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44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闸阀,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闸阀不适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杂质的介质,造成密封效果差的问题,包括阀体、圆形阀板、阀杆、丝杆螺母机构、手柄,所述阀体的下部位于两密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槽,沿所述密封槽的横向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密封槽上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横向两端分别嵌入到安装槽内,所述密封套的宽度尺寸大于密封槽的宽度尺寸,所述密封槽内位于密封槽底面与密封套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弹性件,使得密封套与圆形阀板脱离时,密封套处于凸起状态。

A gat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闸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闸阀。
技术介绍
闸阀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一类阀门,其广泛使用于液体、气体、粉尘等介质的流通与截止。通常,闸阀包括阀体,阀体下部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进料口的左端和出料口的右端均具有密封面,两个密封面之间动密封配合的设有能够上下移动且不会旋转的主阀板。同时该阀板上部连接有阀杆,该阀杆上部通过丝杆螺母机构连接有手柄。手柄旋转后,通过该丝杆螺母机构带动阀杆上下移动,继而该阀板上下移动对两个密封斜面形成密封或打开,最终形成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贯通或截止。现有的闸阀为了提高密封性能,通常是在阀体上且位于阀板关闭状态下的周侧向内设置有凹槽,通过阀板向下运动关闭时,通过阀板的周沿嵌入到凹槽内以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368586.5公开的一种限位闸阀,但其仅适用于不含杂质的液体或者气体的介质的流通,如果介质中掺杂有固体颗粒,在流通中会有部分固体颗粒掉入到凹槽内,造成阀体与阀板的连接不紧密,密封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闸阀,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闸阀不适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杂质的介质,造成密封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闸阀,包括阀体、圆形阀板、阀杆、丝杆螺母机构、手柄,所述阀体具有进水端、出水端以及连通于两者的流通道,所述阀体的上部位于进水端的左端与出水端的右端均设有密封面,所述圆形阀板设于两密封面之间且可上下滑动地与密封面动密封连接,所述阀体的下部位于两密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槽,沿所述密封槽的横向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密封槽上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横向两端分别嵌入到安装槽内,所述密封套的宽度尺寸大于密封槽的宽度尺寸,所述密封槽内位于密封槽底面与密封套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弹性件,使得密封套与圆形阀板脱离时,密封套处于凸起状态,所述阀杆设于圆形阀板上,所述手柄通过丝杆螺母机构与阀杆连接。进一步的,环绕所述圆形阀板的圆周外表面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上与密封套相对应处设置弧形连接片。进一步的,所述圆形阀板上位于进水端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圆形凹槽,环绕所述圆形凹槽周沿设置有凸沿,所述圆形阀板上位于圆形凹槽的同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位于圆形凹槽处设置有具有软性的中部以及由中部向外延伸的扇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靠近圆形阀板的一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条加强筋,各所述加强筋与凸沿铰接,使得圆形阀板关闭时,延伸部的外端沿抵靠在密封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凹槽的横截面积不小于三分之二的圆形阀板上靠近进水端一侧的侧面面积。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闸阀,通过转动手柄,使得通过丝杆螺母机构带动圆形阀板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流通道的贯通与截止,圆形阀板向下运动过程中抵靠在密封套上,并且挤压弹性件将密封套下压,使得圆形阀板的下周沿嵌入到密封槽内,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并且密封套在未挤压时形成凸起状态,避免在输送带有固体颗粒杂质的介质中影响圆形阀板的关闭,从而能够较好输送带有固体颗粒杂质的介质,并且兼顾密封性;进一步的,设置的密封条与弧形连接片,在圆形阀板关闭时,弧形连接片抵靠在密封套上,并且两者形成较好接触挤压,进而加强密封效果;进一步的,圆形阀板关闭后,输送的介质内存在压强进而挤压圆形阀板,通过设置连接板,使得压强挤压在具有软性的中部,其向圆形凹槽内凹,从而带动延伸部的内端下压,使得延伸部的外端向外翘起抵靠在密封面上,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中圆形阀板未关闭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