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劳广平专利>正文

带桌面的转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8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桌面的转椅,有椅背、座板、转动机构,其特征是扶手(1)上套有桌面(2),纵支杆(10)椅背后的一端套有固定连接的套管(11)、支杆(12)和后横杆(13),与纵支杆交叉固定连接的主横杆(9)与座板(3)铰接,套管(11)可沿纵支杆移动和定位,椅背(14)、座板(3)、垂板(6)之间均铰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家具领域。
技术介绍
在已有的可转动靠背椅技术中,没有可调节椅背倾斜角的,也没有可调节座板斜度的,更没有转椅带有桌面的,这些情况妨碍了转椅的更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转椅带有桌面,椅背及座板的斜角可以调节。本技术的带桌面的转椅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扶手1上套着桌面2,纵支杆10椅背后的一端套有固定连接的套管11、支杆12和后横杆13,与纵支杆交叉固定连接的主横杆9与座板3铰接,套管11可沿纵支杆移动和定位,椅背14、座板3、垂板6之间均铰接。当上述的转椅在纵支杆10的椅背前的一端套有固定连接的套管5和前横杆4时,套管5可以沿纵支杆移动和定位。本技术的带桌面的转椅,桌面装拆方便,利于看书、写字、用餐、置放键盘等,又由于椅背和座板斜度可调,可随意改变人体坐姿,且结构简单,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桌面的转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带桌面的转椅装配时各零部件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椅背14、座板3和垂板6已打开置在同一平面上。图3是扇形桌面的底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转椅的扶手1上套有桌面2,桌面的底面有与扶手形状匹配的套管7;纵支杆10靠椅背后的一端套有固定连接的套管11、支杆12和后横杆13;当需要座板具有斜度可调的功能时,纵支杆椅背前的一端可套有固定连接的套管5和前横杆4。与纵支杆交叉固定连接的主横杆9与座板3铰接;套管11和套管5均可沿纵支杆移动和定位;椅背14、座板3和垂板6均铰接。转动机构可以采用常规技术,也可以采用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将与纵支杆固定连接的套轴8套在轴15上,轴15两端为自由端,其中部有柱状凸台16,凸台的外径与固定在底座18上的筒形凹坑17内径匹配;轴15连同凸台两端分别插入轴套8和底座18后,轴可随意旋转,人坐在椅上时即可令转椅自由转动,这种转动装置的结构简单,较常规的螺杆加工精度要求低,可利用旧的零部件如活塞、气缸等,且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当需调节椅背倾斜度时,只要移动套筒11在纵支杆10上的位置,椅背14即会紧贴后横杆13、以椅背和座板的铰接点为圆心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椅背倾斜度随之变化。当需调节座板3的斜度时,移动套管5在纵支杆上的位置,座板即会紧贴前横杆4、以椅背和座板的铰接点为圆心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座板斜度相应变化。桌面可采用多种形状,但图3所示的扇形面具有较多的利用面积,使用也舒服。权利要求1.一种带桌面的转椅,有椅背、座板、转动机构,其特征是扶手(1)上套有桌面(2),纵支杆(10)椅背后的一端套有固定连接的套管(11)、支杆(12)和后横杆(13),与纵支杆交叉固定连接的主横杆(9)与座板(3)铰接,套管(11)可沿纵支杆移动和定位,椅背(14)、座板(3)、垂板(6)之间均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桌面的转椅,其特征是在纵支杆(10)椅背前的一端套有固定连接的套管(5)和前横杆(4),套管(5)可沿纵支杆移动和定位。专利摘要一种带桌面的转椅,扶手上套着桌面(2),纵支杆(10)椅背后的一端套有固定连接的套管(11)、支杆(12)和后横杆(13),椅背前的一端套有固定连接的套管(5)和前横杆(4),套管(11)和套管(5)均可在纵支杆上移动和定位。这种转椅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可用于看书、写字、用餐,还由于椅背和座板斜度可调,可随意改变人体坐姿,使用十分方便。文档编号A47C7/68GK2582465SQ0227958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劳广平 申请人:劳广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广平
申请(专利权)人:劳广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