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止智能机械手臂松动的支撑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12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防止智能机械手臂松动的支撑底座,固定圆板设置在支撑机构底部,防松装置设置在固定圆板上;固定圆板底部中心处固定有隔块,隔块布置在支撑平台上,固定圆板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均安装有第一螺栓,固定圆板通过第一螺栓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螺纹孔之间布置防松装置,上缓冲装置上设置有套筒,下缓冲装置设置有与套筒相适配的插杆,上缓冲装置设置在固定圆板上表面,下缓冲装置设置在固定圆板与支撑平台之间,插杆穿过固定圆板并插入套筒内;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环压板,环压板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支撑机构穿过通孔,环压板与上缓冲装置均接触挤压。其有效防止松动,提高稳定性,保证了智能机械手臂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防止智能机械手臂松动的支撑底座
本技术涉及智能机械手臂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智能机械手臂松动的支撑底座。
技术介绍
机械手臂是机械人
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半导体制造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尽管它们的形态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接受指令,精确地定位到三维(或二维)空间上的某一点进行作业。现有的机械手臂在夹持工件时,由于工件的重力作用,还有这种结构配备的很多伺服机构,每个机构累加在一起,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容易对支撑整个机械手臂的底座造成松动的现象,这种现象能加大整个机械手臂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智能机械手臂松动的支撑底座,该支撑底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防止松动,提高稳定性,保证了智能机械手臂的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智能机械手臂松动的支撑底座,包括支撑平台以及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的底座,底座包括固定圆板、支撑机构、四个防松装置,固定圆板设置在支撑机构底部,四个防松装置设置在固定圆板上;固定圆板底部中心处固定有隔块,隔块布置在支撑平台上,固定圆板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四个螺纹孔中均安装有第一螺栓,固定圆板通过四个第一螺栓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螺纹孔之间布置一个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包括有对齐设置的上缓冲装置、下缓冲装置,上缓冲装置上设置有套筒,下缓冲装置设置有与套筒相适配的插杆,上缓冲装置设置在固定圆板上表面,下缓冲装置设置在固定圆板与支撑平台之间,插杆穿过固定圆板并插入套筒内;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环压板,环压板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支撑机构穿过通孔,环压板的下表面与四个上缓冲装置均接触挤压。优选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机械手臂机构。优选地,上缓冲装置还包括有两个第一缓冲板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缓冲板之间的三个第一弹簧;下缓冲装置还包括有两个第二缓冲板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二缓冲板之间的三个第二弹簧,套筒、插杆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缓冲板的下表面中心处以及与其中一个第一缓冲板相对设置的其中一个第二缓冲板的上表面中心处。优选地,环压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螺栓,环压板通过至少三个第二螺栓与支撑平台连接固定。优选地,环压板的外直径大于固定圆板的外直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将固定圆板与支撑平台之间设置的隔块,使防松装置方便安装;通过防松装置上设置的上缓冲装置与环压板之间的相互挤压的效果,能起到缓冲卸力的作用。本技术设计较为巧妙,对流水线上工作的机械手臂机构的底座具有防止松动的功能。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防止智能机械手臂松动的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防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平台2、底座3、上缓冲装置4、下缓冲装置11、环压板12、通孔13、第二螺栓21、固定圆板22、支撑机构23、防松装置24、隔块26、第一螺栓31、套筒32、第一缓冲板33、第一弹簧41、插杆42、第二缓冲板43、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智能机械手臂松动的支撑底座,包括支撑平台1以及安装在支撑平台1上的底座2。