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865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步骤1,将无机铝盐加入至无氧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一氧化钛粉末搅拌至完全分散,得到混合悬浊液;步骤2,将氢氧化钠稀碱液缓慢滴加至混合悬浊液中直至沉淀不再产生,搅拌均匀,过滤洗涤后得到一氧化钛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步骤3,将混合物加入至模具中恒温挤压反应3‑8h,得到预制块;步骤4,将预制块加入至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搅拌均匀,并静置反应2‑5h,取出多孔块,然后采用无氧蒸馏水进行冲洗,烘干得到多孔一氧化钛。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功能性载体的空白,利用一氧化钛的氧缺性和钛缺性,有效的提升了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rous functional support for cataly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催化剂载体又称担体(support),是负载型催化剂的组成之一,是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骨架,支撑活性组分,使活性组分得到分散,同时还可以增加催化剂的强度。但载体本身一般并不具有催化活性。多数载体是催化剂工业中的产品,常用的有氧化铝载体、硅胶载体、活性炭载体及某些天然产物如浮石、硅藻土等。常用“活性组分名称-载体名称”来表明负载型催化剂的组成,如加氢用的镍-氧化铝催化剂、氧化用的氧化钒-硅藻土催化剂。目前,随着催化剂在活性含量受限的情况下,其发展速率逐步降低,因此,如何提高催化剂效率成为了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功能性载体的空白,利用一氧化钛的氧缺性和钛缺性,有效的提升了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所述载体为多孔一氧化钛。所述制备方法采用非氧化还原法,并以铝盐为粘附剂和致孔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无机铝盐加入至无氧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一氧化钛粉末搅拌至完全分散,得到混合悬浊液;步骤2,将氢氧化钠稀碱液缓慢滴加至混合悬浊液中直至沉淀不再产生,搅拌均匀,过滤洗涤后得到一氧化钛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步骤3,将混合物加入至模具中恒温挤压反应3-8h,得到预制块;步骤4,将预制块加入至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搅拌均匀,并静置反应2-5h,取出多孔块,然后采用无氧蒸馏水进行冲洗,烘干得到多孔一氧化钛。所述步骤1中的无机铝盐采用氯化铝、硝酸铝或者硫酸铝中的一种,铝盐在蒸馏水中的浓度为20-30g/L;一氧化钛加入量是铝盐摩尔量的250-500%,搅拌速度为2000-3000r/min。所述步骤2中的氢氧化钠的pH为8-9,缓慢滴加的速度为1-3mL/min,洗涤采用无氧蒸馏水。所述步骤3中的恒温挤压的温度为100-120℃,压力为10-20MPa。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恒温挤压反应30-60min后泄压排出水蒸气,然后继续挤压反应。所述步骤4中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为8-10,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烘干采用保护气环境下的红外干燥箱,温度为100-150℃。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功能性载体的空白,利用一氧化钛的氧缺性和钛缺性,有效的提升了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充分考虑了一氧化钛本身的还原性,防止其氧化,并且利用铝盐实现了孔径的可控性,满足不同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无机铝盐加入至无氧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一氧化钛粉末搅拌至完全分散,得到混合悬浊液;无机铝盐采用氯化铝、硝酸铝或者硫酸铝中的一种,铝盐在蒸馏水中的浓度为20-30g/L;一氧化钛加入量是铝盐摩尔量的250-500%,搅拌速度为2000-3000r/min;无机铝盐经过溶解在无氧蒸馏水中形成良好的溶解效果,并且无机铝盐能够均匀分散至整个溶液中,将一氧化钛粉末加入至分散有无机铝盐的无氧蒸馏水中,在搅拌过程中将溶液均匀分散至一氧化钛粉末表面,能够在颗粒表面形成含铝离子的液膜;无氧蒸馏水中不含有氧气,能够有效的解决了步骤2,将氢氧化钠稀碱液缓慢滴加至混合悬浊液中直至沉淀不再产生,搅拌均匀,过滤洗涤后得到一氧化钛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氢氧化钠的pH为8-9,缓慢滴加的速度为1-3mL/min,洗涤采用无氧蒸馏水;将氢氧化钠缓慢加入至混合悬浊液中,利用铝离子与稀碱液逐步转化为氢氧化铝,利用氢氧化铝本身的絮凝结构,能够将一氧化钛粉末均匀分布,并且洗涤过滤过程中得到一氧化钛与氢氧化铝的混合固体。