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脚翻转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56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脚翻转座椅,其支承架是由左右对称且呈“L”形的两块支承片与其连接片组成的整体结构。座椅整体安装在台阶的直壁上或建筑物、交通工具等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简单,造型美观,所占空间小,节省材料,便于打扫清洁,人员往来比较方便,可在公共场所广泛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目前,具有阶梯形坐席等公共场所所使用的座椅,交承架均为左右对称分立结构,其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支承架预埋在台阶之直壁上;另一种是用螺钉固定在平台或平地、楼面上。前者施工麻烦,椅面向上折叠时,因椅面支架突出在外,故所占空间较大;后者不但椅面向上折叠时所占空间较大,而且清洁打扫不方便。本技术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简单,不安装在平台、平地或楼面上,所占空间小,便于打扫和人群通过的无脚翻转座椅。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的支承架是由左右对称,且呈“L”形的两块支承片,通过后连接片组成的整体结构;在交承片前部上方,设有转轴孔,在支承架的后连接片下方,设有支承架固定孔;翻转面托通过转轴经由设在翻转面托上的转轴孔和设在支承架上的转轴孔与支承架组成转动连接;椅背固定在支承架上,椅面固定在翻转面托上。从而实现本技术之目的。在安装时,用螺钉通过支承架固定孔,将支承架安装在台阶的直壁上或建筑物及交通工具等的侧壁上。若考虑到增加本技术的稳定性,则可采取两项措施。其一是在支承架的两块支承片的前部之间设置增加强度的前连接片,避免使用时支承架的支承片产生扭曲。其二是将翻转面托制成斗形,可加大受压面积,若斗形面托前部比后部稍大一些,可进一步增加椅面受力稳定性。若考虑到本技术的翻转面托能自动复位,则可在转轴与翻转面托之间装设可使翻转面托竖起的复位弹簧,该弹簧可以是双向扭簧。本技术与已有的翻转座椅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座椅采用一体化的支承架,结构简单,造型美观,所占空间小,节省材料;(2)支承架固定于垂直于地面的台阶直壁上,清扫方便,成排安装可消除由于地面不平对安装的影响;(3)座椅采用斗形翻转面托,外形光滑,使用者碰上时,可避免钩坏衣裤;(4)采用自动复位翻转机构。使用时,用手轻压椅面使之朝上即可使用,当人一离开,由于弹簧作用而自动复原;加上座椅本身所占空间小,使人员往来比较方便,一旦公共场所出现异常情况,便于人员迅速疏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装配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支承架,(2)为椅背,(3)为翻转面托,(4)为转轴,(5)为椅面,(6)为复位弹簧。翻转面托实线位置为使用状态,翻转面托虚线位置为复原状态。附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支承架的立体图。图中所示(1-a)为椅背固定支撑,(1-b )为支承架固定孔,(1-c)为“L”形支承片,(1-d)为“L”形支承片前部之间的前连接片,(1-e)为转轴孔,(1-f)为“L”形支承片后部之可的后连接片。附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斗形翻转面托的立体图。图中所示(3-a)为斗形框架,(3-b)为使用限位,(3-c)为复位限位,(3-d)为复位限位缓冲垫,(3-e)为转轴孔,(3-f)为弹簧固定止位片。附图4为本技术所采用的一种双向扭簧三视图。如附图1、2、3、4所示,将翻转面托(3)通过转轴(4)经由设在“L”形支承片(1-c)上的转轴孔(1-e)和设在翻转面托(3)上的转轴孔(3-e),将翻转面托(3)安装在支承架(1)上,使翻转面托(3)可自由转动。再将椅背(2)固定在支承架椅背固定支撑(1-a)上,将椅面(5)固定在翻转面托(3)上,本技术即组装完毕。在本技术安装时,用螺钉通过支承架固定孔(1-b)将支承架(1)固定在平台直壁或建筑物、交通工具等的侧壁上。使用时,当人在椅面(5)上坐下时,翻转面托(3)的使用限位(3-b)靠在支承片(1-c)前侧面及支承片(1-c)的前连接片(1-d)上;当人离开后,可用手将椅面(5)竖起,当达到最大限度时,翻转面托(3)的复位限位(3-d)靠在“L”形支承片(1-c)的前内侧面。