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健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40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健身床,包括床身、床尾和床屏,床身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床面,床面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且靠近床尾一侧的第一床面,与底座活动连接且靠近床屏一侧的第二床面,第二床面与第一床面铰接;底座对应于第二床面处至少一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伸缩推杆,伸缩推杆一端与底座顶面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床面的底面连接,使第二床面相对于第一床面旋转一定角度;仰卧起座装置包括与第一床面活动连接的两个支撑杆,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起座位板,起座位板两端分别与支撑杆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A multifunctional fitness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健身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庭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健身床。
技术介绍
床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且占据房间较大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急剧减少,很多单身白领等的单身公寓的居住面积仅仅15到20平米,除去必须的卫生间、厨房和卧室外基本没有多余空间,且卧室内还需要放置必须的衣柜、储物柜、电脑桌等等,更是没有可以安置健身器材的场地,但是作为城市白领或者其他行业工作人员,定期进行锻炼时保持健康的必要前提;如何在有限的居住空间内实现人们的在家健身的目的也是目前家具行业所需要研发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居住面积小导致无法在家进行健身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健身床。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健身床,包括床身、床尾和床屏,所述床身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床面,所述床面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且靠近床尾一侧的第一床面,与底座活动连接且靠近床屏一侧的第二床面,所述第二床面与第一床面铰接;所述底座对应于所述第二床面处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伸缩推杆,所述伸缩推杆一端与底座顶面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床面的底面连接,使所述第二床面相对于第一床面旋转一定角度;还包括仰卧起座装置,所述仰卧起座装置包括与第一床面活动连接的两个支撑杆,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起座位板,所述起座位板两端分别与支撑杆连接,并可在支撑杆的作用下支撑在第一床面上方或者收纳在床尾处。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床,所述第一床面两侧分别设置一用于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周壁上设有一向内凹陷的直角槽,且所述直角槽横截面的一边垂直于第一床面,另一边朝向床尾设置;所述支撑杆一端设有与定位轴配合的铰接孔,所述铰接孔内壁上设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插设在所述直角槽内,通过挡板与所述直角槽配合限定仰卧起座装置相对于第一床面的角度。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床,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杆,通过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可以调节起座位板相对于第一床面的高度。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床,所述起座位板包括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上并可左右滑动的至少一个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包括与固定板滑动配合的基板,套设在固定在基板上的弹簧层,位于弹簧层外侧的海绵层,包覆在海绵层上的包覆层;所述定位座的纵截面为W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床上设置仰卧起座装置可以在床上实现个人单独完成健身的目的,另外,对于一些体力较差的个人,还可以通过伸缩推杆调节第二床面的角度来降低做仰卧起座的困难程度,同时通过调节第二床面的角度还可以实现舒适的看书读报等等;即使在狭小的空间也可以实现健身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的特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健身床的结构示意图A。图2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健身床的结构示意图B。图3是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支撑杆与定位轴的配合示意图。图中:2-床尾;3-床屏;4-底座;5-第一床面;6-第二床面;7-伸缩推杆;8-仰卧起座装置;9-支撑杆;10-起座位板;11-定位轴;12-固定板;13-定位座;14-基板;15-弹簧层;16-海绵层;17-包覆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居住面积小导致无法在家进行健身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健身床。