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牵引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位于所述工作台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本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设有驱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和驱动轮,可以进行电力施工中电缆的牵引工作,且减少人力投入并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通过设置驱动轮、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形成三角结构,使电缆不易发生错位或脱落,有利于保持电力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A traction device for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施工用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电缆,电缆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线,并常围绕一根中心扭成,界面流量大具有较大的过载能力,由于电缆的截面积很大,在进行电力施工时需要专业的装置来进行牵引,且传统的牵引装置需要人工来进行施工,且电缆容易脱落造成设备损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电力施工用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人工施工和电缆脱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力施工用牵引装置,四组螺孔分布在工作台的四角,通过螺栓穿过螺孔,再与螺母进行配合,可以对工作台进行固定,将工作台安装完毕后,电缆线头固定在驱动轮上,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开始工作,带动第一转轴开始运转,驱动轮进行转动,驱动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驱动轮与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之间呈三角结构,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因为三角形的驱动轮、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的位置在确定之后,所构成的三个角度就被锁定了且无法改变,使用本牵引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对其起到良好的牵引效果,有利于提高电力施工效率,挡片分别安装在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的两侧,可以线缆进行限位,使缠绕在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上的电缆分布在由挡片组成的独立的卡槽中,使电缆不易发生错位或脱落,有效避免因电缆脱落造成设备损坏,有利于保持电力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驱动装置提高该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减少人力投入并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和驱动轮,可以进行电力施工中电缆的牵引工作,且减少人力投入并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通过设置驱动轮、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形成三角结构,使电缆不易发生错位或脱落,有效避免因电缆脱落造成设备损坏,有利于保持电力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用牵引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位于所述工作台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本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设有驱动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第二固定柱,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设有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第一固定柱,且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设有第一辅助轮。优选的,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辅助轮和所述第二辅助轮之间呈三角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安装有轴承。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安装有轴承。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外侧壁开设有若干组螺孔。优选的,若干组所述螺孔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四角。优选的,所述第二辅助轮和所述第一辅助轮的两侧均设置有挡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和驱动轮,可以进行电力施工中电缆的牵引工作,且减少人力投入并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通过设置驱动轮、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形成三角结构,使电缆不易发生错位或脱落,有效避免因电缆脱落造成设备损坏,有利于保持电力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工作台;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驱动装置;5、驱动轮;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三转轴;9、第一固定柱;10、轴承;11、第二固定柱;12、第二转轴;13、螺孔;14、第一辅助轮;15、第二辅助轮;16、第三固定柱;17、挡片;18、第一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力施工用牵引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板2,作为本实施例而言,四组螺孔13分布在工作台1的四角,通过螺栓穿过螺孔13,再与螺母进行配合,可以对工作台1进行固定,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位于所述工作台1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本装置的驱动装置4,作为本实施例而言,驱动装置4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输出的媒介,驱动装置4为电机,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8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固定设有驱动轮5,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设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贯穿所述第一通孔6延伸至第二固定柱11,且所述第二转轴12与所述第二固定柱11固定连接,作为本实施例而言,驱动轮5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辅助轮14和第二辅助轮15,驱动轮5与第一辅助轮14和第二辅助轮15之间呈三角结构,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因为三角形的驱动轮5、第一辅助轮14和第二辅助轮15的位置在确定之后,所构成的三个角度就被锁定了且无法改变,使用本牵引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对其起到良好的牵引效果,所述第二转轴12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柱16,所述第二转轴12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固定设有第二辅助轮15,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通孔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7,作为本实施例而言,第二转轴12和第三转轴8的两端设置有轴承10,支撑第二转轴12和第三转轴8,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设有第三转轴8,所述第三转轴8贯穿所述第二通孔7延伸至第一固定柱9,且所述第三转轴8与所述第一固定柱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8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固定设有第一辅助轮14,作为本实施例而言,挡片17分别安装在第一辅助轮14和第二辅助轮15的两侧,可以线缆进行限位,使缠绕在第一辅助轮14和第二辅助轮15上的电缆分布在由挡片17组成的独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施工用牵引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位于所述工作台(1)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本装置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8)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固定设有驱动轮(5),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设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贯穿所述第一通孔(6)延伸至第二固定柱(11),且所述第二转轴(12)与所述第二固定柱(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2)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柱(16),所述第二转轴(12)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固定设有第二辅助轮(15),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通孔(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7),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设有第三转轴(8),所述第三转轴(8)贯穿所述第二通孔(7)延伸至第一固定柱(9),且所述第三转轴(8)与所述第一固定柱(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8)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固定设有第一辅助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施工用牵引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位于所述工作台(1)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本装置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8)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固定设有驱动轮(5),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设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贯穿所述第一通孔(6)延伸至第二固定柱(11),且所述第二转轴(12)与所述第二固定柱(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2)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柱(16),所述第二转轴(12)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固定设有第二辅助轮(15),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通孔(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7),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设有第三转轴(8),所述第三转轴(8)贯穿所述第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遥,马钰,
申请(专利权)人:宋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