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和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376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和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用户在晚上寻找电动汽车的充电口时需要借助外界的照明装置导致用户充电体验较差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内的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第一端上的按钮以及位于壳体第二端与发光单元之间的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被设置在电动汽车上充电口附近,用户在打开充电口盖板时,照明装置会被自动点亮,照亮充电口,用户很容易就可以将充电枪插入到电动汽车上。方便了用户的操作,优化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Lighting and c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和汽车
本技术属于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和汽车。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在充电时需要用户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枪插入到充电口中,使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与充电桩电连接到一起。在白天充电时,用户很容易就可以将充电枪插入到电动汽车上的充电口中。在晚上充电时,用户往往需要借助照明装置(例如手电筒或手机)才可以准确地识别出充电口的位置,进而将充电枪插入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中。但是,用户借助照明装置将充电枪插入到电动汽车上的充电口时,势必会同时占用两只手。其中一只手用来拿充电枪,另一只手用来拿照明装置,操作起来非常不便,用户的充电体验较差。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照明装置和汽车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用户在晚上寻找电动汽车的充电口时需要借助外界的照明装置导致用户充电体验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其至少一部分为透光结构;发光单元,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按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上,所述按钮用于驱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并因此使所述发光单元被点亮或熄灭。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用于给所述发光单元提供指向所述按钮的力。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电路板、电池、发光构件和开关,所述电路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所述发光构件和所述开关分别固定到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池的一个电极与所述发光构件的一个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电池的另一个电极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发光构件的另一个接线端电连接;在所述按钮驱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之后,所述开关从断开状态切换到闭合状态或者从闭合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关包括两个彼此分离的触点,所述触点形成在所述电路板上靠近所述壳体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上的导电构件,所述弹簧能够驱动所述电路板向所述第一端移动,使所述导电构件与两个所述触点抵接,使两个所述触点导通,从而使所述电池为所述发光构件提供电能。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与所述发光构件之间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成使所述发光构件在被点亮第一预设时长之后熄灭。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块还设置成在所述开关保持断开状态达到第二预设时长之后才允许所述发光构件被点亮。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板卡接到一起的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可滑动地连接到一起,并且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壳体第二端的一侧。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到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按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抵接,并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导电构件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壳体与所述导电构件连接到一起。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构件是采用导电橡胶制成的垫片。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螺纹连接到一起。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垫高构件,所述垫高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螺纹连接。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匹配的第一螺纹柱;所述垫高构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匹配的第二螺纹柱,所述垫高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柱匹配的第二螺纹孔。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按钮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上述照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构件是LED灯。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在上述汽车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汽车是电动汽车,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附近,并且所述照明装置设置成使所述按钮能够被关闭的充电口盖板抵接。在上述汽车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汽车是燃油汽车,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燃油汽车的加油口附近,并且所述照明装置设置成使所述按钮能够被关闭的加油口盖板抵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壳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透光结构,将发光单元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将按钮设置在壳体的第一端上,使得按钮能够驱使发光单元移动并因此使发光单元被点亮或熄灭。因此,本技术的照明装置能够在用户给电动汽车充电时点亮发光单元,照亮电动汽车上充电口附近的位置,使得用户能够精准地确定充电口的位置,避免了用户使用外界照明装置时操作不便的情况,优化了用户的充电体验。优选地,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用于给所述发光单元提供指向所述按钮的力。进一步优选地,照明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充电口附近,并且所述照明装置设置成使所述按钮能够被关闭的充电口盖板按压,以便照明装置在充电口盖板被打开时能够被自动点亮。方案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其至少一部分为透光结构;发光单元,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按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上,所述按钮用于驱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并因此使所述发光单元被点亮或熄灭。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用于给所述发光单元提供指向所述按钮的力。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电路板、电池、发光构件和开关,所述电路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所述发光构件和所述开关分别固定到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池的一个电极与所述发光构件的一个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电池的另一个电极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发光构件的另一个接线端电连接;在所述按钮驱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之后,所述开关从断开状态切换到闭合状态或者从闭合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两个彼此分离的触点,所述触点形成在所述电路板上靠近所述壳体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上的导电构件,所述弹簧能够驱动所述电路板向所述第一端移动,使所述导电构件与两个所述触点抵接,使两个所述触点导通,从而使所述电池为所述发光构件提供电能。方案5、根据方案3所述的照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n壳体,其至少一部分为透光结构;/n发光单元,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n按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上,所述按钮用于驱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并因此使所述发光单元被点亮或熄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
壳体,其至少一部分为透光结构;
发光单元,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按钮,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上,所述按钮用于驱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并因此使所述发光单元被点亮或熄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用于给所述发光单元提供指向所述按钮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电路板、电池、发光构件和开关,
所述电路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所述发光构件和所述开关分别固定到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电池的一个电极与所述发光构件的一个接线端电连接,所述电池的另一个电极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发光构件的另一个接线端电连接;
在所述按钮驱使所述发光单元移动之后,所述开关从断开状态切换到闭合状态或者从闭合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两个彼此分离的触点,所述触点形成在所述电路板上靠近所述壳体第一端的一侧;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上的导电构件,所述弹簧能够驱动所述电路板向所述第一端移动,使所述导电构件与两个所述触点抵接,使两个所述触点导通,从而使所述电池为所述发光构件提供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与所述发光构件之间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成使所述发光构件在被点亮第一预设时长之后熄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设置成在所述开关保持断开状态达到第二预设时长之后才允许所述发光构件被点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板卡接到一起的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可滑动地连接到一起,并且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壳体第二端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夏丽建侯文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