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39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连接带,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子带和第二连接子带,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的第一端相连,第二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的第二端相连,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子带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相连,第一连接子带设置有电连接部,设备主体包括充电电池,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充电插头通过电连接部与充电电池电连接。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存在佩戴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涌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其中,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尤为迅速,已经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青睐。在通常情况下,可穿戴设备包括连接带和设备主体,设备主体是可穿戴设备的主体部分,可穿戴设备的用电器件集成于设备主体,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设备主体的用电器件(例如显示屏)会耗电,因此可穿戴设备需要定期充电。在相关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通常配置有充电接头(例如USB接头),连接带与设备主体相连的端部开设有插接槽,设备主体通过充电接头与插接槽之间的插接配合实现装配。当可穿戴设备需要充电时,用户可以将连接带拆卸掉,从而使得充电接头露出,然后将充电接头插入到电源上,最终实现对设备主体的充电。通过上述充电过程可知,在经过多次反复拆装之后充电接头与插接槽之间的配合会变松,进而会影响连接带与设备主体之间的装配,最终会导致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存在佩戴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子带和第二连接子带,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子带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子带设置有电连接部,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充电电池,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通过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可穿戴设备中,用于实现用户佩戴的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充电插头能够插接在电源上,进而由电源依次通过充电插头和电连接部为充电电池充电,第一连接部能够起到一物两用的作用。由于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子带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可拆卸配合实现用户往身体上佩戴或从身体上拆离,因此,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分离较难损坏可穿戴设备,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连接带需要反复从设备主体上拆离导致的连接稳定性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提高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稳定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扣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卡扣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设备主体、110-第一接电部件、120-外螺纹件、130-设备壳体、200-连接带、210-第一连接子带、211-扣环、211a-定位凹陷、2111-绝缘部、2112-金属部、2112a-延伸部、2112b-铰接凹陷、212-卡扣针、2121-针体、2122-绝缘间隔件、2123-铰接凸起、220-第二连接子带、221-连接孔、300-电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所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和连接带200。设备主体100为可穿戴设备的主体部分,设备主体100包括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功能器件,例如显示屏、主板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包括充电电池。连接带200与设备主体100相连,连接带200用于实现可穿戴设备在人体上的佩戴。例如,在可穿戴设备为手表的情况下,连接带200可以为手表带,设备主体100则可以认为是表盘。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带200的种类可以有多种,例如,连接带200可以是皮质带、金属带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限制连接带200的具体种类。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带200包括第一连接子带210和第二连接子带220,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100的第一端相连。为了确保佩戴的灵活性及舒适性,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一端通常与设备主体100的第一端相铰接。第二连接子带220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100的第二端相连。同理,第二连接子带220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100的第二端相铰接。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子带220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实现相连,从而实现可穿戴设备在人体上的佩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子带220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相连,从而实现第一连接子带21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子带220之间的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子带210设置有电连接部300,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充电插头通过电连接部300与充电电池电连接。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源(例如电脑)充电连接,最终实现充电电池的充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具体的充电过程中,用户可以解除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相连,由于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因此用户可以将第一连接部插入到电源上,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由于第一连接部通过电连接部300与充电电池相连,因此,第一连接部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最终能够实现为充电电池进行充电。通过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中,用于实现用户佩戴的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充电插头能够插接在电源上,进而由电源依次通过充电插头和电连接部300为充电电池充电,第一连接部能够起到一物两用的作用。由于第一连接子带210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子带220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可拆卸配合实现用户往身体上佩戴或从身体上拆离,因此,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分离较难损坏可穿戴设备,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连接带需要反复从设备主体上拆离导致的连接稳定性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提高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稳定性。与此同时,相比于
技术介绍
而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无需在设备主体100上集成充电接头,因此能够避免充电接头对设备主体100内的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设备主体100的体积小型化及轻薄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可以采用多种能够实现电连接,而且同时能够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配合的结构。例如,第一连接部可以为USB插头,第二连接部可以为插孔,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子带和第二连接子带,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子带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子带设置有电连接部,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充电电池,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通过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子带和第二连接子带,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子带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子带设置有电连接部,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充电电池,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通过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子带上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扣环和卡扣针,所述卡扣针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扣环的第一端,所述卡扣针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卡扣针可跨过所述扣环所围的区域,且搭接于所述扣环的第二端,所述扣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所述扣环通过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子带可穿过所述扣环,且所述第二连接子带通过所述卡扣针与所述连接孔的插接配合与所述第一连接子带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充电插头包括电连接端子,所述卡扣针为所述电连接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包括绝缘部和金属部,所述绝缘部与所述金属部固定相连,所述卡扣针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金属部,所述金属部与所述电连接部电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强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