底座2包括固定圆板21、支撑机构22、四个防松装置23,固定圆板21设置在支撑机构22底部,支撑机构22上设置有机械手臂机构,四个防松装置23设置在固定圆板21上。固定圆板21底部中心处固定有隔块24,隔块24布置在支撑平台1上,隔块24使固定圆板21与支撑平台1存在空间,方便安装四个防松装置23。固定圆板21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四个螺纹孔中均安装有第一螺栓26,固定圆板21通过四个第一螺栓26与支撑平台1固定连接。为防止机械手臂机构长时间工作,第一螺栓26与支撑平台1之间会存在松动情况,因而,每两个相邻螺纹孔之间布置一个防松装置23。防松装置23包括有对齐设置的上缓冲装置3、下缓冲装置4,上缓冲装置3上设置有套筒31,下缓冲装置4设置有与套筒31相适配的插杆41,上缓冲装置3设置在固定圆板21上表面,下缓冲装置4设置在固定圆板21与支撑平台1之间,插杆41穿过固定圆板21并插入套筒31内;上缓冲装置3还包括有两个第一缓冲板32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缓冲板32之间的三个第一弹簧33;下缓冲装置4还包括有两个第二缓冲板42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二缓冲板42之间的三个第二弹簧43。由于支撑平台1上设置有环压板11,环压板1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2,支撑机构22穿过通孔12,环压板11的下表面与四个上缓冲装置3均接触挤压,因此上缓冲装置3、下缓冲装置4分别具有缓冲固定圆板21被带动向上的刚性力和固定圆板21被挤压向下的刚性力。套筒31、插杆41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缓冲板32的下表面中心处以及与其中一个第一缓冲板32相对设置的其中一个第二缓冲板42的上表面中心处,因此插杆41穿过固定圆板21并插入套筒31内,能防止上缓冲装置3、下缓冲装置4跑偏。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压板1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螺栓13,环压板11通过至少三个第二螺栓13与支撑平台1连接固定。环压板11的外直径大于固定圆板21的外直径。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止智能机械手臂松动的支撑底座,包括支撑平台(1)以及安装在支撑平台(1)上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固定圆板(21)、支撑机构(22)、四个防松装置(23),所述固定圆板(21)设置在支撑机构(22)底部,所述四个防松装置(23)设置在固定圆板(21)上;所述固定圆板(21)底部中心处固定有隔块(24),所述隔块(24)布置在支撑平台(1)上,所述固定圆板(21)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所述四个螺纹孔中均安装有第一螺栓(26),所述固定圆板(21)通过四个第一螺栓(26)与支撑平台(1)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螺纹孔之间布置一个防松装置(23),所述防松装置(23)包括有对齐设置的上缓冲装置(3)、下缓冲装置(4),所述上缓冲装置(3)上设置有套筒(31),所述下缓冲装置(4)设置有与套筒(31)相适配的插杆(41),所述上缓冲装置(3)设置在固定圆板(21)上表面,所述下缓冲装置(4)设置在固定圆板(21)与支撑平台(1)之间,所述插杆(41)穿过固定圆板(21)并插入套筒(31)内;所述支撑平台(1)上设置有环压板(11),所述环压板(1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2),所述支撑机构(22)穿过通孔(12),所述环压板(11)的下表面与四个上缓冲装置(3)均接触挤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止智能机械手臂松动的支撑底座,包括支撑平台(1)以及安装在支撑平台(1)上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固定圆板(21)、支撑机构(22)、四个防松装置(23),所述固定圆板(21)设置在支撑机构(22)底部,所述四个防松装置(23)设置在固定圆板(21)上;所述固定圆板(21)底部中心处固定有隔块(24),所述隔块(24)布置在支撑平台(1)上,所述固定圆板(21)上设置有四个螺纹孔,所述四个螺纹孔中均安装有第一螺栓(26),所述固定圆板(21)通过四个第一螺栓(26)与支撑平台(1)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螺纹孔之间布置一个防松装置(23),所述防松装置(23)包括有对齐设置的上缓冲装置(3)、下缓冲装置(4),所述上缓冲装置(3)上设置有套筒(31),所述下缓冲装置(4)设置有与套筒(31)相适配的插杆(41),所述上缓冲装置(3)设置在固定圆板(21)上表面,所述下缓冲装置(4)设置在固定圆板(21)与支撑平台(1)之间,所述插杆(41)穿过固定圆板(21)并插入套筒(31)内;所述支撑平台(1)上设置有环压板(11),所述环压板(1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2),所述支撑机构(22)穿过通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燕红周建王佳琪赵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