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蓄冰槽,所述蓄冰槽密封并储有水;在所述蓄冰槽内设置有至少一套盘管总成,所述盘管总成包括一进、出集水管,所述进、出集水管上分别并排连通有若干呈L形设置的进、出水管,所述进、出集水管的另一端为盲端,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并排间隔设置,每一相邻的一对所述进、出水管分别通过若干垂向设置的U形盘管连通,所述进、出集水管分别连通设置在所述蓄冰槽外面的载冷剂进、出管。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面积可达到0.526m2/RT;阻力降在40KPa左右;蓄冰温度在-4.5~-5℃左右;单位体积容冰率可达22.5RT/m3之高;依靠法兰连接,方便拆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空调系统的储能装置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冷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空调制冷储能用u形盘管型蓄冰装置。技术背景蓄冰空调是指利用制冷机在夜间制得的冷量以冰的形式ie存起来,在白天空 调负荷高峰期用冰融化释放冷量,部分或全部满足供冷需求,从而减少空调冷机 的装机容量和运行电费,达到理想的制冷效果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盘管类蓄冰设备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蛇形盘管、螺旋型盘管两种形式。但是上述盘管类设计形式会存在由于换热流程较长带来蓄冰设备阻力降较大; 蓄冰层相对较厚(25mm左右),制冰温度相对较低(一般在-6"左右);设备的尺 寸较大,不利于设备的运输以及安装;如果出现设备的损伤,根本无法找到泄漏 点的位置,无法实现设备的维修,只能进行更换;盘管之间的间隙较大,因而所 需的占地面积较大,同时对于摆放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等缺陷。因而寻求一种结 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维修方便,制冷效率高的蓄冷设备成为目前制冷界共同 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U形盘管的高效便捷的蓄冰 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 于它包括一蓄冰槽,所述蓄冰槽密封并储有水;在所述蓄冰槽内设置有至少一 套盘管总成,所述盘管总成包括一进、出集水管,所述进、出集水管上分别并排 连通有若干呈L形设置的进、出水管,所述进、出集水管的另一端为盲端,所述 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并排间隔设置,每一相邻的一对所述进、出水管分别通过若 干垂向设置的U形盘管连通,所述进、出集水管分别连通设置在所述蓄冰槽外面 的载冷剂进、出管。所述进、出集水管上并排设置有若干集水接头,各所述进、出水管分别通过 法兰与所述集水接头连接。所述每排U形盘管的两最外端的所述进、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底端为盲端。设置在所述蓄冰槽中的所述盘管总成的数量为一套以上。 每套所述盘管总成分别通过阀门与所述载冷剂进、出管并联连接。 各所述盘管总成通过阀门与所述载冷剂进、出管串联连接。 所述U形盘管的直径为10 15mm。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于采 用U形盘管本身低速缓流的蓄冰作用,因而阻力降很低,基本维持在40KPa左右。 2、本技术由于采用较细的直径在10 15mm之间换热U形盘管,因此相对其 它蓄冰设备的换热面积有较大的增加,可以达到0.526m7RT,有利于蓄冰槽内温 度场均衡,有效提高融冰速率。3、本技术由于蓄冰层厚度较小, 一般在16ram 左右,因而蓄冰的温度相对较高, 一般会在-4.5 -5匸左右。4、本技术由于 蓄冰盘管较为紧密,单位体积容冰率较大,可达22.5RT/m3之高,并可调节蓄冰设 备的高度,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蓄冰设备的占地面积并不受空间限制。5、本实用新 型具有U形盘管的蓄冰装置,由于采用法兰连接,因而可以通过加装检修阀门的 手段,实现迅速发现泄漏盘管的位置,并将单片U形盘管从槽体内部取出加以维 修,维修完成之后,将其复原。本技术可以广泛用于空调系统的储能装置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盘管总成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冰槽和盘管总成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l、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盘管总成l,密封蓄冰槽2,将一个或多 个盘管总成1放置在集有水的蓄冰槽2中,蓄冰槽2大小和形状根据盘管总成1 的大小和数量决定。