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辊式行星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63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辊式行星搅拌机,包括:机架,机架包括两安装架;两提升装置分别安装于两安装架上;下搅拌桶,下搅拌桶的两侧分别与两提升装置连接,下搅拌桶可升降地设于两安装架之间;上搅拌桶,上搅拌桶的两侧分别与两安装架固定连接,上搅拌桶正对下搅拌桶的正上方,下搅拌桶与上搅拌桶可操作地闭合并形成一容置空间;行星传动箱,行星传动箱安装于上搅拌桶的内部;两搅拌辊,两搅拌棍均可转动地设于行星传动箱的下表面,且两搅拌棍相啮合。通过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可为物料的搅拌混合提供强大的剪切力和搓和力,使物料接触充分,使搅拌效率更高。

A pair of roller planetary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辊式行星搅拌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星搅拌机
,尤其涉及一种对辊式行星搅拌机。
技术介绍
行星搅拌机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死点混合搅拌设备,它具有独特、新颖的搅拌形式,搅拌器在绕釜体轴线公转的同时,又以不同的转速绕自身轴线高速自转,使物料在釜体内作复杂的运动,随着需求的提高,行星搅拌机也加入了其它搅拌器,如各类型分散桨叶,乳化器等等,增加了多功能应用,拓展了使用范围。然而在高粘度物料的场合下,由于这几种搅拌器自身的结构特点,使其与物料的接触面有限且搅拌器本身不具有剪切和搓和物料的作用,不利于进一步提升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一种对辊式行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两安装架;两提升装置,两所述提升装置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安装架上;一下搅拌桶,所述下搅拌桶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提升装置连接,所述下搅拌桶可升降地设于两所述安装架之间;一上搅拌桶,所述上搅拌桶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搅拌桶设于所述下搅拌桶的正上方,且所述下搅拌桶与所述上搅拌桶相匹配,所述下搅拌桶与所述上搅拌桶可操作地闭合并形成一容置空间;一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所述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设于所述上搅拌桶的上表面,所述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所述上搅拌桶的上表面,一行星传动箱,所述行星传动箱通过所述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上搅拌桶的内部;一第一搅拌辊,所述第一搅拌棍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传动箱的下表面的一端;一第二搅拌辊,所述第二搅拌棍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传动箱的下表面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搅拌棍与所述第一搅拌棍相啮合。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包括:外输出轴和内输出轴,所述外输出轴和所述内输出轴同轴设置,且所述内输出轴的下端凸出与所述外输出轴的下端,所述内输出轴和所述外输出轴均与所述行星传动箱连接。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行星传动箱包括:传动箱箱体、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第三传动组件、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传动箱箱体设于所述上搅拌桶的内部,所述传动箱箱体的上端与所述外输出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均设于所述传动箱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内输出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在竖直方向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搅拌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在水平方向上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在竖直方向上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搅拌辊传动连接。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辊包括:第一辊筒和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辊筒的内部的第一桨式搅拌器,所述第一辊筒为中空的圆筒形结构,所述第一辊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搅拌辊包括:第二辊筒和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辊筒的内部的第二桨式搅拌器,所述第二辊筒为中空的圆筒形结构,所述第二辊筒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辊筒的侧面相啮合,所述第二辊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辊筒包括:第一圆筒外壳、若干第一凸出环和若干第一凹环,所述第一圆筒外壳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圆筒外壳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一凸出环沿所述第一圆筒外壳的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每一所述第一凹环均设于每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凸出环之间,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凸出环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凸出环之间的第一凹环形成一凹槽空间,所述第一圆筒外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若干进出孔。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辊筒包括:第二圆筒外壳、若干第二凸出环和若干第二凹环,所述第二圆筒外壳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圆筒外壳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凸出环沿所述第二圆筒外壳的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每一所述第二凹环均设于每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凸出环之间,每相邻的两所述第二凸出环与相邻的两所述第二凸出环之间的第二凹环形成一凹槽空间,所述第二圆筒外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若干通孔,每一所述第二凸出环均与一所述第一凹环相啮合,每一所述第二凹环均与一所述第一凸出环相啮合。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凸出环、每一所述第二凸出环、每一所述第一凹环和每一所述第二凹环的外缘均呈齿条状,每一所述第一凸出环的凸齿和齿槽均与一所述第二凹环的齿槽和凸齿相匹配,每一所述第二凸出环的凸齿和齿槽均与一所述第一凹环的齿槽和凸齿相匹配。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凹环的齿槽和每一所述第二凹环的齿槽均设开设有一通孔,每一所述第一凹环的通孔均与所述第一圆筒外壳的内部连通,每一所述第二凹环的通孔均与所述第二圆筒外壳的内部连通。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搅拌桶的下表面还设有若干出料阀。