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健身床,包括床身、床尾2和床屏3,所述床身包括底座4、置于底座4上的床面,所述床面包括与底座4固定连接且靠近床尾2一侧的第一床面5,与底座4活动连接且靠近床屏3一侧的第二床面6,所述第二床面6与第一床面5铰接;所述底座4对应于所述第二床面6处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伸缩推杆7,所述伸缩推杆7一端与底座4顶面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床面6的底面连接,使所述第二床面6相对于第一床面5旋转一定角度;还包括仰卧起座装置8,所述仰卧起座装置8包括与第一床面5活动连接的两个支撑杆9,设置在两个支撑杆9之间的起座位板10,所述起座位板10两端分别与支撑杆9连接,并可在支撑杆9的作用下支撑在第一床面5上方或者收纳在床尾2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床上设置仰卧起座装置8可以在床上实现个人单独完成健身的目的,另外,对于一些体力较差的个人,还可以通过伸缩推杆7调节第二床面6的角度来降低做仰卧起座的困难程度,同时通过调节第二床面6的角度还可以实现舒适的看书读报等等;即使在狭小的空间也可以实现健身的目的。伸缩推杆7为电推杆或者液压推杆,且优选伸缩推杆7具有两个,且伸缩推杆7倾斜设置在底座4与第二床面6之间,以便于能够使第二床面6旋转一定角度,还能够将伸缩推杆7收纳在底座4的空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床面5两侧分别设置一用于与所述支撑杆9连接的定位轴11,所述定位轴11的周壁上设有一向内凹陷的直角槽,且所述直角槽横截面的一边垂直于第一床面5,另一边朝向床尾2设置;所述支撑杆9一端设有与定位轴11配合的铰接孔,所述铰接孔内壁上设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插设在所述直角槽内,通过挡板与所述直角槽配合限定仰卧起座装置8相对于第一床面5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9为可伸缩杆,通过调节支撑杆9的长度可以调节起座位板10相对于第一床面5的高度;可伸缩杆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伸缩杆比如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上均沿轴向设置多个定位孔,然后通过销钉依次穿过内套管和外套管上的定位孔实现外套管与内套管的定位;当然支撑杆9也可以采用电推杆或者液压推杆。进一步地,所述起座位板10包括与支撑杆9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2,设置在固定板12上并可左右滑动的至少一个定位座13,所述定位座13包括与固定板12滑动配合的基板14,套设在固定在基板14上的弹簧层15,位于弹簧层15外侧的海绵层16,包覆在海绵层16上的包覆层17;所述定位座13的纵截面为W形。固定板12上设有滑槽,基板14上设有与上述滑槽配合的滑块。本实施例的包覆层17可以是PU革、也可以上棉麻布料。本实施例起座位板10可以是1个、2个或者3个,1个适用于单人使用,2~适合情侣或者夫妻,3个则适合一家人进行亲子共同使用。下面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通过伸缩推杆7将第二床面6调整至合适角度,然后将仰卧起座装置8相对于固定轴旋转90度,使仰卧起座装置8位于第一床面5上方,然后通过调节支撑杆9的长度,将仰卧起座装置8位于合适的高度;同时可以通过拨动起座位板10在固定板12上的位置左右调节起座位板10的位置;调节好位置后就可以进行仰卧起座锻炼;锻炼完成后先将支撑杆9伸长,然后将支撑杆9相对于固定轴旋转-90度,使起座位板10支撑在床尾2处的支撑台上。以上内容是结合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健身床,包括床身、床尾(2)和床屏(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包括底座(4)、置于底座(4)上的床面,所述床面包括与底座(4)固定连接且靠近床尾(2)一侧的第一床面(5),与底座(4)活动连接且靠近床屏(3)一侧的第二床面(6),所述第二床面(6)与第一床面(5)铰接;/n所述底座(4)对应于所述第二床面(6)处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伸缩推杆(7),所述伸缩推杆(7)一端与底座(4)顶面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床面(6)的底面连接,使所述第二床面(6)相对于第一床面(5)旋转一定角度;/n还包括仰卧起座装置(8),所述仰卧起座装置(8)包括与第一床面(5)活动连接的两个支撑杆(9),设置在两个支撑杆(9)之间的起座位板(10),所述起座位板(10)两端分别与支撑杆(9)连接,并可在支撑杆(9)的作用下支撑在第一床面(5)上方或者收纳在床尾(2)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健身床,包括床身、床尾(2)和床屏(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包括底座(4)、置于底座(4)上的床面,所述床面包括与底座(4)固定连接且靠近床尾(2)一侧的第一床面(5),与底座(4)活动连接且靠近床屏(3)一侧的第二床面(6),所述第二床面(6)与第一床面(5)铰接;
所述底座(4)对应于所述第二床面(6)处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伸缩推杆(7),所述伸缩推杆(7)一端与底座(4)顶面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床面(6)的底面连接,使所述第二床面(6)相对于第一床面(5)旋转一定角度;
还包括仰卧起座装置(8),所述仰卧起座装置(8)包括与第一床面(5)活动连接的两个支撑杆(9),设置在两个支撑杆(9)之间的起座位板(10),所述起座位板(10)两端分别与支撑杆(9)连接,并可在支撑杆(9)的作用下支撑在第一床面(5)上方或者收纳在床尾(2)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面(5)两侧分别设置一用于与所述支撑杆(9)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新桂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