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真空单电阻有载调容分接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12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真空单电阻有载调容分接开关,包括三组调容机构,每组调容机构均包括安装板组件、绝缘转轴组件、第一切换触头组、第二切换触头组、第一真空管和第二真空管,安装板组件包括绝缘板,第一真空管和第二真空管分别安装在绝缘板的两侧,绝缘板的两侧均设有有杠杆片,两个杠杆片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真空管和第二真空管连接;绝缘转轴组件包括转轴、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转轴贯穿绝缘板,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固定在转轴上,第一切换触头组的定触片、第二切换触头组的定触片分别设置在绝缘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减少了真空管的数量又简化了线路结构,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合理,提高了产品的工艺性。

A double vacuum single resistance on load tap 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真空单电阻有载调容分接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接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双真空单电阻有载调容分接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油浸式有载调容分接开关大都采用铜钨触头的传统调容分接开关和釆用真空灭弧的真空调容分接开关两大类。传统铜钨触头的调容分接开关由于直接采用绝缘油熄弧,电弧热解使绝缘油劣化严重,必须定期进行检修、换油等措施以确保开关正常运行。这就增加了变压器后期维护检修的工作量和运行成本。可以通过对开关加装滤油装置,定期进行滤油,延长开关检修周期,但仍无法做到免维护。真空有载调容分接开关由于采用了真空管熄弧,开关电弧始终在真空管内熄弧,不会对绝缘油产生劣化影响,且真空管的机械寿命和电气寿命指标远远超过国家标准中对分接开关的要求,所以可以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实现真正免维护。但是现有的真空有载调容分接开关由于过渡电路原理的制约,大多采用多真空单电阻过渡电路设计,每相需采用多个真空管,导致整台开关所需真空管数量过多(最多可达20多个真空管),动作程序复杂。造成开关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装配工艺要求严苛。制造、装配误差对开关质量影响甚大,开关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近几年也有厂家采用了单真空单电阻过渡电路设计,虽然减少了真空管的用量,但整个线路复杂,同样造成开关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装配工艺要求严苛,使得开关的制造和使用成本增高。所以无论采用单真空或多真空过渡电路,都会使开关结构复杂,造成真空有载调容开关很难采用模块化设计,同时也限制了开关的小型化设计。真空管数量过多、结构复杂,直接导致开关成本大幅增加,制约了真空有载调容分接开关经济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真空单电阻有载调容分接开关,该开关克服了多真空调容开关的经济性,也解决了单真空调容开关线路结构复杂,制造工艺性差等弊端,使得开关结构紧凑,结构合理,制造工艺性好,经济性大大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真空单电阻有载调容分接开关,包括三组调容机构,每组调容机构均包括安装板组件、绝缘转轴组件、第一切换触头组、第二切换触头组、第一真空管和第二真空管,所述安装板组件包括绝缘板,所述第一真空管和第二真空管分别安装在绝缘板的两侧,所述绝缘板的两侧均设有杠杆片,两个杠杆片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真空管和第二真空管连接;所述绝缘转轴组件包括转轴、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转轴贯穿绝缘板,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固定在转轴上,且分别与第一真空管连接的杠杆片、第二真空管连接的杠杆片的另一端抵触;第一切换触头组的定触片、第二切换触头组的定触片分别设置在绝缘板的两侧,第一切换触头组的动触片、第二切换触头组的动触片设置在转轴上,且与相应的定触片接触,所述第二切换触头组还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过渡电阻和电阻辅助触片,电阻辅助触片与过渡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一切换触头组、第二切换触头组、第一真空管和第二真空管之间通过外连接组件电连接,三组调容机构的转轴一体成型或者相互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切换触头组包括在绝缘板一侧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二定触片A、第二定触片B、第二定触片C,所述第二切换触头组包括在绝缘板另一侧间隔设置的第一定触片A,第一定触片B,第一定触片C,所述外连接组件包括连通第二定触片A和第二真空管一端的触点外连接杆A,连通第一定触片B和第二真空管另一端的触点外连接杆B,连通第二定触片C和第一真空管一端的触点外连接杆C,连通第一定触片A和第一真空管另一端的触点外连接杆D。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定触片B上的输出外连接片C,连接在第一定触片C上的输出外连接片D,连接在第二定触片C上的输出外连接片A,以及连接在第二定触片B上的输出外连接片B。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板的每一侧均固定有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所述第一真空管或者第二真空管位于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之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杠杆片成L型,且角部铰接在下安装座底部,所述杠杆片与第一凸轮或者第二凸轮接触的一端还设有滚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板的每一侧均还设有成圆环形的静触片安装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切换触头组的动触片为夹片式的第一动触片,且第一动触片在第一定触片A,第一定触片B,第一定触片C,之间切换。