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和包括该控制器的马达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976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6:04
一个实施例涉及控制器和包括该控制器的马达部件,该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控制器盖,设置在控制器壳体的开口处;DM滤波器单元,设置在控制器盖上方;CM滤波器单元,设置在DM滤波器单元上方;功率模块单元,设置在控制器盖下方;基板,设置在功率模块单元下方;以及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穿过控制器盖并使其一侧设置在基板处。因此,可以在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的同时解决发热问题,并且可以共享控制器的一些部件。

Controller and motor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控制器和包括该控制器的马达部件
实施例涉及控制器和包括该控制器的马达部件。
技术介绍
马达是利用施加到磁场中的导体上的力将电能转换成旋转能的设备。近来,随着马达的使用的扩大,马达的作用变得重要。特别地,随着车辆电气化的迅速发展,对应用于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内部系统等的马达的需求大大增加。在这种用于车辆的马达的情况下,可以在车辆中设置包括能够控制马达的控制器的马达部件。由于控制器中使用了大电流,因此出现了发热问题。例如,在控制器中使用基板的情况下,将直流(DC)功率电路、控制电路和逆变器电路设置在基板上。另外,当向基板施加大电流时,在基板中出现发热问题。当增加基板的尺寸以解决这种发热问题时,难以减小马达部件的尺寸和重量。因此,需要一种紧凑且解决基板中出现的发热问题的马达部件。此外,由于控制器的尺寸因用户的要求而受到限制,因此需要一种马达部件,其中可以简化在有限尺寸内的元件组装和元件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控制器和马达部件,其中在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的同时可以解决发热问题。实施例还旨在提供一种控制器和马达部件,其中可以共享一些部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要实现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以下说明书可以清楚地理解上述未描述的其他目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设置在控制器壳体的开口上的控制器盖、设置在控制器盖上方的差模(DM)滤波器单元、设置在DM滤波器单元上方的共模(CM)滤波器单元、设置在控制器盖下方的功率模块单元、设置在功率模块单元下方的基板、以及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每一个都具有通过控制器盖设置在基板上的一侧。控制器壳体可以包括:控制器壳主体,该控制器壳主体具有形成为从其上部突出的第一凸台;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具有设置在第一凸台的内部的一侧和设置为从控制器壳主体的下侧的内表面突出的另一侧;第一突起,该第一突起从控制器壳主体的下侧的内表面突出,CM滤波器单元可以包括:CM滤波器单元主体;第二端子、第(2-1)端子和第(2-2)端子,设置在CM滤波器单元主体上;CM滤波器,设置在第二端子与第(2-1)端子之间;以及第一电容器,设置在第二端子和第(2-2)端子之间,其中,第二端子的一侧可以与第一端子接触。形成在第二端子中的第一孔可以耦接到第一突起。可以通过加热将第一突起的端部熔接到第二端子。控制器壳主体还可以包括形成为从其上部突出的第二凸台和第三凸台,第一连接器的另一侧可以设置在第二凸台的内部,第二连接器的另一侧可以设置在第三凸台内部。DM滤波器单元可以包括:DM滤波器单元主体,具有形成为向下突出的多个第二突出部分;第三端子、第(3-1)端子、第(3-2)端子、第(3-3)端子和第(3-4)端子,设置在DM滤波器单元主体上;DM滤波器,设置在第(3-1)端子和第(3-2)端子之间;以及第二电容器,设置在第(3-2)端子和第(3-3)端子之间,其中,第三端子、第(3-1)端子、第(3-2)端子、第(3-3)端子的每一个的一侧的端部可以设置成从每个第二突出部分的端部突出。第(2-1)端子的一侧的端部可以耦接到形成在第三端子中的第三孔。第三端子、第(3-1)端子、第(3-3)端子的第(3-3-1)框架中的每一个的一侧可以连接到基板。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可以设置在基板上,并且通过第三端子施加的功率可以通过MOSFET移动到第(3-1)端子和第(3-3-1)框架。功率模块单元可以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与控制器盖之间的功率模块,功率模块的一个表面可以通过支架压靠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控制器盖上。支架可以包括支架主体和三个第四端子,该支架主体具有其中设置有功率模块的腔体以及在其中形成的向下突出的三个第四凸台,每个第四端子具有设置为暴露在每个第四凸台的内部的一侧和设置在支架主体上以向下突出的另一侧。传热构件可以设置在功率模块和控制器盖之间。第六孔可以形成在第四端子的一侧。支架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支架的支架主体下方以穿过腔体的板。支架还可以包括从支架主体向上突出的至少两个钩,并且功率模块可以通过钩固定到支架,钩可以被设置为基于穿过功率模块的中心的虚拟线L以预定间隔彼此间隔开。第二凹槽可以形成在控制器盖的下表面上,使得每个钩的端部设置在其中。功率模块可以包括功率模块主体;多个第一引脚,设置为从功率模块主体的一侧向下突出;以及五个端子引脚,设置为从功率模块主体的另一侧向下突出,其中,端子引脚的三个引脚中的每一个可以与第四端子的每一个的另一侧接触,端子引脚的另外两个端子引脚中的一个可以与DM滤波器单元的第(3-2)端子的一侧接触,其另一个可以与DM滤波器单元的第(3-3)端子的一侧接触,第一引脚的端部可以耦接到基板。