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变速箱油气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在变速箱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室、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设置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迷宫式分离结构,进气口用于连通油气分离室和变速箱内腔,进气口处设有油气分离管,油气分离管向油气分离室的顶部延伸且上端端口封闭,油气分离管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油气提前分离口,油气分离室通过上述油气提前分离口与变速箱内腔相连通。通过以上设计,使得混合气进入油气分离室前就能够得到提前分离,然后通过迷宫式分离结构的再次分离,以此大大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从而满足上述变速器特殊环境下的油气分离要求。
An oil gas separation device for motorcycle gear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
,涉及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摩托车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由于未完全燃烧的气体有一小部分不可避免的会从气缸体和活塞环之间的间隙窜入变速箱中,通常称该窜入气体为活塞窜气。由于活塞窜气会导致变速箱内部压力不断升高,且活塞窜气本身含有有害气体,为了控制变速箱内部压力和环境保护,一般通过设计变速箱强制通风系统将变速箱窜入的气体引入发动机的进气口参与二次燃烧,即避免了未燃烧完全的废气排入大气造成污染,又能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但是,未经过滤的活塞窜气含有机油,它会随着活塞窜气被带入发动机进行燃烧,长期的结果就是导致发动机内部积碳严重,且大量的机油混入发动机内部之后还会导致火花塞的点火失灵,同时烧毁节气门;为此,现有技术中,一般均采用在变速箱上设置迷宫式油气分离器进行对上述活塞窜气进行油气分离,将活塞窜气流经变速箱携带的机油再截留到变速箱中,避免机油进入发动机而对发动机造成上述不利影响。但是,现有迷宫式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果较差,原因是:区别于其他汽油机的工作环境,在摩托车的变速箱中,由于变速箱主轴和副轴会高速转动,且考虑到安装空间的限制,油气分离器的进气口一般靠近变速箱的高速旋转轴设计,这样导致旋转轴上蒸发的润滑油会与窜入变速箱的活塞窜气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气体,这样进一步加剧了混合气体的油含量,也就是说,针对变速箱内的混合气体的油气分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传统的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只能用于普通油气分离环境,并不具有绝对的分离油气的作用,而且迷宫结构的油气分离结构不能对减少油气分离前油气的形成,因此,其应用在变速箱环境中,油气分离效果较差。为提高油气分离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采用的技术手段是通过将迷宫式分离结构中的隔板布置复杂化设计,以此达到提高油气分离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是现有摩托车变速箱油气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变速箱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室,还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设置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迷宫式分离结构,所述进气口用于连通油气分离室和变速箱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处设有油气分离管,所述油气分离管向油气分离室的顶部延伸且上端端口封闭,所述油气分离管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油气提前分离口,所述油气分离室通过上述油气提前分离口与变速箱内腔相连通。针对将用于连通油气分离室和变速箱内腔的进气口布置在变速箱旋转轴轴孔上方箱体上的特殊应用环境,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在现有迷宫式分离结构的基础上,不去对迷宫式分离结构进行复杂化设计,而是通过在进气口处设计油气分离管使进气口和油气分离室隔离,并且油气分离管的上端向油气分离室的顶部延伸,这样使得混合气不会直接进入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迷宫式分离结构进行油气分离,而是在进入油气分离室前能够获得一段加长的延伸通道,同时通过对油气分离管进行设计,即油气分离管的上端端口封闭且在其外周壁上开设连通进气口和油气分离室的油气提前分离口,这样使得混合气进入油气分离管并上升冲击到油气分离管封闭端口顶部时,混合气受到封闭顶部的阻挡,此时部分油会与气在此处分离,即油还留在封闭顶部时,气已经顺着管壁从油气提前分离口流出到油气分离室中,也就是说,油气分离管的上述结构设计给混合气带来了U形的迷宫路径,再配合上述向顶部延伸的加长设计,使得混合气在进入油气分离室前就能够经过一次效果较好的油气分离;随后,混合气进入油气分离室的迷宫式分离结构进行油气分离时已经是第二次油气分离处理了;因此,通过以上油气分离管的提前油气分离设计,使得本装置能够对混合气进行二重分离处理,大大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从而满足上述变速器环境的油气分离要求。另外,上述油气分离管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油气分离室内的空间,不会占用额外的安装空间,不影响现有油气分离装置的改装。在上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中,所述油气分离管呈直柱状且上端内顶部具有由上往下向油气提前分离口所在一侧倾斜的油气分离斜面。