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烃装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631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危化品装卸作业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化烃装车系统,该系统包括:储液装置,该储液装置包括第一储液单元及第二储液单元,用于存储包含气相部分及液相部分的液化烃;压缩机,用于对来自所述储液装置的气相部分进行加压;离心泵,用于将从所述储液装置输出的液化烃泵送出去,以完成该液化烃的装车作业;以及控制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所述压缩机对来自所述第二储液单元的气相部分进行加压;将加压后的气相部分输入到所述第一储液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储液单元内气相部分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储液单元的输出开关开启,以将加压后的液化烃输送至所述离心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避免液化烃装卸作业时发生气蚀现象。

Liquefied hydrocarbon load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化烃装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危化品装卸作业安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化烃装车系统。
技术介绍
液化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可裂解制乙烯、丙烯、丁烯,也可用作燃料,一般通过外输提供动力向运输罐车进行装卸。常用的外输泵包括容积式泵(往复式泵/回转式泵)、叶轮式泵、旋转泵及真空泵等。离心泵属于叶轮式泵,由于该泵的流量大、扬程高且启停平稳,故其是常用的液化石油气和油品的专用泵。当离心泵泵室和吸入管充满液体时,叶轮高速旋转产生很大的离心力,使得液体获得能量且沿着叶轮通道甩向四周,并从叶片之间的阔口处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截面积逐渐变大的泵壳内,随之液体流速逐渐降低,减小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由此,叶轮中心压力降形成低压区(低于泵吸入口的压力),液体从泵吸入口自动流入叶轮中心区。随着叶轮旋转,液体不断吸入和压出达到被加压输送的目的。离心泵输送液化介质时,如果泵内某处的压力低于该处液体温度下的气化压力,部分液体开始气化形成气泡。气泡随液流进入泵内高压区时,蒸汽冷凝成液体,气泡破灭,体积突然缩小,周围液体迅速补充,产生高频率、高冲击力的水锤,对旋转叶轮进行打击使其表面成为蜂窝状或海绵状,进一步还会发生化学腐蚀,致使金属表面剥落破坏。另外,液化烃中含有C3和C4成分,这两种成分容易气化,尤其是在夏季易发生气蚀,对离心泵内部结构破坏严重,严重影响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提供一种液化烃装车系统,该系统可使液化烃在离心泵入口具有足够的压力,从而避免液化烃装卸作业时发生气蚀现象,提高离心泵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化烃装车系统,该系统包括:储液装置,该储液装置包括第一储液单元及第二储液单元,用于存储包含气相部分及液相部分的液化烃;压缩机,用于对来自所述储液装置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离心泵,用于将从所述储液装置输出的液化烃泵送出去,以完成该液化烃的装车作业;以及控制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所述压缩机对来自所述第二储液单元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将加压后的气相部分输入到所述第一储液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储液单元内所述气相部分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储液单元的输出开关开启,以将加压后的液化烃输送至所述离心泵。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所述压缩机对来自所述第一储液单元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将加压后的气相部分输入到所述第二储液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二储液单元内所述气相部分的压力达到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储液单元的输出开关及所述离心泵开启开启,以将加压后的液化烃输送至所述离心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相同或不同。可选的,该系统还包括:止回阀,安装于所述离心泵的出口处,用于防止所述液化烃回流。可选的,该系统还包括:回流阀,安装于所述离心泵与所述储液装置之间的管道上,用于将从所述离心泵泵出的液化烃回流至所述储液装置,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离心泵出口处的压力高于所述回流阀的设定压力的情况下,开启所述回流阀。可选的,该系统还包括开关装置,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开关装置控制所述压缩机对来自所述第一储液单元或所述第二储液单元中的一者内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可选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电磁阀组。