阀板与连接板装配状态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为:参考图1、图2与图3,一种闸阀,包括阀体1、圆形阀板2、阀杆3、丝杆螺母机构、手柄4,所述阀体1具有进水端11、出水端12以及连通于两者的流通道5,定义沿流通道5的流通方向延伸的方向为横向,所述阀体1的上部位于进水端11的左端与出水端12的右端均设有密封面6,所述圆形阀板2设于两密封面6之间且可上下滑动地与密封面6动密封连接,所述阀体1的下部位于两密封面6之间开设有密封槽7,沿所述密封槽7的沿横向方向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弯曲弧度与密封槽7弯曲弧度相同,所述密封槽7上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套9,所述密封套9的横向两端分别嵌入到安装槽8内,所述密封套9的宽度尺寸大于密封槽7的宽度尺寸,所述密封槽7内位于密封槽7底面与密封套9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弹性件1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件10为弹簧,当然其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块或者气囊均可适用,且弹性件10的个数根据闸阀直径大小以及弹性件10的弹性势能所决定,使得密封套9与圆形阀板2脱离时,密封套9处于凸起状态,环绕所述圆形阀板2的圆周外表面设置有密封条20,所述密封条20上与密封套9相对应处设置弧形连接片21,所述阀杆3设于圆形阀板2上,所述手柄4通过丝杆螺母机构与阀杆连接,所述丝杆螺母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阀杆3自由端上的丝杆22以及设于阀体1上的螺母23,螺母23与所述丝杆22螺纹连接,所述手柄4设于丝杆22的自由端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阀板2上位于进水端11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圆形凹槽24,环绕所述圆形凹槽24周沿设置有凸沿25,所述圆形阀板2上位于圆形凹槽24的同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位于圆形凹槽24处设置有具有软性的中部26以及由中部26向外延伸的扇形的延伸部27,所述中部26未向外延伸设置延伸部27的部分均固定在圆形阀板2上,所述延伸部27上靠近圆形阀板2的一面均匀分布有加强筋28,各所述加强筋28与凸沿25铰接,使得圆形阀板2关闭时,延伸部27的外端沿抵靠在密封面6上,所述圆形凹槽24的横截面积等于五分之四的圆形阀板2上靠近进水端11一侧的侧面面积。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是:本闸阀,通过转动手柄4,使得通过丝杆螺母机构带动圆形阀板2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流通道5的贯通与截止,圆形阀板2向下运动过程中抵靠在密封套9上,并且挤压弹性件10将密封套9下压,使得圆形阀板2的下周沿嵌入到密封槽7内,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并且密封套9在未挤压时形成凸起状态,避免在输送带有固体颗粒杂质的介质中影响圆形阀板2的关闭,从而能够较好输送带有固体颗粒杂质的介质,并且兼顾密封性,设置的密封条20与弧形连接片21,在圆形阀板2关闭时,弧形连接片21抵靠在密封套9上,并且两者形成较好接触挤压,进而加强密封效果,圆形阀板2关闭后,输送的介质内存在压强进而挤压圆形阀板2,通过设置连接板,使得压强挤压在具有软性的中部26,其向圆形凹槽24内凹,从而带动延伸部27的内端下压,使得延伸部27的外端向外翘起抵靠在密封面6上,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闸阀,包括阀体、圆形阀板、阀杆、丝杆螺母机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进水端、出水端以及连通于两者的流通道,所述阀体的上部位于进水端的左端与出水端的右端均设有密封面,所述圆形阀板设于两密封面之间且可上下滑动地与密封面动密封连接,所述阀体的下部位于两密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槽,沿所述密封槽的横向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密封槽上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横向两端分别嵌入到安装槽内,所述密封套的宽度尺寸大于密封槽的宽度尺寸,所述密封槽内位于密封槽底面与密封套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弹性件,使得密封套与圆形阀板脱离时,密封套处于凸起状态,所述阀杆设于圆形阀板上,所述手柄通过丝杆螺母机构与阀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阀,包括阀体、圆形阀板、阀杆、丝杆螺母机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进水端、出水端以及连通于两者的流通道,所述阀体的上部位于进水端的左端与出水端的右端均设有密封面,所述圆形阀板设于两密封面之间且可上下滑动地与密封面动密封连接,所述阀体的下部位于两密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槽,沿所述密封槽的横向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密封槽上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横向两端分别嵌入到安装槽内,所述密封套的宽度尺寸大于密封槽的宽度尺寸,所述密封槽内位于密封槽底面与密封套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弹性件,使得密封套与圆形阀板脱离时,密封套处于凸起状态,所述阀杆设于圆形阀板上,所述手柄通过丝杆螺母机构与阀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良彭建清陈文恭李佳鑫张书恩
申请(专利权)人:沪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