如图1所示,盘管总成1的大小根据制冷面积或摆放空间而设计,在一个蓄 冰槽2中,可以只有一个盘管总成1,也可以由数个盘管总成1组装在一起。盘管 总成l包括一分设与两侧的进、出集水管ll、 12,进、出集水管ll、 12上分别焊 接有若干集水接头13,每个集水接头13分别通过一法兰14连通一 L形进、出水 管15、 16,进、出水管15、 16的另一端为盲端。进水管15与出水管16并排间隔 设置。每一对相邻的进、出水管15、 16分别由若干垂向设置的独立的U形盘管17 连通,U形盘管17的数量可根据制冷面积和进、出水管15、 16的长度确定。在每 排U形盘管17的两最外端,分别设置有一根连通进水管15或出水管16的保护管18,保护管18的另一端为盲端。如图2所示,蓄冰槽2包括常规技术中的三层结构,外壳21由热浸镀锌钢板 或者彩钢板制作,中间层22为一保温隔热层,内层23敷设有聚氯乙烯防水膜。 蓄冰槽2的顶盖上设置有连接进、出集水管ll、 12的载冷剂进、出管24、 25。上述实施例中,设置在蓄冰槽2内的盘管总成1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各盘 管总成1通过阀门19串连或并联连接。在需要拆装维修时,可以关断故障段的阀 门19,拆卸故障处的法兰14,便可以将故障管拆除,修复完毕后再通过法兰14 装上。上述实施例中,U形盘管17采用较细的直径在10 15mm之间的管路。本技术使用时,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制冷主机制得的载冷剂(25%乙 二醇水溶液)温度较低,低温的载冷剂进入进集水管11中,流经进水管15到U 形盘管17,通过U形盘管17管壁与蓄冰槽2中的水进行热交换,使U形盘管17 外壁上逐渐形成冰层,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经过换热的乙二醇水溶液流 经出水管16、出集水管12,最后回到主机中,继续制冷循环。当白天电力高峰时段,制冷主机制得的载冷剂温度较高,作为载冷剂的较热 的乙二醇水溶液进入进集水管ll中,流经进水管15到U形盘管17,与U形盘管 17管壁上的冰进行热交换,使流经出水管16、出集水管12回到制冷主机的乙二 醇水溶液的温度大为降低,不但可以提供给建筑物所需冷量,而且有效地降低了 能源消耗。权利要求1、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蓄冰槽,所述蓄冰槽密封并储有水;在所述蓄冰槽内设置有至少一套盘管总成,所述盘管总成包括一进、出集水管,所述进、出集水管上分别并排连通有若干呈L形设置的进、出水管,所述进、出集水管的另一端为盲端,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并排间隔设置,每一相邻的一对所述进、出水管分别通过若干垂向设置的U形盘管连通,所述进、出集水管分别连通设置在所述蓄冰槽外面的载冷剂进、出管。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集水管上并排设置有若干集水接头,各所述进、出水管分别通过法兰与所述集水接头连接。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U形盘管的两最外端的所述进、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底端为盲端。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U形盘管的两最外端的所述进、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底端为盲端。5、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蓄冰槽中的所述盘管总成的数量为一套以上。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套所述盘管总成分别通过阀门与所述载冷剂进、出管并联连接。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盘管总成通过阀门与所述载冷剂进、出管串联连接。8、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所述的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U形盘管的直径为10 15mm。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盘管的直径为 10 15mm。专利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蓄冰槽,所述蓄冰槽密封并储有水;在所述蓄冰槽内设置有至少一套盘管总成,所述盘管总成包括一进、出集水管,所述进、出集水管上分别并排连通有若干呈L形设置的进、出水管,所述进、出集水管的另一端为盲端,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并排间隔设置,每一相邻的一对所述进、出水管分别通过若干垂向设置的U形盘管连通,所述进、出集水管分别连通设置在所述蓄冰槽外面的载冷剂进、出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高海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