可选的,该系统还包括:过滤器,用于对从所述第一储液单元或所述第二储液单元输出的液化烃中杂质进行过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通过压缩机对第二储液单元内液化烃的气相部分进行加压,然后将加压后的气相部分输送至第一储液单元,接着在所述第一储液单元内的气相部分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储液单元的输出开关开启,以将加压后的液化烃输送至离心泵,从而使得液化烃在离心泵入口具有足够的压力,避免其装卸作业时发生的气蚀现象,提高离心泵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液化烃装车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液化烃装车系统的结构图;以及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液化烃装车系统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储液装置2压缩机3离心泵4控制器5开关装置6真空泵7止回阀8回流阀10第一储液单元11第二储液单元12压力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50电磁阀51电磁阀52电磁阀53电磁阀100电磁阀110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由于液化烃具有极易挥发的特性,故其在存储时,相应的存储介质内通常会包含液相部分和气相部分。由于液化烃中的气相部分的压力较小,若直接通过离心泵对该液化烃进行装车作业,液化烃会导致离心泵出现气蚀现象,从而严重损坏离心泵。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化烃装车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化烃装车系统,该系统可包括:储液装置1,该储液装置1包括第一储液单元10及第二储液单元11,用于存储包含气相部分及液相部分的液化烃;压缩机2,用于对来自所述储液装置1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离心泵3,用于将从所述储液装置1输出的液化烃泵送出去,以完成该液化烃的装车作业;以及控制器4,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所述压缩机2对来自所述第二储液单元11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将加压后的气相部分输入到所述第一储液单元10;以及在所述第一储液单元10内所述气相部分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储液单元10的输出开关开启,以将加压后的液化烃输送至所述离心泵3。其中,所述第一储液单元10内所述气相部分的压力可通过压力传感器12检测,所述第一储液单元10的输出开关可为电磁阀100,如图3所示。该系统可通过压缩机对第二储液单元内液化烃的气相部分进行加压,然后将加压后的气相部分输送至第一储液单元,接着在所述第一储液单元内的气相部分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储液单元的输出开关开启,以将加压后的液化烃输送至离心泵,从而使得液化烃在离心泵入口具有足够的压力,避免其装卸作业时发生的气蚀现象,提高离心泵的使用寿命。所述控制器3可包括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常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其他任何类型的集成电路(IC)、状态机等等。除了上述通过所述第一储液单元10输出液化烃的情况外,本专利技术还可包括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储液单元11输出液化烃,以进行液化烃的装卸作业。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器4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所述压缩机2对来自所述第一储液单元10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将加压后的气相部分输入到所述第二储液单元11;以及在所述第二储液单元11内所述气相部分的压力达到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储液单元11的输出开关开启,以将加压后的液化烃输送至所述离心泵3,其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化烃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n储液装置,该储液装置包括第一储液单元及第二储液单元,用于存储包含气相部分及液相部分的液化烃;/n压缩机,用于对来自所述储液装置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n离心泵,用于将从所述储液装置输出的液化烃泵送出去,以完成该液化烃的装车作业;以及/n控制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n控制所述压缩机对来自所述第二储液单元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n将加压后的气相部分输入到所述第一储液单元;以及/n在所述第一储液单元内所述气相部分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储液单元的输出开关开启,以将加压后的液化烃输送至所述离心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烃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储液装置,该储液装置包括第一储液单元及第二储液单元,用于存储包含气相部分及液相部分的液化烃;
压缩机,用于对来自所述储液装置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
离心泵,用于将从所述储液装置输出的液化烃泵送出去,以完成该液化烃的装车作业;以及
控制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所述压缩机对来自所述第二储液单元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
将加压后的气相部分输入到所述第一储液单元;以及
在所述第一储液单元内所述气相部分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储液单元的输出开关开启,以将加压后的液化烃输送至所述离心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烃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所述压缩机对来自所述第一储液单元的所述气相部分进行加压;
将加压后的气相部分输入到所述第二储液单元;以及
在所述第二储液单元内所述气相部分的压力达到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储液单元的输出开关开启,以将加压后的液化烃输送至所述离心泵,
其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桢蒲鹤高鑫宫宏孙立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