作为优选方案,第二切换触头组的动触片为夹片式的第二动触片,且第二动触片在第二定触片A、第二定触片B、第二定触片C之间切换。本技术双真空单电阻油浸式有载调容分接开关的特点在于:相比较多真空单电阻过渡电路,大大减少了真空管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相比较单真空单电阻过渡电路,大大简化了线路结构,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合理,提高了产品的工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调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左侧零部件示意图;图4是图2右侧零部件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双真空单电阻有载调容分接开关,包括三组调容机构,每组调容机构均包括安装板组件1、绝缘转轴组件2、第一切换触头组4、第二切换触头组3、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所述安装板组件1包括绝缘板11,所述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分别安装在绝缘板11的两侧,所述绝缘板11的两侧均设有杠杆片15,两个杠杆片1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连接;所述绝缘转轴组件2包括转轴21、第一凸轮23和第二凸轮22;所述转轴21贯穿绝缘板11,第一凸轮23和第二凸轮22固定在转轴21上,且分别与第一真空管6连接的杠杆片15、第二真空管7连接的杠杆片15的另一端抵触;第一切换触头组4的定触片、第二切换触头组3的定触片分别设置在绝缘板11的两侧,第一切换触头组4的动触片、第二切换触头组3的动触片设置在转轴21上,且与相应的定触片接触,所述第二切换触头组3还包括设置在转轴21上的过渡电阻36和电阻辅助触片35,电阻辅助触片35与过渡电阻36电连接,所述第一切换触头组4、第二切换触头组3、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之间通过外连接组件电连接;三组调容机构的转轴21一体成型或者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切换触头组3包括在绝缘板11一侧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二定触片A31、第二定触片B32、第二定触片C33,所述第二切换触头组3包括在绝缘板11另一侧间隔设置的第一定触片A41,第一定触片B42,第一定触片C43,所述外连接组件包括连通第二定触片A31和第二真空管7一端的触点外连接杆A51,连通第一定触片B42和第二真空管7另一端的触点外连接杆B52,连通第二定触片C33和第一真空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真空单电阻有载调容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调容机构,每组调容机构均包括安装板组件(1)、绝缘转轴组件(2)、第一切换触头组(4)、第二切换触头组(3)、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n所述安装板组件(1)包括绝缘板(11),所述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分别安装在绝缘板(11)的两侧,所述绝缘板(11)的两侧均设有杠杆片(15),两个杠杆片(1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连接;/n所述绝缘转轴组件(2)包括转轴(21)、第一凸轮(23)和第二凸轮(22);所述转轴(21)贯穿绝缘板(11),第一凸轮(23)和第二凸轮(22)固定在转轴(21)上,且分别与第一真空管(6)连接的杠杆片(15)、第二真空管(7)连接的杠杆片(15)的另一端抵触;/n第一切换触头组(4)的定触片、第二切换触头组(3)的定触片分别设置在绝缘板(11)的两侧,第一切换触头组(4)的动触片、第二切换触头组(3)的动触片设置在转轴(21)上,且与相应的定触片接触,所述第二切换触头组(3)还包括设置在转轴(21)上的过渡电阻(36)和电阻辅助触片(35),电阻辅助触片(35)与过渡电阻(36)电连接,所述第一切换触头组(4)、第二切换触头组(3)、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之间通过外连接组件电连接;/n三组调容机构的转轴(21)一体成型或者相互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真空单电阻有载调容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调容机构,每组调容机构均包括安装板组件(1)、绝缘转轴组件(2)、第一切换触头组(4)、第二切换触头组(3)、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
所述安装板组件(1)包括绝缘板(11),所述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分别安装在绝缘板(11)的两侧,所述绝缘板(11)的两侧均设有杠杆片(15),两个杠杆片(1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连接;
所述绝缘转轴组件(2)包括转轴(21)、第一凸轮(23)和第二凸轮(22);所述转轴(21)贯穿绝缘板(11),第一凸轮(23)和第二凸轮(22)固定在转轴(21)上,且分别与第一真空管(6)连接的杠杆片(15)、第二真空管(7)连接的杠杆片(15)的另一端抵触;
第一切换触头组(4)的定触片、第二切换触头组(3)的定触片分别设置在绝缘板(11)的两侧,第一切换触头组(4)的动触片、第二切换触头组(3)的动触片设置在转轴(21)上,且与相应的定触片接触,所述第二切换触头组(3)还包括设置在转轴(21)上的过渡电阻(36)和电阻辅助触片(35),电阻辅助触片(35)与过渡电阻(36)电连接,所述第一切换触头组(4)、第二切换触头组(3)、第一真空管(6)和第二真空管(7)之间通过外连接组件电连接;
三组调容机构的转轴(21)一体成型或者相互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真空单电阻有载调容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触头组(3)包括在绝缘板(11)一侧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二定触片A(31)、第二定触片B(32)、第二定触片C(33),所述第二切换触头组(3)包括在绝缘板(11)另一侧间隔设置的第一定触片A(41),第一定触片B(42),第一定触片C(43),所述外连接组件包括连通第二定触片A(31)和第二真空管(7)一端的触点外连接杆A(51),连通第一定触片B(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韩超叶为民章宏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腾龙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