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式航标灯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58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式航标灯连接结构,包括航标本体、航标灯组以及驱动组件,航标灯组包括主航标灯和副航标灯,航标本体上部设有安装板,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箱、电机、转盘、内齿轮、齿圈、主连接柱以及斜连接柱,电机连接有转轴,转轴与转盘固接,使转盘转动连接于安装板上,转盘外设有齿圈,转盘表面偏心位置转动连接有内齿轮,内齿轮与齿圈内壁相啮合,转盘向上固接有主连接柱,主连接柱上安装有主航标灯,内齿轮向上固接有斜连接柱,斜连接柱上安装有副航标灯,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得副航标灯可绕着主航标灯转动的同时自转,有效提高航标灯的照射面积和照射效果,便于船舶在海面能见度不高的情况下更加醒目地观测接收到海上交通信号。

A dynamic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beacon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式航标灯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航标
,尤其涉及一种动态式航标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航标灯是安装在某些航标上的一类交通灯,在夜间发出规定的灯光颜色和闪光频率,达到规定的照射角度和能见距,以使在一定范围内的船舶可以观测到发光信号,对夜行的船舶进行引导,保证船舶在夜间安全航行,其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船舶的航行安全至关重要,是保障水上运输畅通的重要手段。现有技术中航标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于航标本体上,通过航标灯闪光实现夜行船舶引导,但是当海面上能见度不高时,航标灯发出的固定光线难以被远处的船舶明显地观测到,因此设计一款能够实现航标灯的动态照射、以便于确保照射效果的航标灯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照射效果的动态式航标灯连接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动态式航标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航标本体、设于航标本体上部的航标灯组以及用于连接航标本体和航标灯组的驱动组件,所述航标灯组包括主航标灯和副航标灯,所述航标本体上部固接有安装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箱、电机、转盘、内齿轮、齿圈、主连接柱以及斜连接柱,所述驱动箱固接于安装板下表面,驱动箱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贯穿安装板与转盘中部固接,使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安装板上方,转盘外设有齿圈,所述齿圈与转盘同心设置,所述转盘上表面偏心位置转动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与齿圈内壁相啮合,所述转盘上表面中部固接有主连接柱,所述主连接柱上方安装有主航标灯,所述内齿轮上表面固接有斜连接柱,所述斜连接柱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斜连接柱上部转动连接于主连接柱一侧,斜连接柱上端安装有副航标灯。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固接有定位板,所述转轴上端贯穿定位板中部并与转盘中部固接,使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定位板上方,所述定位板上表面四周与齿圈下端固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主连接柱一侧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外端固接有转套,所述转套内转动连接有斜连接柱。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副航标灯包括灯罩以及设于灯罩内的多个灯体,各所述灯体朝向不同方向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带动与之相连接的转盘转动,偏心设置于转盘上方的内齿轮绕齿圈内壁转动,由于内齿轮与齿圈内壁的啮合关系,使得安装于斜连接柱端部的副航标灯可绕着主航标灯转动的同时自转,有效增大航标灯的照射面积,提高照射效果,便于船舶在海面能见度不高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更加醒目地观测接收到海上交通信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航标灯;2、连接板;3、灯体;4、灯罩;5、转套;6、斜连接柱;7、主连接柱;8、齿圈;9、转盘;10、内齿轮;11、定位板;12、安装板;13、航标本体;14、电机;15、驱动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航标本体13、设于航标本体13上部的航标灯组以及用于连接航标本体13和航标灯组的驱动组件,所述航标灯组包括主航标灯1和副航标灯,所述航标本体13上部固接有安装板1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箱15、电机14、转盘9、内齿轮10、齿圈8、主连接柱7以及斜连接柱6,所述驱动箱15固接于安装板12下表面,驱动箱15内安装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贯穿安装板12与转盘9中部固接,使所述转盘9转动连接于安装板12上方,转盘9外设有齿圈8,所述齿圈8与转盘9同心设置,所述转盘9上表面偏心位置转动连接有内齿轮10,所述内齿轮10与齿圈8内壁相啮合,所述转盘9上表面中部固接有主连接柱7,所述主连接柱7上方安装有主航标灯1,所述内齿轮10上表面固接有斜连接柱6,所述斜连接柱6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斜连接柱6上部转动连接于主连接柱7一侧,斜连接柱6上端安装有副航标灯。