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相互啮合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在啮合的区域可为物料的搅拌混合提供强大的剪切力和搓和力;(2)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上的若干通孔、若干进出孔以及齿条结构可使物料接触充分,使搅拌效率更高;(3)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行星传动箱带动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公转以及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自转可大大减少搅拌死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对辊式行星搅拌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对辊式行星搅拌机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对辊式行星搅拌机的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的示意图。附图中:100、机架;110、安装架;120、提升装置;200、下搅拌桶;300、上搅拌桶;310、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400、行星传动箱;500、第一搅拌辊;600、第二搅拌辊;311、外输出轴;312、内输出轴;410、传动箱箱体;411、第一传动组件;412、第二传动组件;413、第三传动组件;414、第一传动轴;415、第二传动轴;510、第一辊筒;520、第一桨式搅拌器;610、第二辊筒;620、第二桨式搅拌器;511、第一圆筒外壳;512、第一凸出环;513、第一凹环;611、第二圆筒外壳;612、第二凸出环;613、第二凹环;514、通孔;210、出料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对辊式行星搅拌机,包括:一机架100,机架100包括两安装架110;两提升装置120,两提升装置120分别安装于两安装架110上;一下搅拌桶200,下搅拌桶200的两侧分别与两提升装置120连接,下搅拌桶200可升降地设于两安装架110之间;一上搅拌桶300,上搅拌桶300的两侧分别与两安装架110固定连接,上搅拌桶300设于下搅拌桶200的正上方,且下搅拌桶200与上搅拌桶300相匹配,下搅拌桶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辊式行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两安装架;/n两提升装置,两所述提升装置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安装架上;/n一下搅拌桶,所述下搅拌桶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提升装置连接,所述下搅拌桶可升降地设于两所述安装架之间;/n一上搅拌桶,所述上搅拌桶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搅拌桶设于所述下搅拌桶的正上方,且所述下搅拌桶与所述上搅拌桶相匹配,所述下搅拌桶与所述上搅拌桶可操作地闭合并形成一容置空间;/n一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所述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设于所述上搅拌桶的上表面,所述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所述上搅拌桶的上表面,/n一行星传动箱,所述行星传动箱通过所述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上搅拌桶的内部;/n一第一搅拌辊,所述第一搅拌棍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传动箱的下表面的一端;/n一第二搅拌辊,所述第二搅拌棍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传动箱的下表面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搅拌棍与所述第一搅拌棍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辊式行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两安装架;
两提升装置,两所述提升装置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安装架上;
一下搅拌桶,所述下搅拌桶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提升装置连接,所述下搅拌桶可升降地设于两所述安装架之间;
一上搅拌桶,所述上搅拌桶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搅拌桶设于所述下搅拌桶的正上方,且所述下搅拌桶与所述上搅拌桶相匹配,所述下搅拌桶与所述上搅拌桶可操作地闭合并形成一容置空间;
一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所述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设于所述上搅拌桶的上表面,所述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所述上搅拌桶的上表面,
一行星传动箱,所述行星传动箱通过所述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上搅拌桶的内部;
一第一搅拌辊,所述第一搅拌棍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传动箱的下表面的一端;
一第二搅拌辊,所述第二搅拌棍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传动箱的下表面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搅拌棍与所述第一搅拌棍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辊式行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双输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包括:外输出轴和内输出轴,所述外输出轴和所述内输出轴同轴设置,且所述内输出轴的下端凸出与所述外输出轴的下端,所述内输出轴和所述外输出轴均与所述行星传动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辊式行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传动箱包括:传动箱箱体、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第三传动组件、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传动箱箱体设于所述上搅拌桶的内部,所述传动箱箱体的上端与所述外输出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均设于所述传动箱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内输出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在竖直方向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搅拌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在水平方向上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在竖直方向上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搅拌辊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辊式行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辊包括:第一辊筒和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辊筒的内部的第一桨式搅拌器,所述第一辊筒为中空的圆筒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玉海周易辉杨文莹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三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