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85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包括处理设备主体与添料机构,所述处理设备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孔轴,所述处理设备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处理设备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管,所述处理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接触氧化室与沉淀过滤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设有过滤机构与添料机构,能够对污水中的污泥与杂质进行一个初步的过滤,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并能方便人们对处理设备内部进行填料的添加,还能对填料的用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污水处理的更加彻底,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n integrated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有机物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污水的排放也在逐渐增加,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污水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人们对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的要求就越来越高。现有的处理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污水中的污泥与杂质进行预过滤,容易导致污泥堵塞管道,且处理效果不佳,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其次,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填料进行添加,也不能对填料添加的量进行把控,可能会导致有机生物处理不彻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包括处理设备主体与添料机构,所述处理设备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孔轴,所述处理设备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处理设备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管,所述处理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接触氧化室与沉淀过滤室,所述接触氧化室位于沉淀过滤室的一侧,所述添料机构位于处理设备主体的上端。活性炭层主要起到吸附有机物,对重金属起到过滤的作用。水泵主要起到动力传输的作用。螺栓主要是其起到紧固的作用。测量筒主要是对填料的用量进行测量、放置的作用。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活性炭层、过滤网、密封盖、端盖、水泵与连接管,所述过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层与过滤网,所述活性炭层位于过滤网的一侧,所述过滤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端盖,所述过滤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盖,所述过滤机构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管。优选的,所述添料机构包括测量筒、控制阀、落料管、螺栓、固定杆与卡位轴,所述添料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落料管与卡位轴,所述卡位轴位于落料管的两侧,所述落料管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卡位轴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螺栓,所述卡位轴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添料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测量筒。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的下端内表面通过连接孔与密封盖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密封盖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贯穿卡位轴,所述测量筒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测量值,测量筒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螺栓的规格为圆扁头十字沟槽类型,处理工艺为抗氧化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通过设置的过滤机构,能够先启动水泵,使污水通过连接管吸入内部,然后将其放入过滤机构内,先通过过滤机构内的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通过活性炭层可以对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与放射性物质进行一个过滤,当过滤机构内的污泥较多,可以打开过滤机构上的密封盖对其进行排放,可以提高污水中有机物处理的效果,有利于人们使用,通过设置的添料机构,能够将填料倒入测量筒内,通过测量筒前端的测量值对填料的量进行把控,可以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清理的更加彻底,当测量筒内填料添加完毕后,可以向下滑动添料机构,使添料机构上的落料管与处理设备主体上的卡孔轴对接,然后拧紧卡位轴上的螺栓,从而使添料机构在固定杆上进行固定,然后打开落料管上的控制阀使填料落入处理设备主体内,便于人们度填料进行添加,方便人们使用,整个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的图1中过滤机构7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的图1中添料机构8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设备主体;2、进水管;3、卡孔轴;4、接触氧化室;5、沉淀过滤室;6、排污管;7、过滤机构;71、活性炭层;72、过滤网;73、密封盖;74、端盖;75、水泵;76、连接管;8、添料机构;81、测量筒;82、控制阀;83、落料管;84、螺栓;85、固定杆;86、卡位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包括处理设备主体1与添料机构8,处理设备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孔轴3,处理设备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进水管2,进水管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机构7,处理设备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管6,处理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接触氧化室4与沉淀过滤室5,接触氧化室4位于沉淀过滤室5的一侧,添料机构8位于处理设备主体1的上端。过滤机构7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层71与过滤网72,活性炭层71位于过滤网72的一侧,过滤机构7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端盖74,过滤机构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盖73,过滤机构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75,水泵75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管76,能够先启动水泵75,使污水通过连接管76吸入内部,然后将其放入过滤机构7内,先通过过滤机构7内的过滤网72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通过活性炭层71可以对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与放射性物质进行一个过滤,当过滤机构7内的污泥较多,可以打开过滤机构7上的密封盖73对其进行排放,可以提高污水中有机物处理的效果,处理设备主体1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曝气机构,能够对处理设备主体1内提供一定的氧气。添料机构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落料管83与卡位轴86,卡位轴86位于落料管83的两侧,落料管8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阀82,卡位轴86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螺栓84,卡位轴86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杆85,添料机构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测量筒81,能够将填料倒入测量筒81内,通过测量筒81前端的测量值对填料的量进行把控,可以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清理的更加彻底,当测量筒81内填料添加完毕后,可以向下滑动添料机构8,使添料机构8上的落料管83与处理设备主体1上的卡孔轴3对接,然后拧紧卡位轴86上的螺栓84,从而使添料机构8在固定杆85上进行固定,然后打开落料管83上的控制阀82使填料落入处理设备主体1内,便于人们度填料进行添加,方便人们使用。本技术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可以将填料倒入测量筒81内,然后通过落料管83使填料落入接触氧化室4内,当填料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长出生物膜,可以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通过处理设备主体1内的曝气机构提供一定的氧气,防止填料壁内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然后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然后将污水先通过过滤机构7对其进行过滤,然后通过进水管2将其排入处理设备主体1内,先通过接触氧化室4对污水中的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包括处理设备主体(1)与添料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孔轴(3),所述处理设备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机构(7),所述处理设备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管(6),所述处理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接触氧化室(4)与沉淀过滤室(5),所述接触氧化室(4)位于沉淀过滤室(5)的一侧,所述添料机构(8)位于处理设备主体(1)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包括处理设备主体(1)与添料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孔轴(3),所述处理设备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过滤机构(7),所述处理设备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管(6),所述处理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接触氧化室(4)与沉淀过滤室(5),所述接触氧化室(4)位于沉淀过滤室(5)的一侧,所述添料机构(8)位于处理设备主体(1)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7)包括活性炭层(71)、过滤网(72)、密封盖(73)、端盖(74)、水泵(75)与连接管(76),所述过滤机构(7)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层(71)与过滤网(72),所述活性炭层(71)位于过滤网(72)的一侧,所述过滤机构(7)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端盖(74),所述过滤机构(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盖(73),所述过滤机构(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75),所述水泵(75)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管(7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培明杨沂玲付鑫洋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奥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