采用可使座椅能自动复位的结构,在安装时,在转轴(4)上设置一双向扭簧(6),将“L”形支承片(1-c)的前部上方及设在翻转面托(3)上的弹簧固定止位片(3-f),作为双向扭簧(6)的止位作用点,并在翻转面托(3)上所设的复位限位(3-c)上的与“L”形支承片(1-c)的前内侧面的接触部分,装上缓冲垫(3-d)。使用中,当人坐下时,用手轻压椅面(5)即可坐下;当人一离开,由于双向扭簧(6)的作用,椅面(5)自动复原,由于缓冲垫(3-d)的作用,可减少翻转时的声响和翻转到位时的冲击力和噪音。实施例如附图1、2、3、4所示,采用普通钢板按附图2制作成左右对称且呈“L”形的两块支承片(1-c),通过后连接片(1-f)和前连接片(1-d)组成整体结构的支承架(1);用普通钢板按附图3制作成翻转面托(3),且在复位限位(3-c)上与“L”形支承片(1-c)前部内侧面接触部分装上由橡胶制成的缓冲垫(3-d)。用中碳钢制作成转轴(4),且在其两端设有一定长度的螺纹。把双向扭簧(6)套装在转轴(4)上,并通过设在支承架(1)和翻转面托(3)上的转轴孔(1-e)和(3-e)将支承架(1)和翻转面托(3)组装起来,尔后在转轴(4)两增拧上螺帽,再将双向扭簧(6)的两端卡紧在“L”形支承片(1-c)的前部上方,将其中间段的头部卡紧在翻转面托(3)的弹簧固定止位片(3-f)上。在翻转面托(3)上和支承架(1)的椅背固定支撑(1-a)上,分别固装由阻燃工程塑料制成的椅面(5)及椅背(2),本技术即组装完毕。在安装使用时,用膨胀螺钉通过支承架固定孔(1-b)将支承架(1)固定在台阶的直壁上或建筑物、交通工具等的侧壁上。权利要求1.一种无脚翻转座椅,具有固定在支承架(1)上的椅背(2),和固定在翻转面托(3)上的椅面(5),其特征在于,支承架(1)是由左右对称且呈“L”形的两块支承片(1-C)通过后连接片(1-f)组成的整体结构,在支承片(1-C)前部上方,设有转轴孔(1-e),在支承架后连接片(1-f)下方,设有支承架固定孔(1-b),翻转面托(3)通过转轴(4)经由设在翻转面托(3)上的转轴孔(3-e)和设在支承架(1)上的转轴孔(1-e)与支承架(1)组成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脚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支承架(1)的两块支承片(1-c)的前部之间设有前连接片(1-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脚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翻转面托(3)为斗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脚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转轴(4)与翻转面托(3)之间装有翻转面托(3)的复位弹簧(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脚翻转座椅,其特征在于复位弹簧(6)为双向扭簧。专利摘要一种无脚翻转座椅,其支承架是由左右对称且呈“L”形的两块支承片与其连接片组成的整体结构。座椅整体安装在台阶的直壁上或建筑物、交通工具等的侧壁上。本技术制造简单,造型美观,所占空间小,节省材料,便于打扫清洁,人员往来比较方便,可在公共场所广泛使用。文档编号A47C3/16GK2069223SQ90212259公开日1991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盛晓明, 刘珍秀 申请人:常州市后肖建筑灯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脚翻转座椅,具有固定在支承架(1)上的椅背(2),和固定在翻转面托(3)上的椅面(5),其特征在于,支承架(1)是由左右对称且呈“L”形的两块支承片(1-C)通过后连接片(1-f)组成的整体结构,在支承片(1-C)前部上方,设有转轴孔(1-e),在支承架后连接片(1-f)下方,设有支承架固定孔(1-b),翻转面托(3)通过转轴(4)经由设在翻转面托(3)上的转轴孔(3-e)和设在支承架(1)上的转轴孔(1-e)与支承架(1)组成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晓明刘珍秀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后肖建筑灯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