当混合气进入油气分离管并冲击油气分离管内顶部时,混合气受到斜面的导向,使得油气分离的位置移到斜面和管壁之间的夹角处,而由于气体流速快且重量轻,并且油气分离斜面由上往下向油气提前分离口所在一侧倾斜,那么混合气受到阻挡折返时,此时油气分离斜面就能够将分离出的气快速导向油气提前分离口流出,而流速相对较慢较重分离出的油会顺着从远离油气提前分离口一侧的管壁上流回到变速箱中,因此,通过以上设计,明确规划了油、气的分离路径,减少了两者分离后又混合的情况,也大大减少了油被气带着吹向油气提前分离口的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油气分离效果。在上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中,所述油气提前分离口的开口下边缘与油气分离室的底面相接且平齐或者所述油气提前分离口的开口下边缘属于油气分离室底面的一部分。通过以上设计,使得混合气从油气提前分离口流出时能够第一时间与油气分离室的底面接触,这样有利于提高混合气与油气分离室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长,从而有利于提高油气分离效果。在上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中,所述油气分离管的下端向下延伸出进气口。通过以上设计,延伸出进气口进入变速箱内部的油气分离管能够在变速箱内部的进气口周围形成一种油气分离结构,即混合气在进入进气口内部前,会受到油气分离管下端的阻挡,从而使得混合气在此处就能够进行油气分离,从而再次提高了本装置的油气分离效果。在上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中,所述进气口的截面呈圆形,所述油气提前分离口的竖向开口宽度小于进气口的直径。通过以上设计油气提前分离口的缩小设计,这样使得油气提前分离口处能够形成类似于过滤孔的过滤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油气分离管对于混合气的提前分离效果。在上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中,所述油气分离斜面与进气口横截面的夹角为30°~60°。通过对于以上倾斜夹角的合理设计,能够提高油气分离管的油气分离效果。上述夹角优选为45°。在上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中,所述油气分离管的外周壁上具有连接板,所述油气分离管穿过进气口并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油气分离室的底面上或者固定在变速箱箱体的内表面上。通过以上分体设计,有利于对于现有油气分离装置的改装设计;作为另一种等同方案,所述油气分离管也可以与变速箱箱体一体成型,最终也能实现油气分离管与进气口的固定设计。在上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中,所述油气分离室为矩形腔室,所述进气口位于油气分离室长度方向一端的底面上,所述出气口位于油气分离室长度方向另一端的顶面上,所述油气分离室的底面上具有沿油气分离室长度方向由高到低倾斜的分离坡面,所述分离坡面的低点位置靠近进气口。通过以进气口和出气口位置,以及分离坡面的配合设计,使得混合气在进入油气分离室流向出气口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分离坡面的阻挡,从而减缓混合气的流速,使得混合气在油气分离室的停留时间延长,这样使得混合气能够得到油气分离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变速箱(a)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室(1),还包括进气口(2)、出气口(3)以及设置在进气口(2)和出气口(3)之间的迷宫式分离结构,所述进气口(2)用于连通油气分离室(1)和变速箱(a)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处设有油气分离管(4),所述油气分离管(4)的上端向油气分离室(1)的顶部延伸且上端端口封闭,所述油气分离管(4)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油气提前分离口(41),所述油气分离室(1)通过上述油气提前分离口(41)与变速箱(a)内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变速箱(a)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室(1),还包括进气口(2)、出气口(3)以及设置在进气口(2)和出气口(3)之间的迷宫式分离结构,所述进气口(2)用于连通油气分离室(1)和变速箱(a)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处设有油气分离管(4),所述油气分离管(4)的上端向油气分离室(1)的顶部延伸且上端端口封闭,所述油气分离管(4)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油气提前分离口(41),所述油气分离室(1)通过上述油气提前分离口(41)与变速箱(a)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管(4)呈直柱状且上端内顶部具有由上往下向油气提前分离口(41)所在一侧倾斜的油气分离斜面(4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提前分离口(41)的开口下边缘与油气分离室(1)的底面相接或者所述油气提前分离口(41)的开口下边缘属于油气分离室(1)底面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管(4)的下端向下延伸出进气口(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的截面呈圆形,所述油气提前分离口(41)的竖向开口宽度小于进气口(2)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室(1)为矩形腔室,所述进气口(2)位于油气分离室(1)长度方向一端的底面上,所述出气口(3)位于油气分离室(1)长度方向另一端的顶面上,所述油气分离室(1)的底面上具有沿油气分离室(1)长度方向由高到低倾斜的分离坡面(5),所述分离坡面(5)的低点位置靠近进气口(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变速箱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分离结构包括位于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树军,周大权,龚建平,陈礼信,吴兵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