本例中主连接柱7与斜连接柱6均为空心结构,用于安装蓄电池为航标灯组供电。电机14带动与之相连接的转盘9转动,偏心设置于转盘9上方的内齿轮10绕齿圈8内壁转动,由于内齿轮10与齿圈8内壁的啮合关系,使得安装于斜连接柱6端部的副航标灯可绕着主航标灯1转动的同时自转,有效增大航标灯的照射面积,提高照射效果,便于船舶在海面能见度不高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更加醒目地观测接收到海上交通信号。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安装板12上表面固接有定位板11,所述转轴上端贯穿定位板11中部并与转盘9中部固接,使所述转盘9转动连接于定位板11上方,所述定位板11上表面四周与齿圈8下端固接,定位板11的设置用于将齿圈8、转盘9定位安装于安装板12上。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主连接柱7一侧固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外端固接有转套5,所述转套5内转动连接有斜连接柱6,由于内齿轮10转动连接于转盘9上表面偏心位置,且与齿圈8内壁相啮合,使得斜连接柱6受电机14的驱动以主连接柱7为中心转动的同时发生自转,确保安装于斜连接柱6端部的副航标灯发出的光线被远处的船舶明显地观测到。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副航标灯包括灯罩4以及设于灯罩4内的多个灯体3,各所述灯体3朝向不同方向设置,使得斜连接柱6带动副航标灯自转时,副航标灯发出动态的光线,进一步提高航标灯的照射效果,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电机14带动与之相连接的转盘9转动,偏心设置于转盘9上方的内齿轮10绕齿圈8内壁转动,由于内齿轮10与齿圈8内壁的啮合关系,使得安装于斜连接柱6端部的副航标灯可绕着主航标灯1转动的同时自转,有效增大航标灯的照射面积,提高照射效果,便于船舶在海面能见度不高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更加醒目地观测接收到海上交通信号。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式航标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航标本体、设于航标本体上部的航标灯组以及用于连接航标本体和航标灯组的驱动组件,所述航标灯组包括主航标灯和副航标灯,所述航标本体上部固接有安装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箱、电机、转盘、内齿轮、齿圈、主连接柱以及斜连接柱,所述驱动箱固接于安装板下表面,驱动箱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贯穿安装板与转盘中部固接,使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安装板上方,转盘外设有齿圈,所述齿圈与转盘同心设置,所述转盘上表面偏心位置转动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与齿圈内壁相啮合,所述转盘上表面中部固接有主连接柱,所述主连接柱上方安装有主航标灯,所述内齿轮上表面固接有斜连接柱,所述斜连接柱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斜连接柱上部转动连接于主连接柱一侧,斜连接柱上端安装有副航标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式航标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航标本体、设于航标本体上部的航标灯组以及用于连接航标本体和航标灯组的驱动组件,所述航标灯组包括主航标灯和副航标灯,所述航标本体上部固接有安装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箱、电机、转盘、内齿轮、齿圈、主连接柱以及斜连接柱,所述驱动箱固接于安装板下表面,驱动箱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贯穿安装板与转盘中部固接,使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安装板上方,转盘外设有齿圈,所述齿圈与转盘同心设置,所述转盘上表面偏心位置转动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与齿圈内壁相啮合,所述转盘上表面中部固接有主连接柱,所述主连接柱上方安装有主航标灯,所述内齿轮上表面固接有斜连接柱,所述斜连接柱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路航船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