的自动开合,从而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将锅盖打开,以致于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锅体;11、内锅;12、外锅;13、收水槽;131、溢水口;132、导水管道;14、注水口;15、渗水口;151、排水管道;2、渗水管;21、滤水孔;22、提手;3、发热管;4、锅盖;41、凸块;42、气压平衡口;5、铰接片;6、气缸;7、铰接座;71、转轴;8、连接臂;9、转动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煮豆锅,其包括锅体1、渗水管2、发热管3和锅盖4。锅体1包括内锅11和外锅12,内锅11与外锅12均为一内部中空且顶端敞口的圆柱体,内锅11直径小于外锅12直径,内锅11同轴线设置在外锅12内,且内锅11的敞口面与外锅12的敞口面平齐设置,此时内锅11锅壁与外锅12锅壁会形成一环形空间,而内锅11底面与外锅12底面会成一圆柱形空间。于环形空间内且靠近内锅11与外锅12敞口面处水平设置一圈封片,该封片为一环形片,其两侧边沿分别与内锅11锅壁和外锅12锅壁固接,通过该封片的设置可将环形空间与圆柱形空间封闭,且使两空间为真空状态,此处内锅11与外锅12之间的真空空间是为了提高锅体1的保温效果。封片与外锅12锅壁和内锅11锅壁会形成一横截面为矩形的槽体,此处可称为收水槽13,煮豆锅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的水蒸气凝结成的水珠等液体,均会落入该收水槽13中,此时于外锅12锅壁上开设一溢水口131,该溢水口131为一矩形口,且与封片所平齐,收水槽13中收集的液体可通过该溢水口131排出锅体1外。此处为了实现收水槽13中收集的水的循环利用,可于溢水口131处连接一导流管道,该导流管道为一方口管道,其与溢水口131为连通状态,于溢水口131流出的水可直接进入导流管道,并于导流管道的流出端进行集中加工处理,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此处导流管道的设置还可以使溢水口131流出的水不会落在外锅12的锅壁上。锅盖4为一圆形盖体,沿锅盖4边沿,设有一圈凸块41,该凸块41为一呈环形分布的矩形块。当锅盖4盖合在锅体1上时,该凸块41可刚好嵌入收水槽13中,从而使锅盖4将锅体1密封。锅盖4的中心处开设有一气压平衡口42,该气压平衡口42为一圆形通口,其作用为平衡锅体1内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煮豆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渗水管(2)、发热管(3)和锅盖(4),所述锅体(1)底部设有一渗水口(15),所述锅体(1)外设有一与渗水口(15)连通的排水管道(151),所述排水管道(151)上设有阀门;所述渗水管(2)上均布有多个滤水孔(21),所述渗水管(2)设置在所述锅体(1)内且与所述渗水口(15)连通,所述发热管(3)设置在锅体(1)底内;所述锅盖(4)盖合在锅体(1)敞口处,所述锅盖(4)上设有一气压平衡口(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豆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渗水管(2)、发热管(3)和锅盖(4),所述锅体(1)底部设有一渗水口(15),所述锅体(1)外设有一与渗水口(15)连通的排水管道(151),所述排水管道(151)上设有阀门;所述渗水管(2)上均布有多个滤水孔(21),所述渗水管(2)设置在所述锅体(1)内且与所述渗水口(15)连通,所述发热管(3)设置在锅体(1)底内;所述锅盖(4)盖合在锅体(1)敞口处,所述锅盖(4)上设有一气压平衡口(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豆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内锅(11)和外锅(12),所述内锅(11)位于所述外锅(12)内,所述内锅(11)与所述外锅(12)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为真空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煮豆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空间内设有一圈封片,所述封片与所述内锅(11)和所述外锅(12)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封片与所述内锅(11)侧壁和所述外锅(12)侧壁形成一收水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煮豆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槽(13)处的外锅(12)侧壁上开设有一溢水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玉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牛氏运昌霸州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