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79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成像模糊等而可见性优异的层叠体。层叠体具有:金属基材,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及树脂层,设置于金属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将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率设为G%,将贯穿孔的开口直径为100μm以下的贯穿孔的开口率设为H%时,平均开口率G%为50%≤平均开口率G%≤80%,由开口率H%/平均开口率G%表示的比R为0.0001≤R≤0.5。

Stromatol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的金属基材及设置于金属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尤其涉及一种规定了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率及开口直径为100μm以下的贯穿孔的开口率的层叠体。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有配置于被对象物上且限制视场或改善透光性的光学膜。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与表面和背面垂直并且彼此平行地以规定间隔交替连续地在薄膜内部具有低折射率层及高折射率层的透光性光学膜。专利文献1的光学膜中,相对于入射到光学膜的光,通过在薄膜中的低折射率层与高折射率层之间的界面上全反射来改变该光的方向使其透射,另一方面,相对于除了进行全反射的光以外的光,在低折射率层中吸收及扩散。然而,专利文献1的光学膜需要交替连续地在薄膜内部设置低折射率层及高折射率层,结构复杂。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得到外观及透光性均优异的成型品的复合体。专利文献2的复合体具有沿厚度方向具有多个贯穿孔的铝基材及设置于铝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树脂层,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直径为0.1~100μm,基于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率为1~50%,结构简单。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5767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7/150099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如上述,专利文献2的复合体能够得到外观及透光性均优异的成型品,但是目前,在配置于被对象物上时,针对显示于被对象物的文字及图片等显示物要求进一步的可见性。例如,关于可见性,要求在线与空间的图案中能够视觉辨认更细的线宽、更窄的间距即成像模糊较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成像模糊等而可见性优异的层叠体。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叠体,其具有:金属基材,其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及树脂层,其设置于金属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将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率设为G%,将贯穿孔的开口直径为100μm以下的贯穿孔的开口率设为H%时,平均开口率G%为50%≤平均开口率G%≤80%,由开口率H%/平均开口率G%表示的比R为0.0001≤R≤0.5。将金属基材的厚度设为Tμm时,优选由平均开口率G%/厚度Tμm表示的比Q为1≤Q≤50。树脂层优选设置于金属基材的各个面上。树脂层优选在波长380~780nm的波长范围内的总光线透射率为60%以上。树脂层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丙烯酸系树脂及聚酰亚胺中的任一种构成。树脂层的平均厚度优选为12~200μm。金属基材的平均厚度优选为5μm以下。并且,比R优选为0.0001≤R<0.01。金属基材优选由选自由铝、铜、银、金、铂、不锈钢、钢、钛、钽、钼、铌、锆、钨、铍铜、磷青铜、黄铜、镍银、锡、锌、铁、镍、坡莫合金、镍铬合金、42合金、可伐合金、蒙乃尔合金、因科镍合金及哈斯特洛依合金组成的组中的金属构成。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改善成像模糊等而可见性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一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另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示意性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示意性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示意性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的一工序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的一工序的示意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图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图,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图。另外,以下表示数值范围的“~”包括记载于两侧的数值。例如,ε为数值α~数值β是指ε的范围包括数值α与数值β的范围,若由数学符号表示,则为α≤ε≤β。“由具体的数值表示的角度”、“平行”及“垂直”等角度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包括在本
中通常允许的误差范围。并且,“整个面”等包括在本
中通常允许的误差范围。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一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另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1所示,层叠体10具有:金属基材12,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13;及树脂层14,经由粘接层15设置于金属基材12的背面12b上。例如,如图2所示,金属基材12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13。层叠体10例如朝向树脂层14配置于被对象物17的表面17a。从金属基材12的表面12a侧观察层叠体10的情况下,能够视觉辨认显示于被对象物17的表面17a的文字及图片等显示物,改善成像模糊等而可见性优异。成像模糊表示关于可见性如上述那样在显示物中什么程度的分辨率的显示物能够被视觉辨认,例如能够通过线与空间的图案的线宽与间距的组合来进行评价。能够视觉辨认更细的线宽并且更窄的间距的图案是指分辨率较高即成像模糊较小。在层叠体10中,将贯穿孔13的平均开口率设为G(%),将贯穿孔13的开口直径为100μm以下的贯穿孔13的开口率设为H(%)。平均开口率G(%)为50%≤平均开口率G(%)≤80%。由开口率H(%)/平均开口率G(%)表示的比R为0.0001≤R≤0.5。另外,比R的单位为无量纲。若平均开口率G为50%≤平均开口率G(%)≤80%,则能够抑制透射贯穿孔13的光的衍射及所透射的光的干涉,能够清晰地视觉辨认显示于被对象物的文字及图片等的显示物,可见性良好且成像模糊较小。另外,平均开口率G优选为60%≤平均开口率G(%)≤70%,若平均开口率G为上述优选的范围,则可见性进一步良好且成像模糊进一步小。另一方面,在50%≤平均开口率G(%)≤80%的范围外时,产生透射贯穿孔13的光的衍射及所透射的光的干涉,无法清晰地视觉辨认显示物,可见性较差且成像模糊较大。若比R为0.0001≤R≤0.5,则能够抑制透射贯穿孔13的光的衍射,能够清晰地视觉辨认显示于被对象物的文字及图片等显示物,可见性良好且成像模糊较小。若比R为0.008≤R≤0.07,则成像模糊变得更小且可见性变得进一步良好。另一方面,关于比R,由于在R>0.5的情况下存在较多的100μm以下的微细的孔,因此产生透射贯穿孔13的光的衍射,成像模糊变得容易,图像模糊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体,其具有:/n金属基材,其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及/n树脂层,其设置于所述金属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n将所述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率设为G%,将所述贯穿孔的开口直径为100μm以下的贯穿孔的开口率设为H%时,/n所述平均开口率G%为50%≤平均开口率G%≤80%,/n由所述开口率H%/所述平均开口率G%表示的比R为0.0001≤R≤0.5。/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JP 2017-1899961.一种层叠体,其具有:
金属基材,其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及
树脂层,其设置于所述金属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
将所述贯穿孔的平均开口率设为G%,将所述贯穿孔的开口直径为100μm以下的贯穿孔的开口率设为H%时,
所述平均开口率G%为50%≤平均开口率G%≤80%,
由所述开口率H%/所述平均开口率G%表示的比R为0.0001≤R≤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将所述金属基材的厚度设为Tμm时,由所述平均开口率G%/所述厚度Tμm表示的比Q为1≤Q≤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树脂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基材的各个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树脂层在波长380nm~780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史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