步骤3,将混合物加入至模具中恒温挤压反应3-8h,得到预制块;恒温挤压的温度为100-120℃,压力为10-20MPa;所述恒温挤压反应30-60min后泄压排出水蒸气,然后继续挤压反应。将混合物固体放入模具中恒温挤压反应,能够将表面的残留水分转化为水蒸气,摈弃给在泄压过程中排出;恒温挤压过程中将一氧化钛和氢氧化铝形成稳定且混合均匀的固体块结构,最终得到预制块结构。步骤4,将预制块加入至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搅拌均匀,并静置反应2-5h,取出多孔块,然后采用无氧蒸馏水进行冲洗,烘干得到多孔一氧化钛;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为8-10,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烘干采用保护气环境下的红外干燥箱,温度为100-150℃。将预制块放入稀碱溶液,利用氢氧化铝在碱溶液中的溶解性,形成良好的溶解效果,形成以一氧化钛为材料的多孔结构。实施例1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无机铝盐加入至无氧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一氧化钛粉末搅拌至完全分散,得到混合悬浊液;无机铝盐采用氯化铝、硝酸铝或者硫酸铝中的一种,铝盐在蒸馏水中的浓度为20g/L;一氧化钛加入量是铝盐摩尔量的250%,搅拌速度为2000r/min;步骤2,将氢氧化钠稀碱液缓慢滴加至混合悬浊液中直至沉淀不再产生,搅拌均匀,过滤洗涤后得到一氧化钛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氢氧化钠的pH为8,缓慢滴加的速度为1mL/min,洗涤采用无氧蒸馏水;步骤3,将混合物加入至模具中恒温挤压反应3h,得到预制块;恒温挤压的温度为100℃,压力为10MPa;所述恒温挤压反应30min后泄压排出水蒸气,然后继续挤压反应。步骤4,将预制块加入至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搅拌均匀,并静置反应2h,取出多孔块,然后采用无氧蒸馏水进行冲洗,烘干得到多孔一氧化钛;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为8,搅拌速度为1000r/min,烘干采用氮气环境下的红外干燥箱,温度为100℃。实施例2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无机铝盐加入至无氧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一氧化钛粉末搅拌至完全分散,得到混合悬浊液;无机铝盐采用氯化铝、硝酸铝或者硫酸铝中的一种,铝盐在蒸馏水中的浓度为30g/L;一氧化钛加入量是铝盐摩尔量的500%,搅拌速度为3000r/min;步骤2,将氢氧化钠稀碱液缓慢滴加至混合悬浊液中直至沉淀不再产生,搅拌均匀,过滤洗涤后得到一氧化钛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氢氧化钠的pH为9,缓慢滴加的速度为3mL/min,洗涤采用无氧蒸馏水;步骤3,将混合物加入至模具中恒温挤压反应8h,得到预制块;恒温挤压的温度为120℃,压力为20MPa;所述恒温挤压反应60min后泄压排出水蒸气,然后继续挤压反应。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多孔一氧化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多孔一氧化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采用非氧化还原法,并以铝盐为粘附剂和致孔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无机铝盐加入至无氧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一氧化钛粉末搅拌至完全分散,得到混合悬浊液;
步骤2,将氢氧化钠稀碱液缓慢滴加至混合悬浊液中直至沉淀不再产生,搅拌均匀,过滤洗涤后得到一氧化钛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
步骤3,将混合物加入至模具中恒温挤压反应3-8h,得到预制块;
步骤4,将预制块加入至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搅拌均匀,并静置反应2-5h,取出多孔块,然后采用无氧蒸馏水进行冲洗,烘干得到多孔一氧化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催化剂的多孔功能化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无机铝盐采用氯化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尔青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梓昂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