支架主体还可以包括向下突出的第四突出部分,第四突出部分可以设置为邻近于第一引脚。第一引脚的突出高度可以大于第四突出部分的突出高度。第三突起还可以形成为从与第四端子接触的端子引脚的每一个的端部突出,第三突起的端部可以耦接到基板。通过CM滤波器单元和DM滤波器单元去除了噪声的功率可以被供给到基板,在基板处防止反向连接的功率被供给到DM滤波器单元。控制器壳体的第一突出部分可以耦接到形成在控制器盖的上表面中的第一凹槽。密封构件还可以设置在第一凹槽中。控制器壳体的控制器壳主体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控制器盖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控制器和马达的马达部件,其中,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设置在控制器壳体的开口上的控制器盖、设置在控制器盖上方的差模(DM)滤波器单元、设置在DM滤波器单元上方的共模(CM)滤波器单元、设置在控制器盖下方的功率模块单元、设置在功率模块单元下方的基板以及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每一个具有通过控制器盖设置在基板上的一侧。马达可以包括旋转轴、设置在旋转轴外部的转子、设置在转子外部的定子、设置在定子上方的母线、容纳转子、定子和母线的马达壳体以及设置在马达壳体的开口上的马达盖,基板可以设置在马达上方。母线可以包括母线主体和母线端子,母线端子的第五框架可以耦接到功率模块单元的第四端子。O形环还可以设置在第三突出部分的外周表面与控制器壳体的内周表面之间。[有益效果]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控制器的马达部件可以通过将产生大量热量的功率模块压靠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控制器盖上来解决发热问题。此外,通过插入注入法(insertinjectionmethod)将模具单元放置在功率模块中,可以利用空间并且可以减少材料成本和模具成本。此外,通过插入注入法将模具单元放置在功率模块中,可以增加功率模块的尺寸,从而提高功率模块的设计自由度。此外,在具有增大的尺寸的功率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器,包括:/n控制器壳体;/n控制器盖,设置在控制器壳体的开口上;/n差模DM滤波器单元,设置在控制器盖上方;/n共模CM滤波器单元,设置在DM滤波器单元上方;/n功率模块单元,设置在控制器盖下方;/n基板,设置在功率模块单元下方;以及/n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每一个都具有通过控制器盖设置在基板上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KR 10-2017-01281531.一种控制器,包括:
控制器壳体;
控制器盖,设置在控制器壳体的开口上;
差模DM滤波器单元,设置在控制器盖上方;
共模CM滤波器单元,设置在DM滤波器单元上方;
功率模块单元,设置在控制器盖下方;
基板,设置在功率模块单元下方;以及
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每一个都具有通过控制器盖设置在基板上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控制器壳体包括:控制器壳主体,具有形成为从其上部突出的第一凸台;以及第一端子,具有设置在第一凸台的内部的一侧和设置为从控制器壳主体的下侧的内表面突出的另一侧,以及
所述CM滤波器单元包括CM滤波器单元主体、设置在CM滤波器单元主体上的第二端子、第(2-1)端子和第(2-2)端子、设置在第二端子与第(2-1)端子之间的CM滤波器、以及设置在第二端子和第(2-2)端子之间的第一电容器,其中,第二端子的一侧与第一端子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壳体还包括从控制器壳主体的下侧的内表面突出的第一突起,以及
形成在第二端子中的第一孔耦接到第一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壳主体还包括形成为从其上部突出的第二凸台和第三凸台,
第一连接器的另一侧设置在第二凸台的内部,以及
第二连接器的另一侧设置在第三凸台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DM滤波器单元包括:
DM滤波器单元主体,具有形成为向下突出的多个第二突出部分;
第三端子、第(3-1)端子、第(3-2)端子、第(3-3)端子和第(3-4)端子,设置在DM滤波器单元主体上;
DM滤波器,设置在第(3-1)端子和第(3-2)端子之间;以及
第二电容器,设置在第(3-2)端子和第(3-3)端子之间,
其中,第三端子、第(3-1)端子、第(3-2)端子、第(3-3)端子的每一个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成从每个第二突出部分的端部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第(2-1)端子的一侧的端部耦接到形成在第三端子中的第三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三端子、第(3-1)端子,第(3-3)端子的第(3-3-1)框架中的每一个的一侧连接到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器,其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设置在基板上,以及
通过第三端子施加的功率通过MOSFET移动到第(3-1)端子和第(3-3-1)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功率模块单元包括:
支架;以及
功率模块,设置在支架与控制器盖之间,
其中,所述功率模块的一个表面通过支架压靠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控制器盖上。


10.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燦锡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